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王莊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城區茶業口鎮下轄村)

鎖定
下王莊村隸屬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45公里、鎮政府駐地東北3公里處。北鄰章丘市,南鄰下法山村,東南與中法山村相鄰。耕地711畝,193户,555口人。 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茶業鎮·南王莊”。抗日戰爭初期,下王莊村隸屬博山區;1958年10月,屬茶業人民公社轄;1984年,隸屬茶業辦事處茶業口鄉;2001年兩鄉合併,隸屬茶業口鎮。
 下王莊村解放前是革命根據地之一。1938年l1月,萊蕪縣大隊和八路軍四支隊就經常在茶業山區王莊一帶活動。1939年夏,該村的蔡光厚、高菊亭先後入黨。爾後,呂桂業、範玉振、解雲寶等人相繼入黨,到年底建立了王莊黨支部。
中文名
下王莊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萊城區茶業口鎮 [2] 

下王莊村村莊簡介

隨着茶業根據地逐步穩固,當時下王莊曾駐紮過我黨我軍的各個辦事機構,當時王莊是章萊辦事處、區郵局《泰山時報》社、淄川縣公安局、糧局、“天下第一大隊”事務局、紡織局的駐地。專署趙篤生專員,政治部主任許倫同志,組織部長張成同志,章丘縣縣長吳建章等同志踏遍了王莊的山山水水,留下了革命的足跡。下王莊的百姓為他們保守秘密,讓出住房給他們辦公、住宿。安排糧草,站崗放哨,給予了他們以極大的支持,保衞了革命幹部的人身安全,保護了革命事業健康發展。

下王莊村革命戰爭

革命戰爭孕育造就了下王莊的英雄兒女。有14名同志報名參軍參戰,立功受獎,3名同志浴血奮戰後光榮負傷。有3名下王莊的優秀兒女為革命光榮捐軀:齊文祿1941年參軍,1942年在萊蕪大崮山戰鬥中光榮犧牲;崔呈廣1942年在淄川縣郵局工作,冒生命危險到章丘普集鎮敵佔區給八路軍三支隊送信,被俘後遇難;鄭豐祥1944年參軍,1948年在解放濟南戰鬥中光榮犧牲。
1942年春,日偽軍400餘人“掃蕩”我茶業區。鳳山鄉白楊民兵聯防隊員劉俊林為掩護羣眾安全轉移,隻身一個將敵人引到火龍台上,跟敵人撕殺一起,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為免被俘虜,將槍砸爛,遂跳崖壯烈犧牲。後來我民族政權命名火龍台為“俊林山”,並在英雄犧牲的懸崖上銘刻了“劉俊林烈士殉國處”八個大字,以此為鑑,教育後人。解放後王莊人一直把此地當做革命傳統教育的聖地,經常組織學生,青少年一代,面對家鄉的俊林山,講述劉俊林烈士的英雄事蹟。
下王莊是文化名村,王莊小學是兩村聯辦的完全小學,民國十年創辦,分別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重建過。1999年村兩委發動羣眾捐款6萬元,就連在外地工作的國家幹部如呂桂玉、蔡衍貴,企業家翟君也捐款近5000餘元,人們為王莊小學的新建獻了愛心,做了奉獻。利用這些資金,新建教室10間,高標準大門一座,硬化路面80平方米,建築院牆百餘米,教室內配套設施全部達標。2000年王莊小學被命名為萊城區“規範化學校”。恢復高考後至今,全村考取中專生15名,大學生6名,蔡鑫是中國人民大學的高才生,獲碩士學位,現已分配於北京市組織部工作,屬正縣級幹部;蔡興泉1997年考入北京理工科大學,現正攻讀研究生。
自民國初期,下王莊的文化娛樂活動就很興盛,扮玩、踩高蹺、玩龍燈、跑船、耍獅子,祖祖輩輩搞娛樂,在演技漸高的基礎上,20世紀60年代末又組建起了“呂劇團”、“萊蕪梆子”劇團,劉恆珠任團長,人人是琴手,個個有角色。逢年過節,農閒就演它幾晚上熱鬧熱鬧。曾到過鄰縣的章丘三台、北丘,鄰村的窩鋪、潘家崖去義演,活躍了農村文化陣地,加深了與兄弟縣村的友誼。演出的劇目有《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紅嫂》、《三世仇》、《紅色聯絡站》、《半籃花生》等,有的劇目參加公社的匯演,得到廣大觀眾的讚賞和文化部門的表彰與獎勵。
下王莊人歷盡滄桑,忍受無數次磨難,表現了不屈不撓的頑強的鬥爭精神。1941年4月14日敵“掃蕩”七區根據地,王莊遭受日寇的燒、殺、搶、掠,傷害村民8人,燒燬房屋180餘間,佔全村房屋的88%,衣料、傢俱、雞、狗、鵝、鴨毀壞燒死不計其數。
1943年該村鬧災荒,人民的生活極端困苦,處於歷史上最艱苦的歲月,85%以上的户被迫拖兒帶女,扶老攜弱,背鄉離井外出討飯,全村有22口餓死異鄉。鄭豐的父親去敵佔區(章丘縣)當短工謀生,被漢奸高松坡視為游擊隊密探,放狼狗吃掉。
全國解放後,王莊人深深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的含意。王莊人昕黨的話,跟黨走跟得緊,1955年率先組織了互助組,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了高級社,1958年步人人民公社。全村是一個生產大隊,分6個生產小隊,大隊統一核算,後每小隊為一個核算單位。
“文化大革命”後,王莊人總結了教訓:不進則退,不幹則窮,不改則不變。於是幹羣團結一致,村兩委為富民強村出謀獻策,帶領全體村民改河墊地,截壩修渠,建橋鋪路。1972年通了電,是萊北山區用電最早的村之一。1978年改河墊地100畝,修攔壩兩個,渠道120米。1991在蔡園河建起了跨度為24米、高6米的5孔石拱“利民大橋”。1998年村民吃上了甘甜清涼的自來水。2000年全村通了有線電視,村民看上了有線電視。2001年5月,率先成了電話村。
改革開放前,該村只有2台老式灌溉機器,一台手扶拖拉機。現在有灌溉機器12台,大小車輛14部。第二產業紛紛出現,如:石灰窯、石料廠、預製廠、花椒購銷站、饃饃坊、建築隊等。沿路經濟帶樓房林立,村中市場商品琳琅滿目。靠勤勞致富的村民郇宜軍,蓋起兩層小樓,還買上了小轎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