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列顛羣島

鎖定
不列顛羣島(British Isles)是歐洲西北部的島羣。包括大不列顛愛爾蘭兩個主要島嶼以及許多小島在北海大西洋之間,東南以英吉利海峽、多佛爾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
包括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兩大島,以及附近的赫布里底羣島奧克尼羣島設得蘭島、安格爾西島馬恩島等,約5,000個小島。總面積31.5萬平方公里
中文名
不列顛羣島
外文名
British Isles
地理位置
歐洲西北部
總面積
31.5萬平方公里
氣    候
海洋性氣候
主權國家
英國,愛爾蘭共和國

目錄

不列顛羣島簡介

海岸綿長曲折,海灣深入內陸,多良港。海洋性氣候
不列顛羣島
不列顛羣島(1張)
最冷1月平均氣温3℃,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冬季較同緯度地區暖和;最熱7、8月氣温自北向南為13–18℃。降水集中在秋冬,以西部山區為多。主要河流有塞文、泰晤士、特蘭特、烏斯等河。東部寬廣的北海大陸架,是西歐最大的油、氣儲藏地,也是世界著名漁場之一。
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或不列顛(Britain)(簡稱GB)歷史上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組成。
不列顛(Britain)這一名稱亦常常錯誤的用以指行政上的國家,正式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或聯合王國。
不列顛羣島如今有兩個主權國家並存,分別是英國和愛爾蘭共和國。
不列顛羣島
不列顛羣島(5張)
不過不列顛羣島這一名稱在愛爾蘭共和國不受歡迎,因為它過於強調英國和大不列顛島在這一範圍內的主導,民間和政府都不使用這個名稱。
不過在地理學上這個羣島歷來並沒有其它合適的名稱可供使用。英國各界在與愛爾蘭的交涉中,為避免觸及敏感情緒,常使用“這些島嶼”等含混的名稱。歷史學家諾曼·戴維斯(Norman Davies)1999年發表的著作就只稱作《羣島》(The Isles)。

不列顛羣島羣島

歷史地理及國家
政治
主權國家
英國、愛爾蘭共和國
聯合王國組成國家
地理
島嶼
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 、馬恩島 、奧克尼羣島 、 昔德蘭羣島
歷史
歷史國家
大不列顛王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社會
現代語言
奧爾德尼語、英國手語康瓦爾語 、英語、 法語、根西法語、
阿爾斯特) 蘇格蘭語、蘇格蘭蓋爾語、薩克法語、 威爾士語
民族
不列顛人凱爾特人、康瓦爾人、英格蘭人 、愛爾蘭人、
愛爾蘭移民、 馬恩島人、蘇格蘭人、阿爾斯特-蘇格蘭人 、威爾士人

不列顛羣島歷史沿革

文物考查已經證明,古代印歐遊牧部落西移之前如今的不列顛諸島上已居住着舊石器人(Paleolithic Man)。
那時,不列顛諸島和歐洲大陸是連成一片的,英國和法國之間還沒有如今的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萊茵河(the Rhine)與泰晤士河(the Thames)之間尚由其支流相接、如今的英國仍屬歐洲大陸的一部分。
大不列顛島大約在距今九千年的時候;由於地殼的變遷,大不列顛諸島從歐洲大陸分離出來。所以史前的舊石器人能夠在不列顛定居下來並不足為怪。
曾任過英國首相的温斯頓·丘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在其《説英語的民族史》一書中,曾這樣描寫居住在不列顛的舊石器人:很明顯,那些赤身裸體或只披着獸皮的男人和女人或覓食於原始密林之中,或涉獵於沼澤、草灘至於他們所説的語言,尚無史料可查。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伊比利亞人(Iberians)從地中海地區來到不列顛島定居。他們給不列顛帶來了新石器(Neolithic)文化,同時征服了先前在那兒居住的舊石器人。大約從公元前500年開始,凱爾特人;(Celts)從歐洲大陸進犯並佔領了不列顛諸島。
凱爾特人最初居住在如今德國南部地區,他們是歐洲最早學會製造和使用鐵器和金制裝飾品的民族;在征服不列顛之前,他們曾征服瞭如今的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區;來到不列顛後,一部分凱爾特人在如今的愛爾蘭和蘇格蘭定居下來,其餘的一部分佔領瞭如今的英格蘭的南部和東部。每到一處,他們都對伊比利亞人進行殘酷的殺戮。凱爾特人講凱爾特語
如今居住在蘇格蘭北部和西部山地的蓋爾人(Gaels)仍使用這種語言。在英語形成之前凱爾特語是在不列顛島上所能發現的具有史料依據的最早的格言。
公元前55年的夏天,羅馬帝國的愷撒大帝(Julius Caesar)在征服高盧(Gaul)之後來到不列顛。那時,他的目的未必是想征服不列顛,而是想警告凱爾特人不要支持那些居住在高佔的、正受羅馬人奴役的凱爾特同族人。愷撒大帝的這次“不列顛之行”並沒有給羅馬帝國帶來什麼好處,相反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的威信。第二年,即公元前54年的夏天,愷撒大帝第二次親臨不列顛。這次,他在不列顛島東南部站穩了腳跟,並與當地的凱爾特人發生了一些衝突。愷撒大帝雖然取勝,但並沒有能使凱爾特人屈服。不久,他又回到了高盧;在以後的大約一百年間,羅馬帝國並沒有對不列顛構成很大的威脅。
英國曆史上的真正的“羅馬人的征服”是在公元后43年開始的。當時羅馬皇帝克羅迪斯率領四萬人馬,用了三年時間終於征服了不列顛島的中部和中南部隨後,整個的英格蘭被羅馬牢牢控制了。
隨着軍事佔領羅馬文化與風格習慣滲入不列顛。羅馬人的服裝、裝飾品、陶器和玻璃器皿很快在不列顛得到推廣;社會生活開始:“羅馬化”這必然導致拉丁語在不列顛的傳播。英國著名城市多爾佛(Dover)、約克(York)的名稱也源於凱爾特語。羅馬人佔領不列顛長達四百年,直到公元407年,羅馬人才因羅馬帝國內外交困不得不開始撤離不列顛。
大約在公元449年,居住在西北歐的三個日耳曼部族侵犯不列顛。他們是盎格魯(Angles)、撒克遜人(Saxons)和朱特人(Jutes)他們乘船橫渡北海,借羅馬帝國衰落、自顧不暇之機一舉侵入大不列顛諸島。他們遭到凱爾特人的頑強抵抗,征服過程拖延了一個半世紀之久:到了公元六世紀末,大不列顛請島上原先的居民凱爾特人幾乎滅絕,倖存者或逃入山林或淪為奴隸。這就是英國曆史上發生的“日耳曼人征服”,亦稱“條頓人征服”。這次外來入侵,對英語的形成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