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裏鎮

鎖定
上裏鎮位於雨城區北部,東接名山區萬古鎮,北臨邛崍市天台山鎮,西靠蘆山縣龍門鎮,南抵區內碧峯峽鎮,距雅安市市區27公里,距離成都市區約136公里,省道105線(雅上線)由南向北穿越全鎮。
上裏古鎮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具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6處。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鎮”。這裏是紅軍長征北上的過境地,也是昔日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小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現仍保留着許多明清風貌的吊腳樓式建築。這裏還是影視作品的外景地
中文名
上裏鎮
外文名
shangli town
別    名
上裏
行政區劃代碼
511802107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
地理位置
雨城區北部27公里 [3] 
面    積
112 km² [4] 
下轄地區
9個村,75個組
政府駐地
上裏鎮四家村2組69號 [3] 
電話區號
0835
郵政編碼
625007 [3]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
人口數量
2.56 萬 [4] 
著名景點
文峯塔
舍利塔
清代立交橋
機    場
成都雙流機場
火車站
雅安火車站
車牌代碼
川T

上裏鎮歷史沿革

上裏鎮歷史悠久,根據境內尚存的文物記載,古鎮初名“羅繩”,是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驛站、關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民族地區的關卡之一。到了明末清初,由於古鎮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日益繁榮,便以五大姓氏更名為“五家口”,
仍流傳着這五大家庭的各自千秋,即:楊家頂子(官宦仕家)、韓家銀子(經商錢多)、陳家穀子(糧田眾多)、許家女子(長得標緻)、張家碇子(習武賣藥)。
解放後,依據隴西河的流向,上游所在的鄉劃為上裏。古鎮人口探源,據史書記載,這裏漢以前為青衣羌人領地,漢至隋歸嚴道縣管轄,隋末唐初曾一度隸屬臨邛郡,爾後歸雅州府。
古時的西蜀稱“西南夷”為開發這片寶地從先秦到明清間,曾有幾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如秦滅趙國後,徒趙國臣來巴蜀,漢代遷楚國臣民來青衣,明末清初又一次大規模的湖廣填四川移民。
上裏早期為民族聚集區,民族中主要以本地土著的巴蜀民族——青衣羌人為主。由於南方絲綢之路的不斷繁華,常有外地民族來此定居,他們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和境外文化同當地文化融合成了統一的漢文化,給我們留下遍及全鎮的文物古蹟,使參觀者常常陷入史海沉鈎之中。
上裏鎮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北部,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亦是近代紅軍長征過境之地。
古鎮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澱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擁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8處,先後被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革命老區和“四川省十大古鎮”。
古有詩云:“二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正是對上裏古鎮生動形象的總體描繪。二水環繞的古鎮內明清建築錯落、古樹參天,茶馬古道上唐宋文物遺蹟眾多,近代紅軍石刻標語隨處可見。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雅安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14號)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將中裏鎮、上裏鎮行政區域合併設上裏鎮,鎮域幅員面積113.96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四家村2組69號。 [2] 

上裏鎮地理環境

上裏東接名山、邛崍,西接蘆山、雅安,坐落於四縣交接之處,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所謂的南方絲綢之路,是中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已出現。
它以四川為起點,經雲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衝,從德宏出境,進入緬甸、泰國,最後到達印度和中東。
也稱“蜀身毒道”,總長200公里,與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路”對世界文明也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上裏古鎮古時為南方絲綢之路。也是臨工古道進入 [5]  的重要驛站。
上里居於兩河相交的夾角內,民間傳為“財源”匯聚的寶地。古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石板鋪街,還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橋”為代表的8座古石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6] 

上裏鎮建築格局

上裏古鎮的建築格局具有以民居為主的空間特色,建築風格仍以明清時期的為主。古鎮的街道主要呈“井”子佈局,且都不寬,兩邊全是老式的鋪面。古鎮以木結構為主要建築,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願小鎮平安。

上裏鎮文化典故

上裏鎮古時有5家大姓聚居,俗稱“五家口”,即是:韓、楊、陳、張、許五大家族羣聚。關於五大家族的傳説更是各有千秋:韓家銀子(官商錢多)、楊家頂子(官宦世家)、陳家穀子(屯糧大户)、張家棍子(骨科習武)、許家女子(漂亮勤勞),其中的故事耐人尋味。

上裏鎮人文歷史

上裏鎮概況

古鎮民居保存得比較完好,多為青瓦民居,街中心有寬展的戲壩子,原有的二重檐歇山頂戲樓,是川中場鎮不多見的巧妙設計。現存多座石橋,其中以“二仙橋”為代表。上裏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靈,所以經濟不發達。但諸多非農業成份的滲入,也使小鎮的經濟有所發展,在規劃上出現了一些新的格局。
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征途經上裏並駐紮半年之久,在鎮內留下的數十幅石刻標語都是非常有價值的革命歷史文物。
正如《中國古鎮遊》一書中的記載以及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川西北調研組朱曉林博士(上海同濟大學)寫道,“鎮內石板鋪街、木屋為舍、建築羣高低錯落、古風宛然;大院整個建築雕樑畫棟、飛閣流丹,鏤空細刻、曲盡其妙,……均為清代佳作;從現狀總體風貌與居住建築羣規模而言,上裏鎮是保護的相當完整的鄉土聚落。”

上裏鎮近況

當今,《聊齋志異》《山那邊好地方》《今夜不回家》《被告山槓爺》等一批影視劇將這裏作外景地,到這裏來的遊客逐年增多。與繁華的江南古鎮相比,或者與閬中相比,上裏多少透出鄉間的感覺,也不是那麼著名,不象周莊或者閬中那樣的遊人如織,儘可以在一派川西民居風格的寂靜中徜徉,在山水掩映中的田園裏出神……
根據境內尚存的文物記載,古鎮初名“羅繩”,是巴蜀平原通往關外民族地區的關卡之一,從這裏到邛崍至蘆山和雅安,各為一日行程。這五大家庭各有千秋,很久以來就流傳着“楊家的頂子,韓家的銀子,陳家的穀子,許家的女子,張家的錠子”的説法。
所謂頂子,是説楊家詩書傳家,世代官宦;銀子,是説韓家世代經商,積聚了大量錢財;穀子,是説陳家田產廣闊,糧食豐足;女子,是説許家的女兒品貌雙全,勤勞善良,持家有方,各户爭相聘娶;錠子,普通話叫拳頭,是説張家有習武傳統,個個驍勇善鬥。
如此形象生動的説法,勾勒出了古鎮的人文輪廓。三個女人一台戲,五大家族更是好戲不斷。想當年上裏的狹窄的石板街上,官場、情場、商場、農場都成了家族們的競技場。

上裏鎮行政區劃

上裏鎮區劃沿革

2020年5月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後上裏鎮轄四家村、五家村(原五家、治安、白馬)、六家村、七家村(原七家、廟圷)、共和村(原共和、箭桿林)、中裏村(原中裏、建強)、龍泉村、建新村(原建新、張溝)、鄭灣村(原鄭灣、復興)共9個行政村。2020年9月村民小組調整改革後,村民小組調減為75個。總人口25600餘人 [3] 
鎮黨委下設2個村級黨委(五家、中裏)、7個黨總支(機關、四家、七家、共和、龍泉、建新、鄭灣)共計22個黨支部,黨員總數802人。

上裏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9月,轄區面積114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75個組,26535人。 [3]  其中,轄區9個村包括四家村、五家村、六家村、七家村、共和村、中裏村、建新村、鄭灣村、龍泉村等。 [7] 

上裏鎮自然氣候

上裏鎮東、北、西三面為丘陵山地,中南部為山丘圍合的平壩。城鎮邊緣東、南、西三面分別由河流小溪圍繞,白馬泉則處在鎮東北的一條溝谷之中。
本區最高峯黑巖坪海拔1725米,與天台山相連,河谷平壩為農田,最低處海拔905米,山丘嶺上林木植被茂密,生態環境質量較佳,無污染。
本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氣候特徵。
境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山羊、野兔、野豬、麂子、杜鵑、畫眉、老熊、錦雞等獸類、鳥類和兩棲爬行及大量森林昆蟲。森林覆蓋率近80%。 [6] 

上裏鎮經濟概況

據2006年底統計,全鎮人均年純收入2400元;第一產業:1376萬元、第二產業700萬元;第三產業97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814萬元。
主要農產品年產量:糧食總產4366噸;肉類總產量2010噸;茶葉151噸;出售林竹3600噸。
年財政收入:122.8萬元。

上裏鎮主要景點

上裏鎮文峯塔

文峯塔 文峯塔
文峯塔又稱字庫塔,建於清同治五年。塔下有字紙爐,為上裏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燒字紙之用。

上裏鎮舍利塔

相傳是隋文帝楊堅為感謝尼姑智仙對自己的撫養之恩,詔令全國各座名山修建佛塔供奉智仙的舍利子。

上裏鎮清代立交橋

高橋建於清乾十四年。為三卷供橋,橋下東西兩端各有一人行道,橋上、橋下東西兩端各有一人行道,橋上、橋下皆可通行,又稱清代立交橋。

上裏鎮雙節孝牌坊

雙節孝牌坊建於清道光十九年。清廷為褒揚韓家姑媳二人守節,敕建旌表節孝牌坊。
位於古鎮南四家村昔日古道上(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坊上橫額鐫刻“雙節孝”三字,脊頂下正中精調“聖旨”二字。
該坊結構為四柱三間十二翼出檐多脊,鏤空石雕彩繪,採用當地優質石英紅砂岩石建造。通高11.25米,進深3米,基座寬7.8米,出檐1.1米。
坊上圖飾花紋、歷史故事、戲曲坊面、匾額對聯等,自然古樸, 鐫工精細,造型靈巧,栩栩如生,一隻只飛禽走獸揚威於坊上,一組組戲劇場景展現 在畫壁之間。石坊建成後施石青、石綠、石紅、金箔等彩繪。
坊前30米處左右豎立12米高六稜四方雙鬥石桅杆一對,更顯得氣勢雄偉。

上裏鎮九世石牌坊

九世同居石牌坊建於清嘉慶六年,記載了陳氏家庭九代同居、人口逾千、共聚一堂的歷史,被譽為是漢族第一大家庭,因兩次受到朝廷嘉立家譜石坊。
位於古鎮東陳家山犀牛望月處的“九世同居”和“陳氏節孝”石牌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九世同居石牌坊,系陳氏家族自五代遷居上裏,一直延至第九代,一家人口逾千,共聚一堂,在當代被譽為是中國漢族最大一個家庭,曾兩次受到朝廷嘉獎而立家譜石坊。另一座因陳氏家族中一婦女守節,奉旨而建貞節坊。兩座牌坊呈一字型排列,坊前30米處立八輪雙鬥雕花石桅杆一 對。

上裏鎮紅軍石刻

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紅一方面軍經雅安在夾金山下的達維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上裏古鎮境內尚存有紅軍石刻標語七十餘幅,絕大部分集中在古場鎮內,是雅安市境內尚存紅軍石刻標語最多的一個鄉鎮,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方面軍繼續北上,四方面軍因受錯誤路線影響而南下。紅軍在上裏境內駐紮期間,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成立名為 “認真、德誠、紫光、崇安”等四個代號的政治部,並刻下七十多幅標語,如: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共產黨是窮人的政黨、赤化全川、紅軍是窮人的軍隊、紅軍是北上抗日的主力軍等。
紅軍離開後,當地羣眾用石灰和泥土將其石刻標語覆蓋保護起來,解放後又將其覆蓋物去掉,使這批珍貴的革命文物又恢復原貌,成為對廣大羣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實物教材,雅安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雅安市人民政府於1985年7月將紅軍石刻標語批准公佈為雅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雅安市被命名為革命老區。
如今,當年紅軍長征時留下的石刻標語仍保存完好,現已將散存的部份石刻標語集中在白馬泉院內,擬修建紅軍石刻陳列室,便於進行展示和宣傳教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上裏鎮韓家大院

上裏古鎮保存完好的韓家建築羣有兩處,一位於四家村,一位於古鎮內。大院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院內雕刻歷經三代人方完成,雕刻內容以戲曲和歷史典故為題材,其獨特的鑲嵌式雕刻工藝,實為民間一絕。
韓家大院位於上裏鎮四家村,始建於清道光年前。該大院獨具地方建築特色,採取穿鬥式木結構青瓦屋面組成的四合天井古建築羣,接近地表處採用石墩做柱基,石板鋪地和嵌鑲地角坊。
此種形式的建築有較高的抗震和防潮性能,在雕刻裝飾上:以門窗、桌台、牆壁隔板、欄板、檐枋、裙板、檐簾等,以變化無窮的民間雕刻藝術展現了淳樸的造型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通過匠人們豐富想象力以及獨特造型手法,創作了千餘幅精品,裝飾在建築物各個表面和室內陳設傢俱上。所有雕刻藝術品給人留下了民間裝飾美的享受。該大院已於1985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裏鎮二仙橋

二仙橋位於古鎮西約200米處的隴西河上,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初第一、二次建成後均被洪水沖毀,第三次再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該橋為高卷拱單孔石橋,橋面兩側有石欄,此橋與周圍山巒、河水、田野相映有江南水鄉美景之感。
站立於橋上物影倒影水中,充滿着詩情畫意,橋南田野間聳立着數十座饅頭小山包,人稱“十八羅漢拜觀音”;橋北為天台山,如遇晴天可觀嚐到天台山脈由由山脊構成的巨型卧佛。
二仙橋 二仙橋
二仙橋始建於清乾年間,二仙橋得名有一段神奇的傳説,相傳:建橋竣工之日,附近州縣名士前來祝賀,宴罷人們來到橋頭準備踩橋定名,不料有兩位乞丐坐在橋頭攔住踩橋人……眾人幹,二乞丐躍入水中,及刻顯出兩個“石包”,眾人大悟,認定此二人並非乞丐,而是兩位神仙,於是便將此橋定名為“二仙橋”。

上裏鎮二仙橋由來

位於古鎮西約200米處的隴西河上的二仙橋,是單孔石拱橋,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此橋與周圍山巒、河 水、田野相映,有江南水鄉美景之感。該橋面兩側有石欄,正中雕刻龍頭、龍尾,橋頭堅一寶塔,正面浮雕神像和二仙橋三個大字,塔壁陰刻文字,記述了曾先後三次建橋過程。關於三次建橋,民間還流傳着這樣的傳説:清乾隆初,為方便兩岸居民生活交通,擬在隴西河上修建拱橋。前兩次均在建成之即遭洪災而沖毀。
後經高人指點,得知是河內居住龍族肆意遊走造成洪災,沖毀橋樑。于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居民再次修建,並在橋身兩側分別刻龍頭、龍尾,取“鎮龍”之意,示將龍壓在橋下,避免洪災發生。説來神奇,第三次建成後歷經一個半世紀,都未發生洪水毀橋的災害。
至於“二仙橋”名的來歷,民間相傳當第三次建橋竣工之日,附近州縣名士前來祝賀,宴罷人們來到橋頭準備踩橋定名,不料有兩位乞丐坐在橋頭上攔住踩橋人……眾人干涉,乞丐躍入水中,及刻顯出兩個石包,眾人大悟,認定此乃非乞丐,而是兩位神仙,於是便將此橋定名為“二仙橋”。

上裏鎮白馬泉

白馬泉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宋乾道元年詔封泉池為“淵澤侯”。該泉是全國獨具特色的十大恆温間隙泉之一,因起潮落潮潮均能聽見馬蹄的聲音而得名。
白馬寺始建於唐代末年,位於龍頭山麓的南絲綢古道旁,與天台山一脈相連。寺內現存的巨石石雕觀音、唐代鑿挖的古聖井尤為罕見,寺內還存有明代的鐘亭、照壁、石雕獸、佛道兩家的石刻香爐等。
噴珠泉終年不枯,泉池隨時都可見串串珍珠般的氣泡從池底噴出。池邊立有清代雅州太守黃雲鵠題寫的“噴珠泉”碑。
白馬泉的傳説
白馬泉所在地,歷史上的佛教聖地,該泉原名“龍淵”,僅是一灘水。相傳唐僧西去取經分南、北兩路,南路曾經過白馬泉。唐僧進廟膜拜,白龍馬等候於寺外,因口渴飲用泉水。
此泉水與東海相連,見龍馬便漲潮朝拜。當地僧人見狀倍感神奇怪,唐僧一行離開後,立即圍泉水建池,原為解決生活用水,後住持高僧得菩薩點化,得知得知原委,將“龍淵”奉為聖泉,並改名“白馬泉”。現白馬寺內香爐上,仍雕刻有以唐僧取經為主題的浮雕裝飾。
眾所周知,白馬泉於宋乾道元年丁玄(公元1165年),因川西南連續三年大旱,附近州縣官民到此求雨。巧遇泉池漲潮,隨之風雲交加,天降甘露,禾苗反青,皺章上述,封泉池為“淵澤侯”。傳聞當時觀音菩薩路徑此地,見當地百姓遭受旱災,大發慈悲,傾淨瓶之水降甘露三日,解除旱情。
當時有一滴甘露灑落於白馬泉側,形成一泉,泉水清澈甘甜,長年不竭。後人為得知菩薩救助,於唐代永樂年間依託此泉靠山修建觀音殿,並將山岩雕刻觀音像供奉,將泉命名為“觀音泉”以表謝意。當今的白馬寺觀音大殿內所供“十八羅漢拜觀音”的摩巖雕像就是唐代所塑,殿內那口泉就是“觀音泉”,這也是中國佛教中在大殿內有泉的建築。

上裏鎮獲得榮譽

上裏鎮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鎮、四川省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和“四川省十大古鎮”,先後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全國特色旅遊景觀名鎮”、“國家AAAA級景區”、“四川十大茶旅遊魄力鄉鎮”、“四川省文化先進鄉鎮”、“四川省綠化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併入選首批“四川最美古鎮”、“省級園林城鎮”,設立有“生態和民俗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是川西南黃金旅遊環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10] 
2013年6月5日掛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9年1月,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1] 

上裏鎮民風民俗

逢年過節的時候,鎮上的居民請戲班在戲樓唱戲,其中藴涵着“萬人共樂”的思想。具有傳統民俗風情的雅安上裏古鎮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年豬節旅遊主題活動正式開幕,傳統的農家過新年、殺年豬、看大戲的喜慶場面。

上裏鎮年豬節

薄霧籠罩中的上裏古鎮就打破了往日的寧靜,家家户户都起了個大早,在自家的樓閣上掛中國結、紅燈籠並貼上對聯。在修整一新的古戲台邊,幾個唱大戲的人已穿好了戲服,正在緊張地化妝。10點半在這裏舉行的年豬節。
年豬祭天重現100年前儀式
在雅安市代市長徐孟加宣佈年豬節活動開幕後,整個小鎮頓時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鑼鼓敲起來了,秧歌跳起來了,迎親的轎子也抬起來了。
這時,最令人注目的是,幾個穿着舊式服裝的小夥子抬着一頭神情安然的大肥豬,邁着有節奏的步伐走到戲台下面。隨後,他們將繫着紅布的大肥豬放到了一個香爐前面。原來,這裏馬上要舉辦一個傳統的年豬祭天儀式。
隨着祭祀師手中的香一比畫,周圍一下安靜下來。“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祝福上裏五穀豐登……”只見祭祀師口中唸唸有詞,100年前上裏古鎮祭祀上蒼的場面再當今人們面前。

上裏鎮年豬飯

祭天儀式結束後,鑼鼓聲再次敲響,幾個小夥子又抬起大肥豬開始巡街……11點過,在古戲台所在的院壩中傳來了人們的歡呼聲。原來,這次年豬節的一出大戲———殺年豬開始了。只見一頭碩大的白豬被幾個大漢從一户農家的豬圈裏拉了出來。隨即,四名大漢上前手按豬腳,膝蓋頂住豬背。
一名殺豬匠提起一把長約五十釐米的尖刀,對準豬的喉嚨就是一刀,手起刀落間,這頭剛開始還哼哼直叫的大肥豬逐漸沒了聲音。殺豬匠完成了口吹豬皮、鐵皮刮毛、金鈎倒掛、長刀破膛等工序。最後,肥豬被分成幾塊掛在了豬肉架子上,主人當場叫賣起來,“這些豬都是綠色生態豬……”不到兩個小時,這些豬肉就被搶購一空。
中午時分,上裏古鎮各户人家的堂屋裏都已擺好了酒席,當地純樸、善良的老百姓和上千名來自城裏的遊客像一家人一樣,端起了大碗的白酒,吃起了大塊的豬肉,大家在一起共享豐盛的年豬飯。
年豬 年豬
當今這個時候,在充滿臘梅芬芳的鄉村曬穀壩上,一起跳起歡快的農家舞,自然別有一番風味。

上裏鎮旅遊景觀

古鎮
古鎮建在二水環繞,面向田野小丘,與四周古主、修竹、溪水、古橋相映成趣。鎮上古樸的建築高低錯落,風格各異,石板鋪街,木屋為舍。街市以主要是“井”字佈局,取“井中有水”防止火患之意。居高俯覽,宛如觀賞一幅古老的畫卷;身臨其間,有又一種時光倒流回到從前的感覺,彷彿置身世外。
古橋
從古鎮沿河上溯1公里,有十餘座古橋,造型無一相同,這些橋樑不僅是南來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現了古鎮歷史和匠師的技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乾隆41年的“二仙橋”(單孔大跨度石拱橋)與清乾隆14年的“立交橋”(進入古鎮的必經之路,橋面平整,兩端為引橋,可上下通行,大有“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之勢)。
古塔
上裏的古塔分為文峯塔(又稱字庫)、建橋塔、藥王塔和舍利塔。是體現上裏鎮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藝術繁榮程度的象徵性建築物。
古牌坊
古牌坊 古牌坊
古鎮內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級保護單位“雙節孝”石牌坊;市級文化陳氏“九世同居”和陳氏“貞節”牌坊。
古泉
白馬泉 白馬泉
白馬泉、噴珠泉是古鎮域內獨特的風景區,素有“雅州山水秀,二泉天下奇”的美譽。白馬泉古名“龍淵”,是常年恆温間歇泉,因起潮落潮均能聽見馬蹄的聲音二得名;噴珠泉,距白馬泉100米,泉邊有清代雅州太守黃雲鶴所書“噴珠泉”三個大字,改泉泉水終年不枯,清澈見底的泉池隨時可見到珍珠般的氣球從池底噴出。
韓家大院
現具保存完好的韓家建築羣有兩處,雕刻內容以川戲摺子戲和歷史典故為題材,其獨特的鑲嵌式雕刻工藝,實為地方一絕。
紅軍石刻
1935年6月—1936年2月26日,紅一方面軍經雅安在夾金山下的達維與紅四方面軍會師湖,一方面軍繼續北上,四方面軍因受錯誤路線影響而南下。
1935年11月12日,紅軍再次解放了上裏。紅軍北上後,羣眾用泥土和石灰將四個政治部(認真、德誠、紫光、崇安)標語保護起來,解放後又將覆蓋物去掉,標語又恢復原貌。古鎮境內尚存有紅軍石刻標語數十幅,絕大部分集中在古鎮上,形成一條“紅軍走廊”,是後人重走紅軍路,體味紅軍文化的理想所在。
十八羅漢拜觀音
上裏鎮自然景觀,位於上裏鎮中心小學對面。因十八個連續突兀的小山峯,面對“觀音峯”而得名,是上裏最具莊嚴神聖、奇拔秀逸的自然景觀。 [9] 

上裏鎮旅遊指南

上裏鎮旅遊季節

全年均可,以春季及秋季為最佳,當然冬季及夏季也別有風味。 景區所在地區氣候特點
雅安為著名的雨城,景區也多雨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温15度左右,一月平均氣温5度左右,七月平均氣温23度左右。無霜期308天,雨日多達200天左右。秋多綿雨,夏為陣雨。遊覽時應帶雨具。

上裏鎮線路推薦

→碧鋒峽上裏古鎮二日遊
蒙頂山上裏古鎮二日遊
雅安距離成都130公里(高速路),車程約90分鐘。雅安至上裏鎮27公里(柏油路),車程約30分鐘。
成都——雅安——南遊望魚古鎮(半天)——折返雅安周公山温泉(住宿)——北遊碧峯峽景區(一天)——晚上到上裏古鎮(住宿)——遊古鎮、白馬泉(一天)——根據您的時間安排可選擇行程:
——①從成雅高速返蓉;
——②前往雅安市名山縣蒙頂山風景區遊玩(一天)——成雅高速返蓉;
——③自駕車從古鎮出發,直接向北行駛,遊天台山平樂古鎮,經邛崍返回成都。 小帖士
散客從成都出發可到石羊場汽車站乘車(每日早晨6:30到下午7:00均有班車,20分鐘一班),費用49元/人。抵達雅安後需前往雅安旅遊車站搭乘到上裏的班車(早晨7:00到下午7:00均有班車,15分鐘一班)費用7元/人。

上裏鎮古鎮住宿

上裏古住宿條件已成熟,古鎮內興建了很多的民宿客棧,非常有特色,大多為木質結構,很有特色。住宿條件也較為完善,環境比較乾淨。價格相對實惠,鄉遊網上可以預定。

上裏鎮特色美食

雅安名小吃:中大街大菜市裏的程涼粉和伍抄手。程涼粉的甜水麪,涼麪,春捲。
在晚上,吃的地方更多,一般賣燒烤和鐵板燒的基本都集中在人民路川農大門口和解放路以及沿江西路的啤酒屋;而賣串串的則集中在康藏路的巷子裏面,價格都非常的實惠。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