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農大葉蘆薈

鎖定
上農大葉蘆薈是上海農學院植物科學遺傳育種研究室從美國引入的巴巴蘆薈選出的栽培變異類型,幼苗期葉背面和葉面均有白色斑點,成株後白斑消失。上農大葉蘆薈生長速度快,具有極大的開發利用價值。在盆栽條件下,分櫱能力極弱,主莖不分枝,因此自然繁殖慢。蘆薈在盆栽條件下被限制在狹小的盆裏,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氣等功能,酸鹼度適宜中性。
中文學名
上農大葉蘆薈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天門冬目
阿福花科
亞    科
阿福花亞科
蘆薈族
蘆薈屬

上農大葉蘆薈簡介

上農大葉薈是上海農學院植物科學系遺傳育種研究室,從蘆薈藥療美容及種植的美國引入的庫拉索蘆薈中選育出的栽培變異類型。幼苗期葉背幼苗期葉背和葉面均有白色斑點,成株期白色斑點消失。花期3-4月,葉綠有齒,葉寬15-18釐米。在良好的栽培條件下,產量高、葉肉肥厚,適於加工利用,可作為蔬菜食用。現在上海郊區推廣,並已有一定的栽培面積 [1] 

上農大葉蘆薈產地

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

上農大葉蘆薈優點

耐乾旱。收穫利用時間長上農大葉蘆薈種植在保護地裏,耐乾旱,忌澇濕。一般蔬菜,即使遇到短期幹早,也影響正常生長,但是,上農大葉蘆薈卻能安全無恙。蘆薈是種多年生的植物,採收期長,只要有需要,就可隨時採收利用。採收以後,如果沒有及時利用,只要蘆薈葉片沒有受到損傷,也可以置放20-30天,並保持品質不變。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6張)
烹飪特性好。適於加工成各色萊餚上農大葉蘆薈和其他蔬菜相比,具有優越的烹飪特性。蘆薈去皮加工後,口味純正。經烹飪後,它的有效成分也不會因加熱而破壞。蘆薈葉肉晶瑩剔透,具有較好的成形特性,能加工成塊、片、絲、丁,以便和其他物料的形狀相匹配,烹調出色、香、味俱佳的各色菜餚 [2] 

上農大葉蘆薈養殖方法

蘆薈在盆栽條件下被限制在狹小的盆裏,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保水排水、透氣等功能,酸鹼度適宜中性,常用來配製盆土的材料有田泥、園泥、腐殖質(發酵、堆漚過的落葉、稻草、木屑等)、河沙或媒灰。配製的方法是:田(園)泥、腐殖質、河沙(或媒灰)分別是4:4:2,配製時根據本地的材料來源,在不影響盆土對肥、水、氣的條件下,可以適當變動。盆栽前,根據所栽的品種選擇適合的花盆。翠葉蘆薈植株較大,種植一年半以上,葉片長50-80釐米,單葉重500克左右,花盆要大些,口徑25-30釐米,中國蘆薈木立蘆薈植株較小,花盆的口徑在20釐米左右,也可種植時先用小的花盆,待蘆薈植株長到與花盆不對稱時再轉栽到大的花盆。盆栽時,先把盆土裝上三分之二,把種苗放在盆中,把根系張開,然後裝上餘下的盆土,把種苗輕輕提動一下,稍為壓實盆土,以種苗不倒為準,然後澆少量的定根水,放在有遮蔭的地方,待蘆薈開始生長後,再移到陽光處。但夏天要防烈日,蘆薈在幼苗時對陽光較敏感,要適當遮蔭。種植後,有的蘆薈葉片會變色,這是蘆薈的緩苗期,當它開始正常生長後,葉色就會變好。

上農大葉蘆薈注意事項

蘆薈多采用室內栽培,因此盆土在使用前需進行消毒,使蘆薈健康的生長。消毒方式多種,包括燒土消毒、蒸汽消毒、藥品消毒等。聽説過黑斑病嗎?它是阻礙蘆薈生長的一大因素,需要在蘆薈的養殖方法上注意,做好防治措施。春季是黑斑病的盛行期,降低土壤濕度結合藥劑達到防治的目的。
參考資料
  • 1.    黃邦良 袁白雯等編著,蘆薈藥療美容及種植,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04月第1版,第138頁
  • 2.    顧文祥編著,蘆薈種養與家庭利用,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年02月第1版,第1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