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高會戰

鎖定
上高戰役(上高戰役、錦江作戰、鄱陽掃蕩戰、宜春會戰)是抗日戰爭中中方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場戰役,被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1] 
1941年3月,駐南昌的日軍34師團大賀茂因友鄰第33師團預定要調到華北,要求33師團走前配合自己掃蕩周圍的中國軍主力,卻因兩個師團嚴重不配合導致34師團扎進4箇中國軍的合圍圈,是為“上高戰役”。中國軍隊統計擊斃日軍大佐聯隊長濱田以下日軍15000餘人,日軍自報傷亡千餘人。
上高會戰在政治和軍事上,給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極為沉重的打擊, [2]  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正面戰場其他戰區和敵後戰場的抗日鬥爭,有助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與加強,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日信心。同時,中國軍隊的勝利迫使日本不得不慎重對待從中國抽兵問題,這是對東南亞遭受日本進攻的國家的有力支持,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一大貢獻。 [10] 
名    稱
上高會戰
發生時間
1941年3月14日-4月9日
地    點
江西宜春上高縣
參戰方
中國,日本
結    果
中國勝利
參戰方兵力
中方投入國民革命軍第十九集團軍等部100,000人(4個軍11個師)
參戰方兵力
日方投入25,000人(2個師團1旅團16個大隊) [3] 
傷亡情況
國軍傷亡2萬餘人 [3] 
宣佈斃、傷日軍1萬5千餘人 [3] 
主要指揮官
中國軍隊總指揮羅卓英,日本軍隊總指揮園部和一郎 [4] 
意    義
對日軍實施了一場大規模打擊

上高會戰戰役背景

上高會戰時代背景

張靈甫負傷採訪 張靈甫負傷採訪
一戰後,日本在華擴張受到了英美列強的遏制,中國的北伐戰爭使日本在華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調整對華政策,加快吞併中國東北地區的步伐;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發生,日本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陷入極端困境,並導致政治危機,在內外交困情況下,日本法西斯勢力決意衝破華盛頓體系對日本的束縛,趁英美忙於應付危機,蔣介石大規模“剿共”之際,奪取東北,以擺脱困境,並圖謀爭霸世界。

上高會戰中國背景

官橋街付近を回覆し視察を行う中國軍幹部 官橋街付近を回覆し視察を行う中國軍幹部
1939年,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中國軍隊雖在南昌攻守戰中失地喪師的大背景下,74軍在高安一支獨秀,盡顯鋒芒,其戰績得到了第九戰區的表揚,獲得了軍委會的嘉獎。
1939年7月,軍委會委任王耀武為74軍的第二任軍長,並對74軍的編制進行調整: [4]  57師正式歸屬74軍,施中誠擔任師長;李天霞擢升51師師長;張靈甫調任58師任副師長,協助師長廖齡奇。這期間,74軍全軍總兵力達31000餘人。軍隊整體面貌在王耀武的手上有了很大的改觀。

上高會戰日本背景

紀念上高會戰
紀念上高會戰(25張)
1940年百團大戰後,為恢復華北的治安,日本支那派遣軍從華中抽調第13軍17軍團、第11軍33軍團增援華北方面軍。第33師團原駐贛北一帶,一旦調走該師團,南昌地區將只有一個第34師團防守。第34師團長大賀茂向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建議,乘33師團尚未北調之際,發動對南昌周圍羅卓英等部的進攻,以減輕他將來守城的壓力。
恰逢日本在華派遣軍從上海調來池田直三少將率領的獨立混成第20旅團到達南昌,以彌補第33師團走後這一地區兵力空虛的窘境,日軍在南昌地區約有2個半師團的力量,圓部遂批准大賀茂的行動方案,計劃北路第33師團自安義武寧直撲奉新一帶中國守軍70軍,南路池田旅團從義渡街出發欲渡錦江而從後背打擊上高等地中國軍隊,中路第34師團則兵發西山、大城,圖謀向西一舉攻下高安、上高的中方營壘,確保贛西的“治安”。 [5] 

上高會戰戰役經過

上高會戰戰爭開始

上高戰役 上高戰役
1941年3月15日凌晨戰役打響。北路日軍第33師團由安義向當面中國第70軍發起進攻,在炮兵和航空兵掩護下,沿潦河盆地向西突進,當日中午佔領奉新,16日進至棺材山、車坪附近,並繼續向西追擊。南路日軍獨立混成第20旅團於15日晨發起進攻後,當日午間在河嗄附近西渡贛江,爾後沿錦江南岸西進。至17日,先後佔領曲江、獨城等地,繼續向灰埠攻擊前進。中路為日軍主力第34師團,繼兩翼發起進攻後,於16日開始行動,由西山、萬壽宮沿湘贛公路和錦江北岸向西突擊,當日佔領祥符觀、蓮花山。17日晚,中國守軍主動放棄高安。18日,第34師團突過高安,佔領龍團圩。以上三路日軍在開始進攻後的兩三天內進展順利,更增加了驕傲情緒。 [6] 

上高會戰中方反攻

北路日軍撤離
張靈甫上告戰役負傷 張靈甫上告戰役負傷
三天以後戰場形勢逐漸發生變化。日軍的企圖是以三路作向心突擊,即三路均以上高為目標,將兩翼鉗形內的中國軍隊(第70軍、第74軍和第19集團軍司令部)都壓縮至上高附近,合圍而殲滅之。按照這一企圖,北路第33師團應壓迫中國第70軍向南退卻,但第70軍且戰且向西北退去,1941年3月17日退至上富、甘坊、苦竹坳之間山地。第33師團跟蹤追擊,反而遭到中國第70軍、第72軍圍攻。激戰兩日,第33師團受到重大傷亡,突圍而出,於19日返回奉新,認為配合第34師團作戰的任務已經完成,遂轉入休整,準備調往華北。
南路日軍受挫
南路獨立混成第20旅團留下1個步兵大隊(102大隊坂本俊馬中佐,稱“贛江支隊”)佔領曲江、泉港,掩護左翼;主力3個大隊繼續向西突進,1941年3月20日佔領灰埠,然後北渡錦江,與第34師團會合,以加強上高正面的突擊力量。這時,中國第19集團軍令位於南昌以南的第49軍由市汊街等地西渡贛江,在泉港附近截擊日軍贛江支隊,殲其大半(日軍稱其1個大隊和優勢的中國軍隊拼殺了三天兩夜);然後尾追獨立混成第20旅團,擊其側背。
中路日軍冒進
中路第34師團於1941年3月18日佔領高安後繼續向西突擊,第9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於19日下決心:利用既設陣地,逐次抗擊,誘日軍進入上高地區予以圍殲。當即電令:“嚴飭各軍積極對敵猛攻,務將深入之敵,殲滅於高安錦河南北地區。”為了增強羅集團的攻擊力量,第九戰區長官部抽調王陵基川軍陳良基傅翼兩個師由三都導區兼程南下。各軍懾于軍律之森嚴,又知援軍即將到達,士氣大振,奮勇爭先與敵搏鬥,圍殲日軍第34師師團之戰於上高地區展開。
日中路軍第34師團本已陷入絕境,而第34師團殲滅羅卓英集團主力奪取上高的野心卻未死,自19日經餘程萬師阻止於泗水東岸泗溪附近後,20日第34師團又採取錐形突入之戰術,集中大炮十餘門、飛機30餘架,集中轟擊泗水西岸唐、港西羅地區,陣地被毀,敵軍遂乘機分由檔口、港西羅強渡,廖齡奇師一部奮勇堵塞缺口,激戰至夜,敵軍大隊擁至致塘坎附近,陣地被突破。廖齡奇乃率所部於21日午夜轉移於白矛山、莘樹下、苛舍之線與餘程萬師的潘家橋、雲頭山、磊家山的斜交陣地,及石拱橋、下坡橋徐樓的預備陣地相銜接,以確保上高城。是時,第34師團主力為斜交陣地所吸引,激戰竟日,仍未突破。
南路日軍迂迴
上高戰役 上高戰役
參戰各軍在羅卓英總司令嚴令督導下,無不奮勇赴戰。王耀武為切斷日軍第34師團後路,21日命李天霞蕭清錦江南岸殘敵,率部挺進高安。不料當晚獨立混成第20旅團亦集結所部,於22日昧爽亦發起攻勢,李師前鋒甫出石頭街即遇獨立混成第20旅團主力復由錦江北岸渡過河,經盧家圩來犯,以一股繞攻臘燭山,一股由石頭街西胡家南渡,抄襲李師側背,並以飛機9架、大炮4門自北向南轟擊。李師不敵,退守石頭街西南高地。王耀武接報後,立即變更部署:命李天霞師主力向左轉用;命控置在印塘附近的軍直屬野戰補充團急趨華陽,堵敵西犯。野戰補充團以1小時15華里的速度,冒天空9架敵機掃射和幫軍阻截,於7時許搶佔據華陽及其東北無名高地。9時許敵軍大至,在10餘架飛機轟炸配合下猛撲華陽、全團官兵浴血戰鬥,敵軍死傷累累,陣地屹然未動。獨立混成第20旅團攻不下華陽,乃以主力轉向況家,會合白車頭南渡的千餘人沿江急趨熊坊,意圖迂迴我軍左翼,補充團當派第1營附迫擊炮1連向左延伸,與敵演成丁字形的遭遇戰。敵再增援反撲,並以一部繞襲熊坊南端,國民黨軍拚死抵抗,敵又未得逞,乃施放大量燒夷彈和毒氣。戰至前半時熊坊失守。李天霞乃派右翼的兩個團先赴援,午夜又收復熊坊。同時石頭街、雞公嶺亦為李師攻克。日軍獨立混成第20旅團陷入背水為陣的窘境。 [7] 
雙方激戰至24日凌晨,粉碎第34師團對聶家及白茅山的攻勢。上午,第34師團又將錦江南岸調來的獨立混成第20旅團殘部3000餘人投入戰鬥,日軍第3加強團亦出動飛機70餘架協虞,投彈1700餘枚,廖師陣地大部摧毀,敵人兩度乘隙突入,均被擊退。午時,敵機輪番轟炸,敵步兵曾乘隙由下坡橋突入,賴步兵指揮官李翰卿率所屬軍士隊數度逆襲,反覆肉搏,日軍死傷累累,終將敵人驅逐出下坡橋。至此日軍第34師團已攻擊乏術,陷入絕境。
合圍中路日軍
原先羅卓英命令各軍以高安為前進目標,圍殲日軍。由於戰鬥情況變化,於22日午,覆命各軍改向上高東北地區前進。23日午,劉多荃李覺兩軍分途進據石頭街、官橋街、楊公圩,迫近灰埠、高要,對第34師團包圍之勢已成。酉時,羅再下令各軍,再度縮小包圍圈,向敵人作求心攻擊。24日已時,李覺軍張言傳師收復南茶羅,復向畢家猛攻,進至介子坡、坑口冷一線。唐伯寅師亦進抵土地王廟,繼攻泗溪。王陵基軍傅翼、陳良基兩師亦展開於荷舍、雷市一線,由北向南攻擊前進。至此將第34師團壓縮在南北10華里,東西30華里的橢圓形包圍圈內。而畢家為大賀指揮部所在地,已置於國民黨軍猛攻之下,遂致日軍全線動搖。 [7] 

上高會戰日軍解圍

第34師團為免於全軍覆沒的厄運,急忙向第11軍司令官圓部求救,第11軍對這次短距離截斷作戰事先也未予特別重視,接到第34師團告急電報後才發現第33、第34師團缺乏協同,事態嚴重,趕緊派參謀長木下偕同作戰主任參謀山口中佐、大根大尉飛赴南昌,組織救援,命令第33師團和其他後方部隊緊急出動,接應第34師團突圍。
第33師團接令後,即派其步兵團長荒木正二指揮步兵215聯隊附一個山炮大隊為右縱隊;以步失214聯隊為左縱隊;自率師團主力為中央縱隊,於24日分別自牛行、奉新等據點出動,再犯五橋河、村前街,然後分別向棠浦、官橋急進。25日晨,第33師團猛撲正在向北翼包圍日軍的張方傳師陣地正面之坑口冷、介子坡、南羅茶猛撲,接應第34師團突圍。張師力戰不勝,陷入腹背受敵的危境,乃於黃昏撤至土地王廟附近,與唐伯寅師取得聯繫。接着櫻井師團猛攻唐師涼山腦、桐子坑陣地。時李覺不在前線,張言傳以副軍長身份指揮作戰,鑑於形勢對本軍不利,乃自動率所屬兩個師向鳳凰圩、莊坊撤走,使第33師團進入官橋與第34師團會合。為接應第34師團突圍,獨立混成第20旅團24日後亦回到高安。26日,獨立步兵第104大隊西進,27日向龍團虛前進,佔領收容陣地,掩護第34師團退卻。

上高會戰中方追擊

26日晨,羅卓英張言傳獨率兩個師脱離戰鬥,已接獲非正式報告,但考慮到王耀武軍在上高東西正面出擊有進展,錦江南岸殘敵已大部肅清,而來援的川軍、東北軍又趕到戰場,中國兵力仍優於日方,遂決心施行第二次包圍戰,徹底殲滅第34師團。遂於已時,嚴令張言傳、唐伯寅兩師恪遵前令,於官橋附近盡力堵截,防敵突圍與增援;命令餘程萬師經潘家橋北攻擊前進;廖齡奇宋英仲兩師以官橋為目標奮勇進擊;王克俊師於官橋以東攻敵側背;傅翼師向江家洲以南;陳良基師經常浦轉向東南,索敵猛攻,迅速聚殲殘敵,以竟全功。
27日,第34師團在第33師團和獨立混成第20旅團接應下,突出中國軍隊包圍圈,按師團司令部、行李、獨立山炮隊、傷員運輸隊、野戰醫院、後衞部隊的行軍序列,向土地王廟方向東進,殘兵敗將極其狼狽。羅卓英為徹底殲滅逃敵,於午夜下達總攻擊命令:各部於28日午,以官橋街、南茶羅為目標,猛烈攻擊,徹底殲滅殘敵。
上高戰役 上高戰役
28日子時,王克俊師經楊公圩向官橋挺進,適遇第34師團東退大隊,王師當即據楊公圩南北高地亙磨子嶺之線阻擊,鏖戰竟日,將敵遏阻於暇蟆碑、虎形嶺一線,自高安來接應的獨混第20旅團一部亦被阻擊於龍圖圩附近。擔任正面攻擊任務的廖齡奇師於是日追至長嶺亙蠻眉高地之線,咬住第34師團後衞,發生激烈戰鬥。午間李天霞師一部趕到,於上羅象、山源李、方頭腦一線展開,襲擾敵右側背;餘程萬師一部亦進抵龍形山,迂迴官橋街南,殘敵乃退據市內頑抗,經廖師猛攻,面市內與敵格鬥至酉時,全殲守敵600餘人。同日,羅卓英於申時對外圍各軍亦下達南北夾擊,迅速解決楊公圩、龍圖圩附近殘敵後,即行勇猛追擊命令。
29日午,羅卓英飭劉多荃督率王鐵漢、王克俊、陳良基三師為右追擊軍,沿湘贛公路經高安、大城追擊敵荒木支隊;李覺率張言偉、唐伯寅、宋英仲三師為左追擊軍,沿伍橋河奉新大道迫擊第33師團。是時獨混第20旅團2000餘人正固守龍圖圩、楊公圩一帶襲擊我軍,日軍飛機前來轟炸,以掩護第34師團潰逃。王鐵漢、王克俊兩師攻之於東,張言傳、唐伯寅兩師壓迫於西,敵傷亡慘重。30日午,遂放棄該兩據點分股向東北潰去,其一股600餘人逃至村前街附近,正陷入張言傳師主力陣地,當予迎頭痛擊,大部就殲。至此,外圍殘敵基本肅清,劉、李兩路追擊軍遂遵薛嶽電令追擊前進。
31日子時,陳洪時挺進第2縱隊收復高安,王鐵漢師收復祥符觀;是日晨張言傳、宋英仲兩師克復奉新;未時王鐵漢師又克夏西山、萬春宮;3日各軍分途追擊至大城及幹州街附近,由於日軍已龜縮進原陣地憑險固守,羅遂下令停戰鬥。 [8] 

上高會戰戰爭結果

這一戰役,戰場實際指揮官羅卓英在1941年3月29日給蔣介石電報中彙報的戰果為:斃傷日軍少將步兵指揮官長巖永汪、大佐聯隊長浜田以下1.5萬餘人,自身傷亡2萬餘人 [3]  ,但他的上司第9戰區司令薛嶽沒有認可這個戰果,薛嶽在4月5日給蔣介石的電報中,直接將羅卓英的戰果打了個八折,稱傷斃日軍12520名,俘敵14人 [9] 

上高會戰戰役時間表

1941年
3月14日
上高會戰
1941年
3月15日
會戰於凌晨正式打響。日軍由安義向奉新、上高方向進犯,攻陷奉新
1941年
3月16日
日軍沿錦江北岸向高安方向進犯,我方形勢危急
1941年
3月17日

1941年
3月18日
日軍侵佔高安、西進龍團圩
1941年
3月19日
國軍撤至奉新
1941年
3月20日
日軍佔領灰埠,北渡錦江
1941年
3月21日
國軍固守上高外圍陣地
1941年
3月22日
日軍猛攻上高以東陣地
1941年
3月23日
國軍形成對日軍第34師團的包圍之勢
1941年
3月24日
國軍收復南茶羅,復向畢家猛攻
1941年
3月25日

1941年
3月26日
國軍收復泗溪
1941年
3月27日
日軍向奉新、南昌方面突圍
1941年
3月28日
國軍收復官橋街
1941年
3月29日

1941年
3月30日

1941年
3月31日
國軍克復高安
1941年
4月1日

1941年
4月2日
國軍克復子西山、萬壽宮、奉新
1941年
4月3日

1941年
4月4日

1941年
4月5日

1941年
4月6日

1941年
4月7日

1941年
4月8日

1941年
4月9日
國軍克復安義外圍的長埠、宋埠、平洲、弓尖

上高會戰兵力對比

上高戰役兵力對比
國家
司令長官
軍長
師長
中國國民革命軍
總司令:羅卓英
副總司令:劉膺古
總參謀長:羅為雄
第70軍 李覺
第19師 唐伯寅
第107師 宋英仲
預備第9師 張言傳
第74軍 王耀武
第51師 李天霞
第57師 餘程萬
第58師 廖齡奇
第49軍 劉多荃
第26師 王克俊
第105師 王鐵漢
預備第5師 曾戛初
第72軍 韓全樸
新編第14師 陳良基
新編第15師 傅翼
日本軍隊
司令官:園部和一郎
參謀長:木下勇
第33師團長(丙)櫻井省三
(214和215聯隊)

第34師團長(乙)大賀茂
(216和217聯隊)

獨立混成第20旅團長 池田直三
(所屬5個大隊出動4個大隊)

第3飛行團 團長 遠藤三郎

海軍航空飛行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