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滲曲線

鎖定
下滲曲線是指表示下滲過程的曲線。以縱座標代表下滲強度(毫米/分),橫座標代表時間(時)。從下滲曲線可以看出,在充分供水情況下,剛開始時土壤較乾燥,下滲強度大;隨後,土壤含水量增大,下滲強度逐漸減小;以致土壤達到飽和,下滲強度達到穩定值。不同土壤,此值是不同的。
中文名
下滲曲線
外文名
Infiltration curve
當降雨滿足截留和地表填窪以後,一部分水分藉助於重力、土壤毛管力、分子力和地表積水壓力的綜合作用,通過土壤孔隙垂直向下運動。下滲水分的前緣稱為鋒面,鋒面移動的速度稱為下滲速度。影響下滲率的因素有地表和植被狀況、土壤類別和結構、土壤前期乾濕程度和水質等。在土壤乾燥的情況下,當地表充分供水時,開始的瞬間,下滲率最大,稱初滲率(f0)。其後,下滲率隨時間的增加而遞減,直至趨於一個常量,稱穩滲率(fc)。確定下滲率的方法,有同心環注水試驗、小面積人工降雨試驗以及天然流域降雨徑流觀測資料分析等。前兩種方法確定單點下滲率,後一種方法確定面的下滲率。下滲模型種類繁多,有代表性的如R.E.霍頓下滲曲線和J.R.菲利普下滲曲線。
霍頓下滲曲線建立於20世紀30年代。系由實驗資料歸納而得,數學表達式為
式中,ft為下滲開始後t時刻的下滲率;e為自然對數的底;k為常數。由霍頓下滲曲線推求淨雨(h)過程的方法如圖所示。 [1] 
菲利普下滲曲線建立於1954年,系根據非飽和土壤水下滲運動建立起來的,其數學表達式為
式中,S、A為反映下滲影響因素的參數,與土壤性質有關,可通過實驗資料分析確定。
霍頓下滲曲線推求淨雨過程的示意圖 霍頓下滲曲線推求淨雨過程的示意圖
累積下滲水量
;在實驗中Ft為觀測值。
流域下墊面十分複雜,一般不能直接引用單點下滲曲線成果。原則上可以採用上述下滲曲線的公式結構.根據流域的暴雨洪水觀測資料,分析確定其中的參數。各國學者對此提出了許多具體方法.可供採用。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引入下滲率流域分配曲線(下滲率與小於或等j二該下滲率的流域面積百分數的關係線),如1 966年N.H.克勞福德與R.K.Jr.林斯雷創立的斯坦福(Stanford)Ⅳ號模型,假定其為直線分配;中國多采用更一般性的n次拋物線分配。其中直線的斜率或拋物線中的n值。根據實測暴雨洪水資料,通過洪水分析計算優選確定。
下滲規律隨下墊面的情況而異,因此對較大流域。必要時可按下墊面類型,分塊確定下滲曲線。另一方面。為簡化計算,有時也採用平均下滲率法(又稱初損後損法)進行淨雨過程計算。該法將損失量分為產流前的初損和產流期的後損兩部分,後損部分則採用產流期平均下滲率,此法常用於小流域的暴雨洪水計算。
參考資料
  • 1.    陳志愷主編,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文與水資源分冊,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57-1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