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成氣候

(漢語詞語)

鎖定
不成氣候,拼音為bù chéng qì hòu,漢語詞語,比喻沒有成就或沒有發展前途。
中文名
不成氣候
拼    音
bù chéng qì hòu
出    處
《白雨齋詞話》
釋    義
比喻沒有成就或沒有發展前途
類    別
漢語詞語

不成氣候詞語釋義

[1]  比喻沒有成就或沒有發展前途。
不成:
1.未成年。
2.無所成就;不成功。
3.不象。
4.不行,不可以。
5.助詞。用於句首,表示反詰。
6.助詞。用於句末,表示加強反詰語氣。
氣候:
一個地區在較長時期內(30年以上)的天氣特徵。包括常有的天氣情況和極端的天氣情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如廣東省,全年平均氣温19~26°c,極端最低氣温-73°c,極端最高氣温42°c,為亞熱帶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地理因素及人類活動等的影響所決定。

不成氣候詞語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五:“洪稚存經術湛深,而詩多魔道;詞稍勝於詩,然亦不成氣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