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腰

(動作)

鎖定
下腰又稱“下橋”,是發展人的柔韌性的一項身體練習。下腰動作方法是兩腿分開站立與肩同寬,兩臂向上舉起,挺髖、上體後仰,直至頭朝下、兩手掌撐地,整個身體呈拱橋狀。
中文名
下腰
適用領域
運動健身
所屬學科
體育學
別    名
下橋

目錄

下腰動作方法

下腰要求四肢儘量伸直,手腳的距離儘可能地靠近。初學者可以用背對牆站立,然後通過手扶牆向下移動的方法來完成;也可以讓別人抱住自己的腰來完成。
下腰也有許多衍生動作,如圖中所示。

下腰危險性

下腰動作需要上肢、下肢、脊柱等全身多處部位肌肉參與完成,而兒童肌肉力量相對薄弱,尤其是脊柱周圍肌肉保護力量不足,再加上脊柱穩定性差,容易在下腰時出現移位、滑脱甚至跌倒導致脊髓損傷。當孩子外傷後出現下肢無力、提不起腳,甚至下肢失去知覺、大小便出現障礙等情況,應高度懷疑為脊髓損傷。這種損傷通常為鈍性損傷,早期難以診斷,但病情進展迅速,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致殘率高。脊髓損傷的黃金治療時間為受傷後8小時。 [1]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只要是懷疑頸椎或者腰椎受傷,就讓其平躺,用硬木板固定,讓其不要亂動。然後找來硬木板或者硬擔架,讓其側翻至硬木板或者硬擔架上,固定後送醫。當然,如果撥打120,請專業醫護人員前來進行專業的處理,也可。“如果在受傷之後進行正確的救治,絕大部分的類似傷害都能得到恢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