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失袁渤海之風

鎖定
不失袁渤海之風,語出小説《再扶漢室》第八章計陷唐郎,指的是在辯論過程中表現出不卑不亢的作風。
中文名
不失袁渤海之風
出    處
《再扶漢室》
相關人物
袁紹
釋    義
辯論過程中表現出不卑不亢的作風

目錄

不失袁渤海之風釋義

三國時期,董卓佔領京師,要廢掉漢少帝,另立漢獻帝。在這個過程中,當時中軍校尉袁紹和董卓有一場非常激烈的爭吵。這是袁紹非常有亮色的一幕。後來袁紹擔任渤海太守。袁紹響應曹操,發動了對董卓的討伐戰爭。
曹操在煮酒論英雄當中説過,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而“不失袁渤海之風”就是曹操所説的“色厲”。雖然這個確實是袁紹的重大的一個缺點,但是袁紹也憑着這個“袁渤海之風”,在當時的十八路諸侯中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不失袁渤海之風相關

袁渤海,指的是袁紹,曾任渤海太守,故稱“袁渤海”。
袁渤海之風,指的是袁紹和董卓那場爭吵。《三國演義》中軍校尉袁紹挺身出曰:“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卓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袁紹亦拔劍曰:“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兩個在筵上對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