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在他方

(2015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不在他方》是由台灣歌手陳綺貞創作的一部散文集。2015年8月中信出版社出版。
中文名
不在他方
作    者
陳綺貞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8月15日
頁    數
312 頁
定    價
42:00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8651392

不在他方內容簡介

探險家把新大陸都發現完了,現代人只能往內心去挖掘探索。
載體也不再是帆船、馬和飛機;而是愛、書信和夢。
一樣的是,都需要勇氣。
這是一本散文集,是關於追求的書,探索的對象是現在,是這裏;不屬於過去或未來,也不在他方。 [1] 
這本散文集,是關於追求的書,探索的對象是現在,是這裏;不屬於過去或未來,也不在他方。通過三十八篇散文、七封信件、兩場對談、一段問答,記錄作者以旅人之眼所烙印的風景,和繁多日常裏篩選出來的微小意義,只因生命是一種探尋,現實迎面而來的強度,需要平日的温柔來補償。
歌壇創作才女陳綺貞從1998年發行《讓我想一想》以來,始終維持一貫清新獨特的風格,長髮、木吉他、乾淨而温柔的嗓音,輕易將人喚進恬靜美好的迷人裏,詞曲綻放治癒之光,風靡華人世界,為一代人留住純真。除了歌手身分,她亦熱愛攝影與寫作,對她而言,攝影是“日常加上一些不尋常”記憶的封存,而文字則是更深刻的自我追尋與探索。 [1] 

不在他方創作背景

這本散文集緣起於2011年夏天作者陳綺貞在古巴哈瓦那的旅行,她寫道:“旅途中的一切,匆匆忙忙之間,你只能為發生的事,在地圖上作記號,而無法立即書寫。這些記號的意義,你必須耐心等待時間為你充分顯影。”當書寫開始,便是顯影的啓動,唯有寫作,讓她心甘情願放手一搏。
三十八篇散文、七封信件、兩場對談、一段問答,記錄她以旅人之眼所烙印的風景,和繁多日常裏篩選出來的微小意義,只因生命是一種探尋,現實迎面而來的強度,需要平日的温柔來補償。
◆看見
記錄旅行途中的思索與觀察,有人情的温度,亦烙印着他方的色澤與律動。在哈瓦那每天爬上屋頂看日出、看夕陽;以拍立得相機為遇見的人拍照,留下照片作為禮物;在斯威士蘭看着在草原上徒步走遠的人、提着空水桶到山坡取水的孩子;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旁,坐看滿天飛舞的鴿子;穿梭柏林的跳蚤市場,買了一個吐司架和從沒見過的小相機;躺在花蓮的產業道路旁,拿着手電筒和觀星盤,試圖找出十二星座……這些“每一次”,也都是“第一次”,此時此地。
◆日常
隨筆,碰觸界線或跨越界線的驅力,蠢蠢欲動的文字引領思維探險,是日常,也是非日常,陳綺貞回憶大學住宿的日子、拔牙的體驗、台北早餐店的氣味、晨起的漫步、閲讀的陶醉、聆聽演唱會的悸動,以及在音樂裏反覆迷失與尋找自己的歷程,不時流露她與家人之間深厚的情感,以及她對台北的深深眷戀。
◆To & From
信件是私密的寫作,好像有個對象可以傾訴,又不確定對方是否理解,是以“挾帶着不確定的憂慮”。擷錄7封2012年《不在他方》劇本信件,穿插文本之間,寄給每一個正在閲讀的你。
◆創作路上
靈感繆斯的追尋,每一次提問,都向內心深處行去,關於書寫、閲讀、音樂與生活節奏,揭露“故事”帶來的衝擊,同時亦收錄陳綺貞與駱以軍、詹偉雄、陳德政等作家的對談文字,完整呈現她的創作歷程與態度。 [1] 

不在他方目錄

歌手與寫手的奏鳴 文/陳芳明 12
Un Momento 文/駱以軍 20
————◆————
◇看見◇
Bolero 30
星星 38
戰鬥 52
一次 58
Hand Talk 66
夜街 72
斯威士蘭 74
法國小莊 86
威尼斯 96
柏林的第一個晚上 100
柏林觀光客 104
你會怕嗎? 108
下雨天愉快 116
◇日常◇
跨界 130
租屋 134
宿舍 138
日常生活 150
成年禮 156
武俠 164
偵探小説 170
照片 174
在眼睛的背後 178
迷失 182
魔術 188
座標 194
渴望的樹 206
聲音採集計劃 208
媽媽畫我 210
台北 212
風景 216
家 226
隕落的希望 230
你好嗎? 236
旅行的意義 244
大象 248
二十世紀少年 250
回來了 254
文字之手 256
◇To & From◇
Dear Y 48
來自Teacher K 124
來自愛書人 146
To: 8 202
親愛的L 222
給外婆 240
From Gmail Server 260
◇創作路上◇
海浪有一天決定和貝殼説話 讀·寫·陳綺貞 266
一個人的旅館創作時光 駱以軍╳陳綺貞 280
我的歌想要傳達一種善意 290
————◆————
後記 304 [1] 

不在他方作者簡介

陳綺貞,台北蘆洲人,景美女中、台灣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主要身份為獨立歌手。
陳綺貞的作品和概念具有獨特文化風格,無論音樂、文字或影像,她用獨特的方式演繹這一代的許多夢想,很多人説她不只是歌手,更像是藝術家、一個安靜的行動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