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動聲色

(漢語成語)

鎖定
不動聲色,漢語成語,讀音為bù dòng shēng sè,意思是不説話,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態鎮靜;出自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 [1] 
中文名
不動聲色
外文名
not to change one 's voice and expression because of emotion
拼    音
bù dòng shēng sè
近義詞
不露聲色 無動於衷 泰然自若
反義詞
不知所措 失魂落魄 手足無措 [2] 
出    處
《相州晝錦堂記》
注    音
ㄅㄨˋ ㄉㄨㄥˋ ㄕㄥ ㄙㄜˋ

不動聲色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2] 

不動聲色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緊急情況下。
示例
1、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他一見憲眷比從前差了許多,曉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説他的壞話。他也不動聲色,勤勤慎慎辦他的公事,一句話也不多説,一步路亦不多走。”
2、《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其餘皆設文房四寶,都在那裏濡筆搆思;惟成之端然靜坐,不動聲色。”
3、《文明小史》第四十二回:“黃太尊聽了,點點頭,不動聲色,仍舊打他的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