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沙村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下轄村)

鎖定
下沙村位於福田區沙頭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3千米,南瀕深圳灣,西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與香港隔河相望。本地村民均為黃姓,旅居海外的下沙村籍黃氏後裔約有2200人。始建於南宋時期,由下沙黃氏一世祖黃默堂開基立村,黃默堂將村子建在靠海的沙灘上,取名東湧鄉。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先後形成了東湧、大圍、圍仔、村仔、新村、東頭等六個自然村。這片沙灘被外人籠統稱為沙頭,在靠海的一側,黃默堂的後裔所建的六個村被稱為下沙村。 [5]  其墓在今深圳市蓮花山西北坡,建於南宋淳祐八年(1248)。今存九世祖“黃思銘公世祠”始建於明代 [1-2] 
下沙村有下沙牌坊、黃思銘公世祠、陳楊候廟、佛祖像等一批深受遊客歡迎的歷史古蹟,有村建博物館及風景怡人的休閒公園;下沙村人鬧元宵、食盆菜的場面極為壯觀,舉世罕有,其大盆菜宴在2002年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遊客和黃氏宗親;此外,舞獅、舞龍、武術表演、粵劇表演等也是下沙民俗風情的一大特色。
中文名
下沙村
別    名
下沙
別稱沙頭的「下沙、上沙」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道
地理位置
深圳灣畔
面    積
0.38 km²
電話區號
0755
郵政編碼
518048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1614 人
著名景點
下沙公園廣場、紅樹林生態公園
火車站
福田站
車牌代碼
粵B
鄰    村
上沙,沙嘴,沙尾,新洲,石廈

下沙村簡介

下沙印象
下沙印象(2張)
下沙村內綠樹成蔭,風景宜人,星級酒店、服裝品牌特色街、特色文化廣場、體育場、游泳池、購物中心等一應俱全。有着下沙濃郁的民俗風情文化,優美的商業、旅遊、居住環境,成為深圳市農村城市化的典範,是改革開放以來深圳農村變遷的一個縮影。

下沙村行政區劃

下沙村包括的街坊 下沙村 有下沙一坊 下沙二坊 下沙三坊 下沙四坊 下沙五坊 下沙六坊 下沙七坊 下沙八坊,主要的分界線是下沙街市上的麥當勞那條街。

下沙村本地民系

世居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3] 

下沙村地方特產

下沙村的特產是盆菜,屬於粵菜,一般也稱為大盆菜大盆菜的出現由來以久,環珠江口的廣府民系流行鬧元宵吃大盆菜的習俗,大盆菜原稱新安盆菜,由十二道菜層層相疊於大盆之中,供族人圍坐享用。相傳,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宋健康節度使張世傑、吏部士郎陸秀夫奉幼王趙昰趙昺倉皇難逃至官福場(今香港九龍一帶)九龍村。村民匆忙湊集各家的剩菜剩飯煮熱,盛在大盆裏招呼君臣官兵。後來,八歲的趙昺被立為帝。宋亡後,沿海一帶的南宋遺民為紀念少帝趙昺,慢慢形成了吃盆菜的習俗,後世又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凝聚宗族、維繫感情的風俗活動。深圳市福田區下沙村的大盆菜尤為著名 [4] 

下沙村人口情況

下沙村非户籍外來人口8萬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22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80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英國、荷蘭、德國比利時、澳大利亞、瑞典等國家,歸僑200人。 [3] 

下沙村公共設施

濱河大道從村北經過,廣深高速公路、福榮路從村南經過,福強路、新洲路也在村附近。1966年通電,20世紀70年代通電話,1982年通自來水1994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6年通互聯網村裏有下沙幼兒園、下沙小學、下沙社康中心。建有文化廣場、下沙博物館、大型文化體育中心和下沙社區圖書館(藏書3萬多冊)。還有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室、健身室、游泳池、老人活動中心僑務活動中心、健身長廊、綜合文化樓、科普活動中心、道德講堂等。 [3] 

下沙村歷史文化

下沙村歷史建築

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現已全部拆除。存有黃思銘公世祠、侯王廟2座古建築。
黃思銘公世祠始建於明代晚期,為三開間三進二天井佈局,佔地面積565平方米;磚木石結構、清水磚外牆,正脊為五彩琉璃脊;大門石匾上書“黃思銘公世祠”六個金色大字,兩邊對聯為“澤傳參裏;聲訖程鄉”“澤傳參裏”講的是東晉孝子黃舒的故事,“聲訖程鄉”説的是下沙黃姓三世祖黃石教子之事。據下沙《念恭堂黃氏家乘》記載,黃思銘乃下沙村九世祖,生於明洪武年間,為黃姓家族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後人為了紀念黃思銘建起黃思銘公世祠,1993年重修。1998年被公佈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侯王廟位於黃思銘公世祠北側,始建於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廟內供奉陳侯、楊侯、天后、土地,故稱侯王廟。1994年、2010年兩次重修佔地面積480平方米,三開間二進一天井佈局,磚木石結構。廟頂黑瓦覆面,青瓦剪邊。正門上方有“侯王廟”三個金色大字,兩側對聯“恩涵西海波光遠;威振南山地勢尊”。殿外有2根蟠龍柱,殿內有4根龍鳳柱。 [3] 

下沙村傳統習俗

該村黃姓祭祖習俗始於黃默堂到下沙立村之時。最初的祭祀禮儀較為簡單。明朝中期從九世祖黃思銘開始,趨於儀式化,並代代一直延續。下沙村祭祖儀式莊重、肅穆,尤其是祠堂祭祖,保留了中國許多瀕於失傳的古代傳統禮儀。 [3] 

下沙村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耕和捕魚、養蠅為主。1978年村裏成立下沙村企業公司,並在此基礎上逐漸辦起了電子廠、製衣廠、玩具廠、皮革廠等“三來一補”企業。1992年12月,在下沙村企業公司的基礎上成立深圳市沙頭下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逐漸發展成為以第三產業為先導,房地產、工業、商業等多業並舉的多元化經營格局。2015年底,下沙股份公司的總資產比成立之初上漲近 10倍,股東人均分紅增長20多倍。現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房屋租金、集體股份公司分紅、商業經營等。 [3] 

下沙村特色景區

下沙村
下沙村(5張)
下沙公園,下沙牌坊、下沙博物館、下沙街市、下沙小學、下沙幼兒園。
參考資料
  • 1.    祭祖習俗(下沙祭祖)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0-06-18]
  • 2.    盆菜  .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9-24]
  • 3.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二輯 福田南山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48-49
  • 4.    圖片來源於深圳博物館。
  • 5.    盧家明.深圳村落概覽,第二輯,福田南山卷.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