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拖鄉

鎖定
下拖鄉,隸屬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地處道孚縣境內部,東與亞卓鄉、色卡鄉交界,南與雅江縣相連,西與新龍縣接壤。 [3]  區域面積244.8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1188人。 [2] 
昔為明正宣慰司領地,後設扎壩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更名第三區。1960年,設扎拖鄉,後鄉改公社。1966年,更名更生公社。1979年,更名扎拖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 [3]  截至2020年6月,下拖鄉下轄5個行政村。 [4] 
2011年,下拖鄉農業總產值211.6萬元。 [3] 
中文名
下拖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
地理位置
道孚縣境內部
面    積
244.87 km²
下轄地區
5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836
郵政區碼
626400
車牌代碼
川V
人    口
1188人(2019年户籍人口)

下拖鄉歷史沿革

昔為明正宣慰司領地,後設扎壩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更名第三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分為上扎、下扎2鄉。
1951年,上扎鄉改為第二區,下扎鄉改為第三區。
1957年,第二區更名扎壩區,第三區更名扎麥區。
1960年,設扎拖鄉,後鄉改公社。
1966年,更名更生公社。
1979年,更名扎拖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3] 

下拖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下拖鄉轄下瓦然、上瓦然、麥裏、一吾、脱比、榮須榮恩、佐估一7個村民委員會。 [3] 
截至2020年6月,下拖鄉下轄5個行政村。 [4]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513326208203
210
下瓦然村
513326208205
220
上瓦然村
513326208207
220
麥裏村
513326208208
220
傑榮村
513326208209
220
德吉村

下拖鄉地理環境

下拖鄉位置境域

下拖鄉地處道孚縣境內部,東與亞卓鄉、色卡鄉交界,南與雅江縣相連,西與新龍縣接壤。 [3]  區域面積244.87平方千米。 [2] 
下拖鄉

下拖鄉地形地貌

下拖鄉地處高山峽谷區。平均海拔2700米。 [3] 

下拖鄉氣候

下拖鄉屬山地温帶氣候,具有四季不分明、幹温季明顯、雨熱同季、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無霜期短等特徵。 [3] 

下拖鄉水文

下拖鄉主要河流有鮮水河。 [3] 

下拖鄉自然災害

下拖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山洪、泥石流、地震等。 [3] 

下拖鄉自然資源

下拖鄉境內自然資源有森林13.7萬畝,草地面積10.7萬畝;有蟲草、貝母、鹿茸、猴結、雪山一枝蒿、大黃、羌活、黨蔘等名貴中藥材;有松茸、木耳、羊肚菌、獐子菌、白菌、雞蛋菌、杉木菌等野生食用菌;有獐、鹿、熊、豹、羚、猴、岩羊、野豬、藏白馬雞等野生動物。 [3] 

下拖鄉人口

2011年末,下拖鄉轄區總人口1112人。總人口中,男性600人,佔54%;女性512人,佔46%;14歲以下271人,佔24.4%;15~64歲672人,佔60.4%;65歲以上169人,佔15.2%。總人口中,以藏族為主,達1107人。 [3] 
2017年,下拖鄉常住人口1202人。 [1] 
截至2019年末,下拖鄉户籍人口1188人。 [2] 

下拖鄉經濟

  • 農業
下拖鄉有農業耕地面積210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11.6萬元。以種植青稞、小麥、馬鈴薯為主。 [3] 

下拖鄉社會事業

下拖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下拖鄉有鄉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12人,專任教師2人。 [3] 

下拖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下拖鄉有文化站8個,村文化活動中心7個。 [3] 

下拖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下拖鄉有衞生院1個;病牀2張,醫務人員2人,固定資產總值9.1萬元。 [3] 

下拖鄉社會保障

2011年,下拖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14人;供養農村五保17人;農村醫療救助5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15人次。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人。年末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為92%。 [3] 

下拖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下拖鄉移動電話用户普及率達100%。 [3] 

下拖鄉交通

2011年,下拖鄉境內有通縣公路1條、通鄉公路1條、通村公路3條。 [3] 

下拖鄉歷史文化

  • 風俗民情
敬獻哈達
敬獻哈達是藏族交往時的重要禮節。哈達有白、黃、紅等。一般到寺廟看跳神,朝見活佛都要獻哈達,哈達多為白色,以表示尊敬。獻時將雙手平捧哈達彎腰,畢恭畢敬獻於坐前,如遇活佛坐車,將銀元、紙幣裹在哈達中,拋至車上。迎接的土司、頭人,側立路邊,雙手持哈達彎腰低頭獻上。祝賀親友婚嫁、住房落成、説媒、調解糾紛、賠禮道歉、迎接獅子、龍燈等均送哈達。
磕頭
磕頭到喇嘛寺拜菩薩,朝見活佛,男女脱帽,將頭髮盤辮於後,雙手合十作揖,跪地磕頭。有的圍喇嘛寺圍牆磕長頭,磕一圈需數小時,有的磕長頭至拉薩,需時一兩年。更多的人在家庭內早晚磕頭,堅持不懈,磨光地板、深陷似人型。
敬酒
在宴會招待客人時,雙手將酒碗端至胸前平舉,從年長起逐一敬酒,先唱祝酒歌一支,唱完後遞酒,客人接酒碗後,用右手無名指礁酒向上灑酒1-3下,飲完後也各唱一支。有的人為了表達誠意,先倒酒半杯飲完,然後在斟滿杯酒雙手敬上,客人領敬酒人心意後接過飲下,否則被視為不懂禮貌。 [5]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511頁.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第519頁.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明全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四川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5594.
  • 4.    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14]
  • 5.    禮儀禮節  .道孚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