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針十二法

鎖定
下針十二法是明代楊繼洲在《針灸大成》中記載的十二種針刺的手法。
繼徐鳳下針十四法之後,楊繼洲又提出了下針十二種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温、進針、指循、爪攝、針退、指搓、指捻、指留、針搖、指拔。
其內容為爪切:“凡下針,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針之穴,令氣血宜散,然後下針”,以宣散氣血,免傷榮衞。
指持:“凡下針,以右手持針,於穴上着力旋插,直至腠理”,“手如握虎,勢若擒龍”,以持針着力,施術專心。
口温:“凡下針,人口中必須温熱,方可與刺”,今已不用。
進針:“凡下針,要病人神氣定,息數勻,醫著亦如之”,取穴既準,“以爪重切經絡,少待方可下手”,按補瀉分部而進。補法三進,瀉法一進。
指循:“凡下針,若氣不至,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氣血往來,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至沉緊”,以調和氣血。
爪攝:“凡下針,如針下邪氣滯澀不行者,隨經絡上下,用大指爪甲切之”。
針退:凡下針,欲退之時,必須按補瀉分部而退,補法一退,瀉法三退。
指搓:“凡轉針如搓線之狀,勿轉太緊,隨其氣而用之,若轉太緊,令人肉纏針,則有大痛之患”。
指捻:“凡下針之際,治上大指向外捻,冶下大指向內捻。”
指留:“如出針至於天部之際,須在皮膚之間留一豆許,少時方出針也。”
針搖:“凡出針三部,欲瀉之際,每一部搖一次,計六搖而已。”
指拔:“凡持針欲出之時,待針下氣緩不沉緊,便覺輕滑用指捻針。” [1] 
參考資料
  • 1.    高希言主編.中國針灸辭典: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7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