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河鄉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下轄鄉)

鎖定
下河鄉,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地處沾化區東部,東部與東營市接壤,南與利國鄉相連,西靠富源街道,西北與濱海鎮交界,北部與東營市相鄰。 [1]  區域面積86.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下河鄉户籍人口16525人。 [2] 
1958年9月,建下河公社。1963年2月,屬馬營區。1968年5月,撤區後,與韓家、金殿小公社合併為下河公社。1984年6月,改為下河鄉。 [1]  截至2020年6月,下河鄉下轄27個行政村。 [3] 
截至2018年末,下河鄉有工業企業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家。 [2] 
中文名
下河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
地理位置
沾化區東部
面    積
86.7 km²
下轄地區
2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下河村
電話區號
0543
郵政區碼
256810
車牌代碼
魯M
户籍人口
16525人(2018年)

下河鄉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以後,境域屬第五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建下河鄉。
1950年2月,屬六區。
1958年9月,建下河公社。
1963年2月,屬馬營區。
1968年5月,撤區後,與韓家、金殿小公社合併為下河公社。
1984年6月,改為下河鄉。 [1] 

下河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下河鄉下轄東張、王屋、小王、劉屋、劉家莊、刁家、樓子、東劉、官灶、青城、三興、西張、紅衞、新民、北韓、南韓、向前、北邵、大邵、流口、下河、東王、房嶺、西李莊、龐家、東李莊、紅星2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9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下河鄉下轄27個行政村:下河村、東王村、房嶺村、西李村、龐家村、東李村、紅星村、王屋村、小王村、劉屋村、西劉村、刁家村、樓子村、東劉村、官灶村、青城村、三興村、西張村、紅衞村、新民村、北韓村、南韓村、向前村、北邵村、大邵村、流口村、東張村, [3]  鄉人民政府駐下河村。 [1] 

下河鄉地理環境

下河鄉位置境域

下河鄉地處沾化區東部,東部與東營市接壤,南與利國鄉相連,西靠富源街道,西北與濱海鎮交界,北部與東營市相鄰。 [1]  區域面積86.7平方千米。 [2] 
下河鄉

下河鄉地形地貌

下河鄉境內為河灘高地、淺平窪地、微斜平地相間地貌。 [1] 

下河鄉氣候

下河鄉屬暖温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為12℃,1月平均氣温-2℃,極端最低氣温-19.3℃(1972年1月27日),7月平均氣温26℃,極端最高氣温37.1℃(1959年8月1日)。生長期年平均187天,無霜期年平均202天,最長達214天,最短為17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690.4小時,年總輻射125.3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273天(一般為3月3日~11月30日)。年平均降水量578.6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001.6毫米(1971年),極端年最小雨量355.3毫米(1981年)。 [1] 

下河鄉水文

下河鄉境內有潮河、馬新河2條幹流河道。 [1] 

下河鄉自然災害

下河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暴雨、病蟲害等。1999年6月,遭受特大風雹暴雨襲擊,受災面積448萬畝。 [1] 

下河鄉人口

2011年末,下河鄉轄區總人口157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200人,城鎮化率14%。總人口中,男性7842人,佔49.9%;女性7858人,佔50.1%;14歲以下2086人,佔13.3%;15~64歲9445人,佔60.2%;65歲以上4169人,佔26.5%。總人口均為漢族。 [1] 
2017年末,下河鄉常住人口12267人。 [4] 
截至2018年末,下河鄉户籍人口16525人。 [2] 

下河鄉經濟

下河鄉綜述

2011年,下河鄉財政總收入2925.1萬元,比上年增長3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475萬元,比上年增長41%。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378.8萬元,增值税113萬元,企業所得税9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863元。 [1] 
截至2018年末,下河鄉有工業企業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家。 [2] 

下河鄉農業

2011年,下河鄉有耕地面積6.7萬畝,人均4.3畝,農業總產值2.6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1811噸,人均115.6千克,其中小麥683.5噸,玉米100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冬棗、蘆筍、西瓜、草莓,棉花種植面積5.38萬畝,產量2966噸;冬棗種植面積2500畝,其中大棚冬棗600畝,產量1500噸;西瓜975畝,草莓58畝。畜牧業以飼養家禽為主,雞飼養量19.56萬羽,鴨飼養量19.38萬羽,大型農業機械5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8431元。 [1] 

下河鄉工業

2011年,下河工業總產值5億元。工業企業6家,職工42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32億元,比上年增長15%。 [1] 

下河鄉商業

2011年末,下河鄉有商業網點44個,職工132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2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8億元。 [1] 

下河鄉金融

2011年末,下河鄉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966萬元,比上年減少15%;各項貸款餘額6720萬元,比上年減少18%。 [1] 

下河鄉社會事業

下河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下河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大院27個農家書屋全覆蓋。藏書1.2萬冊,學校體育場4個,刁家村建成建身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5%,有線電視用户3400户,入户率100%。 [1] 

下河鄉教育事業

2011末,下河鄉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49人,專任教師7人;小學3所,在校生824人,專任教師7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62人,專任教師5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105.4萬元,比上年增長35%。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8%,比上年增長1%。 [1] 

下河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下河鄉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10個,衞生院1所,中心衞生室9個;病牀4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9張,固定資產總值59萬元。專業衞生人員56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下河鄉社會保障

2011年,下河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57户,人數662人,支出71.5萬元,月人均90元,比上年增長20%。敬老院1家,牀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6人,支出44800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5人,支出27000元。農村醫療救助1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共支出11460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550人,參保率63%。 [1] 

下河鄉交通

2011年末,下河鄉已形成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方式,有312省道過境。 [1] 

下河鄉榮譽稱號

2020年5月,下河鄉入選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發佈的2019年度山東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名單。 [5]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2877-2878.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第294頁
  • 3.    2020年下河鄉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31]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86頁
  • 5.    山東公佈2019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名單  .大眾日報[引用日期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