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學《詩》,無以言

鎖定
不學《詩》,無以言(bú xué shī,wú yǐ yán)是古代文化術語
中文名
不學《詩》,無以言
解    釋
不學習《詩經》,就不能提高與人交流和表達的能力

目錄

不學《詩》,無以言解釋

不學習《詩經》,就不能提高與人交流和表達的能力。孔子時代,《詩經》象徵着一個人的社會身份與文化修養。不學習《詩經》,就無法參與君子間的各種交往,就不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孔子對《詩經》與社會交往關係的論述,實際闡明瞭文學的教育功能或者説文學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 

不學《詩》,無以言示例

嘗獨立,鯉過於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論語·季氏》) (孔子曾獨自站在堂上,兒子伯魚從堂下庭院經過,孔子問他:“學習《詩經》了嗎?”伯魚回答:“沒有。”孔子説:“不學習《詩經》,就不會交流與表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