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門下武相公啓

鎖定
《上門下武相公啓》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上門下武相公啓
作    者
劉禹錫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上門下武相公啓作品原文

上門下武相公啓
某啓:去年本州吏人自蜀還,伏奉示問,兼賜衣服繒彩等。雲水路遙,緘滕貺厚。恭承惠下之旨,重以念舊之懷。熙如陽和,列在緗簡。苦心多感,危涕自零。驚神驛思,若侍穎杖。伏以聖上注意理本,鋭求國楨,念外台報政之功,追宣室前席之事。重下丹詔,再升黃樞。羣情合符,和氣來應。況八柄所在,三人同心。葉台座之精,膺俊傑之數。談笑於規隨之際,從容於陶冶之間。物皆由儀,人識所措。
某久罹憲網,兀若枯株。當萬類鹹悦之辰,抱窮終慟之苦。清朝無絳、灌之列,至理絕椒、蘭之嫌。此時不遇,可以言命。嗟乎!一身主祀,萬里望榆之鄉;高堂有親,九年居蠻貊之地。從坐之典,固有等差;同類之中,又尋牽復。頃在台日,獲奉準繩。指吏途於桉讞,遵文律於章奏。藻鑑之下,難逃陋容;炎涼載移,足見真態。自違間左右,沈淪遐荒,歲月滋深,艱貞彌厲。緬想受譴之始,他人不知。屬山園事繁,孱懦力竭。本使有內嬖之吏,供司有恃寵之臣。言涉猜嫌,動礙關束。城社之勢,函矢紛然。彌縫其間,崎嶇備盡。始慮罪因事闕,寧虞謗逐!跡生智乏周身,又誰咎也?
伏以趙國公頃承顧遇之重,高邑公夙荷見知之深。雖提挈不忘,而顯白無自。蓋以永貞之際,皆在外方。雖得傳聞,莫詳本末。特哀黨錮,亟形話言。自前歲振淹,命行中止。或聞輿論,亦湣重傷。伏遇相公秉鈞,輒已自賀。儻重言一發,清議攸同。使聖朝無錮人,大冶無廢物。自新之路既廣,好生之德遠形。羣蟄應南山之雷,窮鱗得西江之水。指顧之內,生成可期。伏惟髮膚寸之陰,成彌天之澤;回一瞬之念,致再造之恩。誠無補於多事之時,庶有助於陰施之德。無任懇悃之至。謹啓。 [1] 

上門下武相公啓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4200頁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