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矢狀竇

鎖定
系硬腦膜竇之一。下矢狀竇位於大腦鐮下緣內,收集大腦半球內側面、大腦鐮和胼胝體的部分靜脈血,向後至小腦幕前緣與大腦大靜脈匯合形成直竇。下矢狀竇血液流入直竇,然後入匯竇,依次注入橫竇、乙狀竇、最後注入頸內靜脈。
中文名
下矢狀竇
外文名
inferior sagittal sinus
定    義
硬腦膜竇
位    於
大腦鐮的遊離緣

下矢狀竇一、解剖結構

1、關於下矢狀竇的起端:下矢狀竇前端收集扣帶回前半部、胼胝體上部、額葉內側面的靜脈,在腦血管造影片上呈典型的、向上凸起的鈎形,其起端為鈎形的頂。關於下矢狀竇起端的部位,各家意見不一。
2、下矢狀竇和直竇與其它硬腦膜靜脈竇略有不同:只有此兩竇不位於纖維硬腦膜與“顱內骨膜”之間,從而也不接收顱骨來的血液。

下矢狀竇二、分型

研究者根據下矢狀竇的有無和在大腦鐮遊離緣內的起端分為Ⅰ~Ⅳ四型。Ⅱ型,即起於大腦鐮遊離緣的中1/3,為最多見,佔53%,Ⅰ型和Ⅲ型,分別起於大腦鐮遊離緣的前1/3和後1/3,依次為33%和13%,Ⅳ型,即缺如型,最少見,只佔1%。在下矢竇的末端有17%的標本可見一個靜脈池。下矢狀竇長度平均為70mm,直徑平均為2.0mm。竇內未見有蛛網膜顆粒,竇壁內無平滑肌細胞。

下矢狀竇三、下矢狀竇的胚胎發生

有研究者認為下矢狀竇在發生上較晚,是直竇向前伸出的一個多變的憩室。腦血管造影一書提到:在14~18mm的胚胎,腦膜已完全分化,此時,由部分靜脈叢和前主靜脈發育而來的大腦靜脈和硬腦膜靜脈竇開始形成,其中前主靜脈的前端形成原始海綿竇。以後隨着新皮質的發生,原始大腦大靜脈從原始海綿竇前方發育而成,並進而演化成上矢狀竇和下矢狀竇。
這兩種學説均能有助於下矢狀竇各型的解釋:如果從直竇伸出的一個憩室(前者)或原始大腦大靜脈伸出的下矢狀竇原基較長(後者),併發育完好,則演化成相當於上述的I型,相反,該憩室或原基較小,則演化成相當於上述的Ⅲ型,介於兩者之間的為Ⅱ型.如果沒有伸出憩室或下矢狀竇的原基,則成Ⅳ型。

下矢狀竇四、臨牀意義

下矢狀竇及其屬支在造影片上,通常能清晰地看到,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有研究者認為:由腫瘤引起的下矢狀竇及其屬支胼胝體外側靜脈的移位分別表示大腦鐮遊離緣的改變與胼胝體池的偏斜。此外,如額葉腫瘤引起扣帶回疝時,常有大腦鐮前部抬高變短,這可使I或Ⅱ型下矢狀竇及其屬支相應的改變,從而可以看出:下矢狀竇及其屬支在正位像有無移位是判斷大腦半球內側面有無腫瘤的重要徵象,同時又是提供更精確定位的依據。然而,下矢狀竇不是每個病人均能顯影的,這可能與竇腔極端狹窄或下矢狀竇缺如有關。

下矢狀竇五、相關疾病

腦靜脈竇血栓形成(CVST)病因及誘因複雜,臨牀表現無特異性,誤診漏診率較高。好發於青壯年,頭痛、顱內壓高往往是首發症狀,甚至是唯一症狀。患者下矢狀竇血栓形成後,靜脈迴流受阻。而丘腦的血液主要通過丘紋靜脈迴流進入大腦大靜脈,上述血管迴流受阻可以導致丘腦水腫甚至壞死從而出現丘腦受損症狀。在行DSA檢查前誤被診斷為基底動脈尖綜合徵。第一次頭CT無明顯異常,24h後複查發現多處後循環病變,符合一般腦梗死病變規律。首次DSA檢查動脈系統未見明顯異常,下矢狀竇未顯影,但全腦循環時間未見明顯延長,可能與患病時間與行DSA檢查間隔時間較長,已出現異常增粗的大腦大靜脈及大腦內靜脈有關,符合CVST的DSA檢查特點。患者雖早期診斷為基底動脈尖綜合徵,後期繼續抗凝治療收到顯著效果,預後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