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乳

鎖定
婦科治法。又稱通乳、下乳。是指用藥物或針灸治療產後乳汁不通或乳汁甚少、乳汁全無的方法。
中文名
下乳
出    處
《千金要方》
類    別
中醫藥術語

目錄

下乳概念

指用藥物或針灸治療產後乳汁不通或乳汁甚少、乳汁全無的方法。

下乳解讀

出《千金要方》卷2。產婦產後乳汁不下或乳汁缺乏、乳汁全無時用藥物或針灸治療等方法下通乳汁。

下乳中醫應用

通常採用補益氣血或行氣通絡的治法。補益氣血,適用於氣血虛弱者,症見乳房不脹,乳汁甚少或乳汁全無,頭暈目眩,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面白無華,心悸失眠,舌淡,脈細弱等。行氣通絡,適用於氣滯不通。乳汁不下者,症見乳房脹痛,乳汁不下,胸脅脹滿,善太息,舌苔薄白,脈弦等。
一、臨牀下乳驗方
1、補氣通乳湯
【藥物組成】人蔘、白朮、茯苓、當歸、白芍、麥冬、通草、炮穿山甲末 (分2次沖服)各10克,炙黃芪、炒王不留行各30克,甘草6克,豬鞭3條。【適用病症】 產後缺乳,證屬氣血虛弱型。臨牀表現為產後乳少或無乳,乳房柔軟,面色萎黃,頭暈,自汗,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或少苔,脈虛弱。【用藥方法】 每天1劑,水煎服。
2、赤豆歸芪湯
【藥物組成】 赤小豆30克,黃芪30-40克,當歸、路路通各10克,炮穿山甲 (研末沖服)6克,通草5克,柴胡3克。加減:乳房柔軟、身體乏力者,加黨蔘;乳房脹痛者,加川楝子;腰痛者,加續斷、菟絲子。【適用病症】 產後缺乳。臨牀表現為產後乳少或無乳,乳房柔軟,伴見身體乏力、頭昏、自汗出等。【用藥方法】 每天1劑,水煎2次,分早、晚服,連服3一5天。
3、疏肝下乳湯
【藥物組成】 柴胡、當歸、川芎、天花粉、炮穿山甲末 (分2次沖服)、漏蘆、通草各 10克,香附、蒲公英、絲瓜絡各15克,炒王不留行、路路通各30克,甘草6克。【適用病症】 產後缺乳,證屬肝鬱氣滯型。臨牀表現為產後乳少或不行,輕則乳房脹痛、胸脅脹悶;重則乳房結塊紅腫脹痛,或伴發熱,食慾不振,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或弦數。【用藥方法】每天1劑,水煎服。
4、山甲通乳湯
【藥物組成】 炮穿山甲、通草、益母草、當歸各6克,制黃精15克,甘草3克。加減:偏腎虛者,加熟地黃;偏血虛者,加龜板;偏氣虛者,加黃芪;肥胖者,加王不留行。【適用病症】 產後缺乳。臨牀表現為產後乳少或無乳。【用藥方法】每天1劑,水煎服。一般服藥2一6劑。
5、安神通乳湯
【藥物組成】白芍12克,熟地黃、茯苓、茯神各15克,黃芪30克,人蔘、當歸、石菖蒲、通草各10克,琥珀末 (分2次沖服)、甘草各6克。【適用病症】 產後缺乳,證屬驚恐所傷型。臨牀表現為心悸、善驚易恐,乳少或無乳,全身乏力,苔白,脈虛無力。【用藥方法】 每天1劑,水煎服。
6、燥濕化痰通乳湯
【藥物組成】蒼朮、厚朴、法半夏、茯苓、陳皮、通草、石菖蒲各10克,焦山楂、炒王不留行、薏苡仁各30克,甘草3克。【適用病症】 產後缺乳,證屬痰濕中阻型。臨牀表現多樣,但共同特點為乳汁少,苔白膩,脈滑有力。【用藥方法】 每天1劑,水煎服。
7、白芷下乳方
【藥物組成】白芷30克 (與其他藥合用,則改為20克)。加減:缺乳明顯,加當歸、穿山甲、漏蘆、通草、王不留行;氣血虛弱者,加黃芪、黨蔘、天花粉、黑芝麻;肝鬱氣滯者,加柴胡、鬱金、青皮、絲瓜絡。【適用病症】 產後缺乳,證屬氣血兩虛型。臨牀表現為乳汁量少清稀,伴見面色不華,食少神疲。【用藥方法】 每天1劑,煎湯代茶飲。
二.針灸處方
1、氣血虧虛:產後乳少,甚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脹感。伴面色少華,神疲乏力。舌淡,少苔,脈細弱。處方:膻中、乳根、脾俞、足三里。
2、肝氣鬱滯:產後乳汁甚少或全無,乳汁稠,乳脹硬而痛。情志抑鬱不樂,肋脅脹痛,食慾減退,或有微熱。舌質暗紅或尖邊紅,苔薄黃,脈弦細或弦數。處方:膻中、乳根、少澤、內關、太沖。
[1-4] 
參考資料
  • 1.    袁鍾、圖婭、彭澤幫、艾景錄.《中醫辭海》: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
  • 2.    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年
  • 3.    吳豔華.《婦科病驗方》:廣東科技出版社,2005年
  • 4.    羅明.《實用針灸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