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夜谷

鎖定
雁棲不夜谷位於北京懷柔區城北,涵括神堂峪官地、石片、長元蓮花池、西柵子、八道河、交界河、大地、頭道梁、北灣11個行政村,神堂峪、蓮花池兩個自然風景區.
中文名
不夜谷
所在地
懷柔區城北
全    長
47公里
支柱行業
旅遊業

不夜谷主要景點

不夜谷
不夜谷(5張)
“雁棲不夜谷”位於懷柔區城北12公里處,全長47公里,主要位於丘陵地帶,涵括神堂峪、官地、石片、長元、蓮花池、西柵子、八道河、交界河、大地、頭道梁、北灣11個行政村,神堂峪、蓮花池兩個自然風景區,區域內有1526户3757口人,有民俗户485户,從事旅遊及相關產業的人員達到2700人,有垂釣園、度假村108處,其中投資在百萬元以上的度假場所54處,可同時容納1.2萬人就餐和住宿。 [1] 
自1993年啓動神堂峪自然風景區建設以來,雁棲鎮農民自發形成了民俗旅遊發展的虹鱒魚一條溝。2006年北京市新農村建設正式啓動,全市溝域經濟發展也在山區逐漸興起,雁棲鎮在溝域經濟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利用新農村建設項目,以政策引導溝域規範發展,經過幾年的建設,虹鱒魚一條溝正式升級成為“雁棲不夜谷”,並初步形成了以旅遊度假、休閒養生、餐飲垂釣、觀光采摘、文化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旅遊示範區 [1]  ,從虹鱒魚一條溝到雁棲不夜谷,雁棲鎮對溝域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總結其發展歷程和成功經驗,對懷柔區進一步推動溝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啓示。經過對雁棲不夜谷取得成功與科學發展的調研分析。

不夜谷發展啓示

一、景區(景點)是溝域發展的基礎
懷柔不夜谷
懷柔不夜谷(5張)
雁棲不夜谷是蓮花河休閒垂釣和神堂峪民俗旅遊兩條產業溝的總稱,前身是享譽京城的“虹鱒魚一條溝”。1993年神堂峪自然風景區開發建設,溝域內村民開始自發地依託景區的開發而發展民俗旅遊,雁棲鎮政府也適時提出了“開發一條溝,致富一條溝”的發展設想,相繼出台了多項優惠政策,吸引京城商家到兩條產業溝投資置業,並鼓勵當地村民發展垂釣養殖和民俗旅遊業,2003年溝內5個村中大多數農民開始從事民俗旅遊業,“虹鱒魚一條溝”在京城也小有名氣。特別是2006年,北京新農村建設的全面鋪開,不夜谷的雛形也悄然成形。藉助新農村建設,雁棲鎮在溝域內安裝了700盞太陽能路燈,修建了標誌性門區,整合了五個行政村的資源,初步讓兩條產業溝亮了起來,“不夜谷”應運而生。縱觀不夜谷崛起的歷程發現,正是源於神堂峪景區的開發建設,不夜谷發展旅遊的軟硬件設施才逐步具備,並因此奠定了溝域經濟發展的基礎。
二、山水人文資源是溝域發展的依託
溝域經濟是山區在落實功能定位基礎上探索的一種新型經濟模式,而近幾年山區生態涵養功能定位的逐步彰顯,恰逢全市休閒經濟近幾年的迅速升温,城市居住需要到有山、有水、有文化的山區放鬆心情、激發靈感,不夜谷乃至全市溝域經濟的興起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得以快速成長,並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城市休閒人羣,因此,山區發展溝域經濟,除要具備交通、區位等一些優勢外,必須要具有區別於城區的山水人文資源,與城區的發展形成錯位,使其在城市服務的功能上與城區形成有益補充。縱觀不夜谷的資源稟賦,恰恰也符合這一條件,不夜谷境內林木資源和山泉水資源十分豐富,林木覆蓋率達75%以上,山間上百眼泉水彙集成雁棲河、二道溝河兩條主要河流,總長度40公里以上,如網狀分佈的山泉水與茂盛的林木交匯融合,形成了一所天然的綠色度假氧吧。
三、原住村民是溝域經濟的發展特色
山區的發展要有山區的特色,要切實讓城區市民在山區有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因此溝域經濟的發展需要景區的支撐,但絕不能把整個山區建成一個封閉式的景區,要突出山區的原生態特點,要有山區的原住居民為遊客提供具有山區自有特色的服務。根據調查,不夜谷溝域內現有1526户3757口人,有民俗户485户,從事旅遊及相關產業的人員達到2700人,且大部分都是溝域內的原住村民,緣於此,不夜谷的山區特色得到了城區市民的廣泛認可。
四、科學規劃是溝域經濟發展的前提
在“不夜谷”建設伊始,雁棲鎮就確定了規劃先行的發展理念,聘請北京神州新紀錄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京城捷信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兩家有資質的旅遊規劃設計公司,經過多次的調查研究和論證考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2010)》、《懷柔區域及衞星城總體規劃(1996——2010)》以及《雁棲鎮鎮域總體規劃(2003——2010)》等有關規劃規範標準和相應規劃,制定了《北京市懷柔區雁棲不夜谷旅遊規劃》,規劃對項目規劃建設現狀、總體佈局與建設重點、旅遊景觀文化提升工程等10項內容進行了詳細論證和規劃設計,確保“不夜谷”建設和升級改造工程依託規劃科學有序進行。
在規劃的指導下,“不夜谷”的建設,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村莊沒有規劃的不改造,村莊沒有主導產業的不改造,村莊羣眾沒有積極性的不改造,村莊沒有後期管理辦法的不改造”等“四個不改造”原則,並在此基礎上,始終堅持遵循四條規劃建設原則,即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實施生態治理的原則;堅持產業發展主體不變的原則;堅持鄉土文化底藴不變的原則;堅持營造七彩“不夜谷”的景觀美化原則。通過遵循“四不改、四堅持”原則,使“不夜谷”在順利開工、保護生態、培育產業等方面有了科學的依據和制度保障。 [2] 
五、政策突破是溝域經濟成敗的關鍵
山區作為投資引力相對較弱的區域,一方面山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社會資本,另一方面山區建設用地缺少的現實條件又制約着投資商的進入,在這種條件下,溝域經濟所在地政府的領導,其發展大多寄望於市政府能夠適當增加山區建設用地指標以吸引投資參與建設,但不夜谷及北京市其他溝域發展的事實又告訴我們,在當前的情況下,增加溝域建設用地指標基本不大可能。
而在這種背景下,分析不夜谷的成功,我們發現,不夜谷將政策的突破點放在了民俗接待村——官地村的民居改造上,其具體措施是,結合民俗旅遊的發展,官地村突破民居建設只能蓋一層的政策屏障,而依據北京市農委批覆的溝域經濟發展規劃,將官地村民居全部改造為兩層,底層用於民俗接待,二層用於自住,改造後的官地村,原有的村落佈局得到有效保護,户均增加接待面積80平米。全村日接待能力從原來的600人增長到1200人,接待牀位由360張增加到980張,增長了2.7倍。正是由於這一政策的突破,使不夜谷的遊客接待能力顯著提升,促進了溝域經濟的迅速興起。
六、基礎設施是溝域能否發展的重要條件
相比城區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山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更為滯後,但山區溝域經濟的發展,又對山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配套遲遲未能到位,勢必將扼殺剛剛萌芽的溝域經濟,而吸引一些有志於山區發展的投資商,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是重要的資源條件。因此,政府在固定資產投資向具備發展條件的溝域傾斜,決定着溝域經濟能否取得最終的成功。不夜谷的發展也充分印證了這一觀點,自2006年發展溝域以來,雁棲鎮對不夜谷的基礎設施投資達到1.7億元,直接帶動社會投資3億元,這為溝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七、服務到位是溝域科學發展的保障
隨着遊客的逐年增長,不夜谷的社會治安、食品衞生、生態維護、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管理不足問題隨之顯現,為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生態效應、產業效應、富民效應真正實現有機統一,從而實現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雁棲鎮專門設立了“雁棲不夜谷”生態管護辦公室。由一名副處級幹部兼任辦公室主任,從城管和城建科抽調兩名同志任副主任,林業、水務、旅遊、綜治、安全生產等科站所負責人為辦公室成員。並在此基礎上,組建了“雁棲不夜谷”生態綜合管護大隊。從林業管護員、水管員、鄉村公路管護員隊伍中,選擇20名年齡在20-50歲之間、責任心強、願意從事生態管護工作的人員,組建成“不夜谷”生態管護大隊。雁棲鎮為生態管護人員統一購置了小型清運車輛以及衞生清潔用品,大隊人員對環境衞生、食品安全、護林防火、社會治安、安全生產、土地管理、河道排污等多項內容進行綜合管護。同時,經過充分研究和細心梳理,雁棲鎮制定了《雁棲鎮關於加強“雁棲不夜谷”生態管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內對生態管護辦公室和管護大隊的機構設立、工作範疇、職責分工、工作責任區、補貼待遇等多項內容進行了明確分工和詳細説明,使不夜谷的後期管理工作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軌道。以上這些措施,決定了不夜谷對城市居住吸引力的長期持續。
八、品質提升是溝域發展的永恆課題
不夜谷發展到今天,由最初的自我發展,2003年前後的政府引導發展,到2006年之後的規範發展,已逐步步入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但由於近幾年全市溝域經濟的迅速興起,城市居民對山區的熱情逐年遞增,包括不夜谷在內的山區溝域所提供的旅遊服務和產品,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城市居民的發展需要,甚至有些山區出現了“白天看山,晚上侃山”的尷尬現實。逐步提高山區溝域的旅遊品質,增加能夠滿足不同人羣的旅遊產品,已成為包括不夜谷在內的溝域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命題,因此逐步提升溝域經濟的發展檔次和品質,在懷柔區乃至北京市形成特色各異、功能各異的不同梯次發展的溝域,才能使溝域經濟發展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