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邑

鎖定
古縣名。秦置。治所在今河南夏邑縣。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移治今河南夏邑。明初改今名。公元前208年,劉邦取碭,攻拔下邑,即此。
中文名
下邑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安徽省碭山縣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下邑地理位置

古縣名,秦置,屬碭郡。下邑故城在今安徽省碭山縣城東1公里許,今安徽省碭山中學校址。

下邑歷史沿革

秦二世二年,沛公取碭,攻下邑,拔之。又彭城之戰,呂后兄周呂侯軍於此,高祖敗還,從周軍於下邑,尋置下邑縣。景帝三年,吳、楚攻梁,走條侯軍,會下邑,欲戰,條侯堅壁不戰。後周大象二年,尉遲迥舉兵相州,徐州部將席毗羅之攻拔下邑。皆此城也。後移今治。 [1] 

下邑下邑之謀

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春,劉邦接連收降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五個諸侯,得兵56萬。同年四月,劉邦乘項羽集中力量攻打田榮之機,率兵伐楚。直搗楚都彭城。攻佔彭城後,劉邦被這輕而易舉得到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不但沒有采取恰當的政治、經濟措施,安撫此地,贏得人心,反而惡習復發,得意忘形之餘大肆收集財寶、美女,整日置酒宴會,結果給項羽回軍解救贏得了時機。項羽聞知彭城失陷,立即親率。3萬精兵,從小路火速趕回,急救彭城。劉邦數十萬烏合之師難以協調指揮,連糧餉都籌備不齊,所以一經接戰,便遭慘敗,幾乎全軍覆沒。至此,許多諸侯王又望風轉舵,紛紛背漢向楚,劉邦丟下老父、妻子、兒女,只帶張良籌數十騎狼狽出逃,軍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勢復又逆轉。
劉邦狼狽逃至下邑,驚魂未定,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他沮喪地對羣臣説:“關東地區我不要了,誰能立功破楚,我就把關東平分給他。你們看誰行?”在此兵敗危亡之際,又是張良匠心獨運,為劉邦想出了一個利用矛盾、聯兵破楚的策略。他説:“九江英布,是楚國的猛將,與項羽有隙;彭城之戰,項羽令其相助,他卻按兵不動。項羽對他頗為怨恨,多次派使者責之以罪;彭越項羽分封諸侯時,沒有受封,早對項羽懷有不滿,而且田榮反楚時曾聯絡彭越造反,為此項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結果未成。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漢王手下的將領,只有韓信可以委託大事,獨當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這三個人,那麼楚可破也。”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謀”。

下邑下邑畫策

漢二年,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打得大敗,在呂后哥哥呂澤駐守的下邑才穩定下來,行至下邑,漢王下馬倚着馬鞍問道:“我打算捨棄函谷關以東等一些地方作為封賞,誰能夠同我一起建功立業呢?”張良説“九江王黥布是楚國的猛將,同項王有隔閡;彭越與齊王田榮在梁地反楚。這兩個人可立即利用。漢王的將領中唯有韓信可以託付大事,獨當一面。如果要捨棄這些地方,就把它們送給這三個人,那麼楚國就可以打敗了。”漢王於是派隨何去遊説九江王黥布,又派人去聯絡彭越。等到魏王豹反漢,漢王派韓信率兵攻打他,乘勢攻佔了燕、代、齊、趙等國的領地。而最終擊潰楚國的,是這三個人的力量。
劉邦把自己的想法與張良交談,張良把實現想法的手段告訴了劉邦。這個策略顯示出了劉邦與張良的戰略眼光。
它的實施與實現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它是劉邦與張良的續鴻門宴後的又一絕配。而這是在逃難的路上想到的,在失敗的時候還想着如何大敗項羽這就是劉邦,張良給劉邦指了一條明路,不愧為劉邦的帝王師
參考資料
  • 1.    《讀史方輿紀要 卷五十 ◎河南五 ◇歸德府 夏邑縣》:下邑故城在縣西南。秦二世二年,沛公取碭,攻下邑,拔之。又彭城之戰,呂后兄周呂侯軍於此,高祖敗還,從周軍於下邑,尋置下邑縣。景帝三年,吳、楚攻梁,走條侯軍,會下邑,欲戰,條侯堅壁不戰。後周大象二年,尉遲迥舉兵相州,徐州部將席毗羅之攻拔下邑。皆此城也。後移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