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二門遺址

鎖定
不二門遺址,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靈溪鎮城南社區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內,總面積約76560平方米,是商、周時期的古遺址。 [4-5] 
1986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現不二門遺址。遺址平面為橢圓形,由巖窩遺址、洗心池遺址、虎字巖遺址、摩崖石刻遺址、蚌殼巖遺址、強盜洞遺址、老鷹洞遺址、松柏古道遺址等22處洞穴或石廈組成。不二門遺址對研究湘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發展史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為研究湘西地區西周時期古人居住、生活及生存方式提供了實物例證。 [4-5] 
2013年5月,不二門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不二門遺址
地理位置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靈溪鎮城南社區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
所處時代
商、周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366-1-366

不二門遺址歷史沿革

1986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現不二門遺址。 [1] 
不二門遺址 不二門遺址
2000年3月、2001年3~4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對不二門遺址進行試掘,發掘面積約17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角器、銅器、陶器等。 [3-4] 

不二門遺址遺址特點

 不二門遺址老鷹洞遺址近照   不二門遺址老鷹洞遺址近照 
不二門遺址地處河中游一個山間平壩的南緣。猛峒河由此進人中山區,河牀變狹,形成峭壁峽谷地貌,河道曲折處的臨河山坡上,石林叢集,洞穴穿插,遺址正處在這些洞穴、巖下和石林之間。遺址總面積約76560平方米。遺址平面為橢圓形,由巖窩遺址、洗心池遺址、虎字巖遺址、摩崖石刻遺址、蚌殼巖遺址、強盜洞遺址、老鷹洞遺址、松柏古道遺址等22處洞穴或石廈組成。洞穴較為集中,分佈在南北約200 米,東西約150米的山坡範圍內。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複雜的遺址形態,包括洞穴、山坡、巖下與巖間平地等。 [1]  [3]  [5] 
 不二門遺址巖窩遺址近照  不二門遺址巖窩遺址近照
通過分析陶器組合的變化和器形的演變,將不二門遺存分為三期6段。第一期陶器與桑植朱家台遺址陶器一致,年代為商時期;第二期的年代定為西周至春秋,第三期的年代為戰國。不二門遺址文化層自上到下,文化性質單純,説明這是一處生活時間長、人羣活動穩定、自成一體的文化類型。漁獵工具,如銅箭鏃、石球、陶網墜等的數量相當大,從自然環境和出土的漁獵工具看,漁獵經濟是當時的主要生產方式。這種情況也與同時期鄂西及峽江地區相似。 [4-5] 

不二門遺址文物遺存

陶器
不二門遺址出土的骨管 
不二門遺址出土的骨管 (3張)
陶器以夾砂褐陶為絕大部分,陶色彩斑駁,製作粗糙,主要器形以鼎、 甗、鬲、罐等炊器為主;粗泥黑皮陶、泥質陶的主要器形多為罐、缽、豆等容器、食器。紋飾以方格紋、繩紋、刻劃紋為主,少量為戳印紋、弦紋等。刻劃紋是遺址中最富特色的紋飾,多刻於器物的頸部,以水波紋、幾何紋為主,往往與器身的繩紋結合在一起。 [4-5] 
銅器
銅器有劍、鉞、斧、鏃、鑿、魚標及容器的殘片等。 [4-5] 
石器
石器有石斧、石刀、砍砸器、刮削器、石錘、石球、研磨器、礪石、網墜、石針、石支座等。 [4-5] 
骨角器
骨角器非常豐富,種類有骨針、骨管、骨錐、尖狀器、鹿角、卜甲等。骨針皆用骨片磨成扁平,一端為針尖,另一端鑽有小孔,可能作為織網所用。 [4-5] 
動物骨骼及牙齒標本
動物種屬包括:豬、野豬、豪豬、牛、羊、虎、豹、熊、鹿、獾、獐、大狸貓、猞狸、鼠、竹鼠、鱉,以及其他食肉類、禽鳥類、魚類等。對於古代生態環境研究具有較大的潛力。 [4-5] 

不二門遺址研究價值

不二門遺址對研究湘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發展史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為研究湘西地區西周時期古人居住、生活及生存方式提供了實物例證。 [1]  [3]  [5] 

不二門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不二門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不二門遺址旅遊信息

不二門遺址地理位置

不二門遺址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靈溪鎮城南社區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內。

不二門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靈溪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不二門遺址,路程約2.4千米,用時約12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