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雪的夜

鎖定
《下雪的夜》是譚水明演唱的一首歌曲,由莫超林填詞譜曲。 [1]  [3] 
中文名
下雪的夜
專輯語言
普通話
音樂風格
流行音樂
歌曲原唱
譚水明
填    詞
莫超林
譜    曲
莫超林
發行時間
2013年06月07日

目錄

下雪的夜歌曲

指尖雪沫碎雪
並肩走過晴缺
卻沒了停歇
沒有了停歇
瞬間雪化淚決
緊牽孤獨來學
卻還在膽怯
失卻了膽怯
信不感去借
僅剩淚在空中肆虐
誰借最後最後的雪
停歇沒有了停歇
感覺感覺卻仍然在滴血
雪好殘缺
缺的沒有了一切
退卻放不下卻退卻
不敢來寫
怕消失了感覺
雪染得黑夜
真的好殘缺
與我被愛的歲月
誰借最後最後的雪
停歇沒有了停歇
感覺感覺卻仍然在滴血
雪好殘缺
缺的沒有了一切
退卻放不下卻退卻
不敢來寫
怕消失了感覺
誰是誰的它它它
流年於我已阜沙
一幅畫一道紗
放斷了雪崖

下雪的夜新聞

《下雪的夜》專輯封面 《下雪的夜》專輯封面
網易娛樂7月2日報道被網友譽為網絡情歌小將的內地男歌手譚水明,暱稱“名客、明仔”。他出生於秋收起義發源地之一,且素有“天下大慈化”和“花炮之鄉”美稱的中國鋰都——宜春市慈化鎮。慈化鎮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西北隅,扼湘贛邊陲要衝,俗稱吳楚咽喉,為兩省四縣市兩鄉四鎮交匯處,東與萬載交界,北與湖南瀏陽毗鄰,西與萍鄉相連,南與本區三鄉鎮接壤。在所轄2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9個行政村,總人口近7萬,是宜春市最大的鄉鎮之一。筆者同時還了解到譚水明的故鄉乃是江南佛教大道場之一,明太祖賜為“天下第一禪林”。宜春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慈化更是一個歷史文化寶地。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氣如春,四時咸宜”之稱,歷來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在宜春擔任刺史時,曾寫下“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的詩句讚美宜春,而“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
真是地靈人傑,繼2008年“情歌王子譚揚”之後,此地又誕生了第二位音樂藝術人才“情歌小將譚水明”。天才是天生的,人才是後天的,跟其它音樂界的前輩一樣,譚水明從小就對音樂藝術情有獨鍾,一直夢想着自己可以在音樂舞台上大展宏圖。與此同時譚水明還結交了眾多音樂方面的良師益友,他的導師雷漫唱片CEO李興龍老師對譚水明讚譽有佳,説他對音樂藝術頗有見地。譚水明懷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學習心態,虛心求教,刻苦鑽研,學會了笛子吹奏,打擊樂器,電子樂器和詞曲創作。除了音樂是他的第一生命以外,他也是一個全方位發展的人才,他於音樂藝術、表演藝術、演唱技巧、書法藝術、攝影技藝等,作曲閒暇之餘總喜歡去探索這些並進行深入研究,有着極深的能力和突破性,他的多才多藝着實令鄉鄰讚歎不已,街坊鄰居經常會“呼叫大明星”。譚水明從來不自高自大傲視羣倫,一直以來總保持着一貫的低調風格為人處世。遇事喜歡與人合作商談,正因他這種低調謙卑的性格,才鑄就了今天的“情歌小將譚水明”。
主打單曲《下雪的夜》是譚水明攜音樂好友莫超林一起打造的,作品以的曲風,在這個炎熱的6月猛烈來襲,酷熱的季節,聽一首的情歌,讓人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作品一經推出便獲得了眾多歌迷朋友的熱捧,成為時下一首人氣非常高的經典傷感情歌。作為一名有理想和抱負的音樂新人,譚水明總是在自己的歌曲中刷新着我們對音樂的感受,從翻唱別人的歌曲到打造這首原創歌曲《下雪的夜》,譚水明跟其它於音樂的愛好者一樣,他對於音樂的讓我們感到驚歎。在這首個人主打單曲中,譚水明憑藉着乾淨清爽的嗓音與非常個性化的唱腔,演繹了被愛的歲月中,最後的雪的美麗和,濃縮了飽含感彩的歌詞與極富表現力的演唱,使這首歌曲簡短好聽而且十分耐聽。
也許真正的愛都沉默在心底,沒有呼喊,卻讓我們為之。《下雪的夜》為我們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一種低調的愛情體驗,沒有太多的,卻有着深入骨髓的傷感,沒有哭天喊地的怨恨,卻有冰凍一切的感覺。譚水明的歌曲,除了能帶給我們音樂的享受外,總能觸動我們情感的閘門,讓我們領略到情感的萌動。
一曲簡短的離愁,一片淡淡的冷漠,將我們帶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聽覺世界,贏得了眾多歌迷的傳唱。相信隨着歌曲的流傳,會讓更多的人見識到譚水明別具一格的歌曲演唱風格,相信譚水明會在未來的日子裏打造出更多好聽的原創歌曲,相信也會讓更多的人期待他帶給我們更多的優秀之作。希望譚水明的歌聲能陪伴歌迷朋友走過艱辛,度過寂寞,帶給大家快樂。 譚水明説:“他要用心唱好歌,讓飽含心意的聲音,渲染出我們美妙多彩的生活,為大眾而歌,也為生活而歌。”在此讓我們大家一起關注名客、支持明仔、為譚水明喝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