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竅

鎖定
中醫術語。指前陰、後陰二陰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
中文名
下竅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出    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
概    念
指前陰、後陰二陰竅。

目錄

下竅解讀

下竅即指前陰和後陰。前陰又稱下陰,包括男性外生殖器(陰莖、陰囊)和女性外生殖器(陰户);後陰即肛門,又稱魄門。

下竅中醫應用

中醫望診中有望下竅的應用。
腎開竅於二陰,司二便,主生殖,精竅通於腎,陰户通於胞宮,尿竅通於膀胱。前陰為宗筋所聚,又為太陰、陽明之所合,肝、膽經脈絡陰器。此外,任、督脈皆起於胞中,出於會陰,與前後陰皆有密切關係。後陰通於直腸、大腸,有排便作用,與腎、肺、脾、胃等臟腑有關。
一、前陰
1、陰囊:正常人陰囊的形態與氣候、年齡有關。一般來説,天寒收引,或青少年脾腎氣旺,陰囊較緊束;天熱弛緩,或老年脾腎虛弱,陰囊較鬆弛,下墜軟塌,力氣虛體弱之徵。陽囊腫大,皮膚透明,按之如水囊感者,稱為水疝,乃因水濕停聚而成。陰囊中似有腫塊,使之脹大,久立或咳嗽時則脹大更甚,平卧之後往往縮小或消失者,稱為氣疝,為氣滯於下,或氣虛不能升舉所致。陰囊腫大有物,不透明,不堅硬,卧則入腹,立則入囊,時上時下者,稱為狐疝,多因肝失疏泄而成。陰囊腫硬重墜,如升如鬥,麻木不知痛癢者,稱為(疒頹)疝,多因痰濕之邪瘀結,厥陰之脈為濕所阻而成。陰囊、陰莖或陰户內縮入腹者,稱為陰縮。陰縮多因外感寒邪之入少陰所致,亦可因陽明熱盛,熱邪陷入厥陰,陰液大傷,以致宗筋失養而成。陰囊一側或兩側紅腫熱痛,甚至寒熱,或反覆發作,稱為囊癰,多因肝腎二經濕熱下注,藴結成毒,或外感邪毒所致。若陰囊起粟米樣紅色疙瘩,癢甚,搔破浸淫脂水,或熱痛如火燎,經久不愈,稱為腎囊風、繡球風,乃由肝經濕熱下
2、陰莖:陰莖萎軟不能舉,或舉而不堅,稱為陽萎,多因腎陽虧虛所致。若陰莖易舉,甚則久舉不衰者,稱為陽強,多因肝經火熾,或腎陰虧虛,陰虛不能制陽,虛陽妄動所致。若陰莖硬結,破潰後流膿血,多因梅毒引起,或房事不潔所致。
3、陰户:婦女陰户中有物突出如梨狀,名為陰挺、陰茄,多因中氣不足,脾氣下陷所致,或因產後用力過早,努傷所致。陰户腫脹,稱為陰腫。作痛者,多由勞傷血分所致;不痛者,多為水腫。若陰户初起紅腫,繼則皮膚增厚、變白,最終於枯萎縮,或有裂紋,奇癢作病者,中醫歸為陰癢範圍,多為脾虛肝鬱,濕熱下注,久而傷及肝腎所致。前陰一側或兩側紅腫;疼痛,甚則潰破後流膿血者,多因外感邪毒所致。
二、後陰
肛門有物突出,色紅或粉紅,呈環狀或花瓣狀,稱為脱肛。輕則大便時脱出,便後即可縮回;重者脱出後不易縮回,須用於慢慢推入肛門內。多因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升舉無力所致,常見於老人、小兒及婦女產後,或見於瀉痢日久的患者。習慣性便秘,長期咳嗽,也常為本病的誘因。
肛門內外的周圍生有小肉突出如峙,疼痛,甚至便時出血者,稱為痔瘡。若生於肛門外,質地較硬,光滑,時或腫脹者,稱為外痔;若生於肛門之內,腫起如核,初起較小而軟,呈鮮紅或青紫色,久則痔核增大,可脱出肛外,表面微帶灰白,形態或長或圓,小如蠶蟲,大如楊梅者,稱為內痔;若內外皆有,稱為混合痔。痔瘡潰爛,日久不愈,形成瘻管,管道或長或短,或有分支,通入直腸者,稱為肛瘻,乃因腸內濕熱風燥四氣相合而成。
肛門周圍折紋的皮膚裂口,大便時流血鮮紅,疼痛如燒灼者,稱為肛裂,多因大腸熱結,燥屎撐裂,或伴有痔瘡。
[1-2] 
參考資料
  • 1.    周海平.《黃帝內經大詞典》:中醫古籍出版社,2008年
  • 2.    張家錫.《中醫診斷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