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十分好萊塢

鎖定
《不十分好萊塢》是由澳大利亞Film Finance製作的102分鐘紀錄片。該片由馬克·哈特利執導,於2008年8月28日在澳大利亞上映 [1] 
該片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末,澳洲電影檢查尺度放寬,大量金錢湧入市場,造就了澳洲新浪潮,催生了大量B級製作,並深深影響好萊塢 [2] 
中文名
不十分好萊塢
外文名
Not Quite Hollywood:The Wild, Untold Story of Ozploitation!
其他譯名
澳洲B片十分B
澳洲B片真牛B
另類好萊塢
類    型
紀錄片
出品公司
Film Finance
製片地區
澳大利亞
導    演
馬克·哈特利
編    劇
馬克·哈特利
片    長
102 分鐘
上映時間
2008年8月28日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電影分級
R
出品時間
2008年

不十分好萊塢劇情簡介

澳大利亞在世界電影中總是佔着非常有分量的一席之地。不光因為近年來休·傑克曼,妮可·基德曼等大腕影星在好萊塢的星光顯赫。早在他們之前的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就舉國進入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影視文藝復興運動中。從那個時候開始,澳大利亞的電影人不再僅僅關注自我,而開始像好萊塢一般試着用電影去娛樂大眾。加之這一時期電影人的成功資本運作,一時間使得澳大利亞的電影出現了空前的百花齊放,各種B級片層出不窮,類型涉及範圍極廣,情色、動作、恐怖、驚悚等搶人眼球的風格應有盡有。將這一時期稱為澳大利亞影壇的黃金時代實不為過 [2] 

不十分好萊塢幕後製作

不十分好萊塢的劇照
不十分好萊塢的劇照(9張)
Ozploitation(剝削電影)一詞專指澳大利亞在20世紀70到80年代拍的一些小成本電影,這些影片和現在美國的B級片類似,充斥着暴力、血腥以及色情的題材,也正因為這些影片包含大量的不良內容,在正式的電影史中,Ozploitation的影片很少被提及。
導演馬克·哈特利本身就是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他小的時候無意中接觸到了Ozploitation的影片,並且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當他四處查閲資料的時候卻發現電影史中對於其的記載寥寥無幾,於是當他長大成為一名專業的音樂電視導演之後,便想要着手拍攝一部關於Ozploitation的紀錄片來彌補這一空白。幾年的研究之後,由於可獲取的資料數量有限,資金及發行渠道都沒着落,馬克·哈特利幾乎要放棄這部電影。這個時候他將自己已完成的手稿寄給了美國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昆汀對於Ozploitation電影很是痴迷,他的《殺死比爾》就是對於Ozploitation類型的獻禮。不過,馬克·哈特利此前與昆汀從未謀面,所以並沒有期待他的回覆。然而,昆汀收到來信後第二天就答覆了馬克·哈特利,表示自己非常有興趣,願意盡力幫忙。之後,昆汀為影片找來了資金,疏通了美國的發行渠道,並親自現身影片中接受採訪。就這樣馬克·哈特利又潛心收集了5年的資料採訪了超過80名各界人士,總共留下了100多個小時的採訪和150多個小時的電影膠片,最終將這些資料剪輯成為了這部100多分鐘的電影 [3] 

不十分好萊塢主創團隊

不十分好萊塢演員表

不十分好萊塢職員表

製作人 Nick Batzias、Bruno Charlesworth、Craig Griffin、Michael Lynch、Jonathan Shteinman、Paul Wiegard、Roslyn Walker
導演 馬克·哈特利
編劇 馬克·哈特利
攝影 Germain McMicking、Karl von Moller
配樂 Stephen Cummings、Billy Miller
剪輯 傑米·布萊克斯、Sara Edwards、馬克·哈特利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4] 

不十分好萊塢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澳大利亞電影融資公司
出品單位
全球城市電影 [5] 

不十分好萊塢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08年12月6日
第50屆澳大利亞電影學院
最佳紀錄片
《不十分好萊塢》
獲獎 [6] 
最佳紀錄片剪輯
傑米·布萊克斯、
Sara Edwards、
馬克·哈特利
提名 [7] 

不十分好萊塢發行信息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地區
上映時間、細節
上映國家
上映時間、細節
澳大利亞
2008年7月28日(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澳大利亞
2008年8月28日
加拿大
2008年9月7日(多倫多電影節)
美國
2008年9月21日(奧斯汀奇幻電影節)
芬蘭
2008年9月23日(赫爾辛基國際電影節)
波蘭
2008年10月11日(華沙國際電影節)
菲律賓
2008年10月20日(馬尼拉國際電影節)
瑞典
2008年11月20日(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
荷蘭
2009年1月22日(鹿特丹國際電影節)
德國
2009年2月7日(歐洲電影市場)
英國
2009年3月7日(倫敦恐怖電影節)
英國
2009年3月13日
中國香港
2009年3月25日(香港國際電影節)
美國
2009年4月2日(威斯康星電影節)
冰島
2009年4月17日(綠光電影節)
美國
2009年7月31日(限定)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5] 
發行單位
單位名稱
發行地區
Madman娛樂、Madman影業
澳大利亞
Brunbro娛樂集團
比利時
Magnet Releasing、HD Net、木蘭花影業
美國
Optimum Releasing
英國 [5] 

不十分好萊塢作品評價

《不十分好萊塢》是一部有價值的作品,因為它不僅在影片中展示了Ozploitation類型電影的創作,還吸收了迎接它們的各種不同意見——其中許多意見仍然存在,但許多意見已經被時間和視角所改變。
但《不十分好萊塢》中關於20世紀70年代早期的電影是如何探索澳大利亞人的心態的部分,是一些不那麼複雜的一面,也是嚴肅的一面。關於它們的持久價值的辯論是正確的,因為它鼓勵人們認為電影製作可以並且應該提供巨大的多樣性,就像任何其他形式的大眾娛樂一樣。 高藝術價值不一定是電影製作中唯一有效的野心 [8] (匈牙利電影人Andrew L. Urban評)
在1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人們可能會懷疑,在澳大利亞,由於一系列Ozploitation電影,一個簡樸的電影產業在蓬勃發展。事實證明,這些作品當然是聲名狼藉的作品:更能説明該行業的是剝削、怪物和暴力,就像美國製造的動作片一樣,有着極大的勇氣和極少的榮耀。
影片展示了許多很好的例子,這些例子比十幾種“懸巖野餐”式的作品更重要。喬治·米勒的《瘋狂的麥克斯》及其仍頗具影響力的續集使這種類型的影片進入國際視野。總之很愉快的是,看到一個國家的頑固電影垃圾受到如此崇高的敬意 [9] (《紐約每日新聞》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