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干涉政策

鎖定
英、法、美等國對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採取的縱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
中文名
不干涉政策
發生時間
1936年7月起
參與國家
英、法、美
意    義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英國和法國等國在1936~1939年西班牙內戰期間,對內戰各方以及德國、意大利的武裝干涉所採取的中立立場。後來泛指以不干涉或中立為名,姑息、縱容侵略的政策。1931年,西班牙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成立西班牙共和國。1936年2月,西班牙共產黨推動建立的人民陣線在大選中取勝,成立了以左翼共和黨人為首的政府,並實行了一些經濟和政治改革。7月17日,西班牙親法西斯右翼勢力長槍黨發動了反對共和政府的武裝叛亂,西班牙內戰爆發。以F.佛朗哥將軍為首的叛軍因進攻受阻而向德國和意大利求援。西班牙地處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通咽喉,既能從側翼向法國施壓,又能威脅英國通往中東和亞洲的海上交通線。德、意力圖通過插手西班牙內戰,為將來同英、法作戰搶佔戰略據點。在武裝干涉初期,德、意協助數萬名叛軍從西班牙的北非屬地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進抵西班牙本土,向叛軍供應武器彈藥並轟炸城市。此後,德、意兩國正規軍以志願人員名義直接赴西參戰。戰爭期間,德、意兩國向西班牙分別派遣了5萬和15萬人。世界各國進步人士和無產階級則聲援西班牙人民,來自54國的3.5萬名志願人員組成國際縱隊,參加了保衞西班牙共和國的戰鬥。蘇聯派出約3000名軍事人員,幫助西班牙共和政府組建軍隊和制定軍事行動計劃,並運去大批武器彈藥。英法兩國出於“反共”考慮,不願看到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存在。西班牙內戰爆發後不久,法國於1936年7月宣佈停止向共和政府供應武器,並倡議法、英、意三國簽訂不干涉西班牙事務的協議。英國建議擴大參加國範圍,並支持法國於8月6日向歐洲各國提交協議草案。9月3日,英、法、德、意、葡等27個國家簽訂了《不干涉協議》,締約國承擔不干涉西班牙內戰的義務。協議規定:禁止向西班牙輸出武器和軍用物資,禁止西班牙購買的武器過境,各締約國交換所採取措施的情報。此後,曾補充了一項禁止派遣外國志願人員的決定。為監督協議的執行,各國又於9月9日在倫敦成立了“不干涉委員會”。各國參加協議的目的不同,履行協議的情況不一。英、法對德、意、葡等國破壞協議繼續向叛軍提供武器和軍事物資的行為視而不見,而對共和政府的武器禁運則嚴格實施,使共和政府成為禁運的實際受害者。1938年5月,英、法在國際聯盟仍投票反對西班牙政府所提出的對侵略者集體制裁的提案。美國未參加《不干涉協議》,宣佈不干涉西班牙爭端,並通過修改《中立法》,將武器禁運範圍擴大到發生內戰的國家,但卻繼續向叛軍提供石油。蘇聯對西方國家縱容叛亂分子的行徑表示強烈不滿,宣佈將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向合法的西班牙共和政府出售武器並提供貸款。英、法實行不干涉政策助長了德、意干涉西班牙內戰,妨礙了其他國家援助西班牙共和國政府,鼓勵了德、意法西斯擴大侵略的野心,並導致西班牙共和國政權最終被德、意法西斯軍隊和叛軍所扼殺。西班牙建立起佛朗哥法西斯獨裁統治。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