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虞區

編輯 鎖定
上虞區,隸屬於浙江省紹興市。位於浙江省東部、紹興市東北部,錢塘江南岸。東鄰寧波市餘姚市,南交嵊州市,西靠柯橋區越城區,北瀕錢塘江,與海寧市海鹽縣相望,面積1403平方千米。 [54]  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與北部水網平原面積參半,呈現出“五山一水四分田”格局。 [1]  全區轄7個街道、10個鎮和3個鄉。 [2]  [50]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上虞區常住人口為83.97萬人。 [53] 
上虞區是紹興中心城市東部具有濱江特色、功能相對完善的綜合性新城區,是省級區域交通樞紐中心、紹興商貿中心和浙東新商都。境內高速公路,高鐵,鐵路,港口,運河等一應俱全,嘉紹大橋使紹興市納入上海兩小時交通圈。2019年10月,成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行榜(全國百強區)第37名、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3]  2019年10月,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4]  2021年10月,入選“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 [58] 
2022年,上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1.7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7%。按户籍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73525元,增長5.2%。三次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5:52.2:43.3。 [68] 
中文名
上虞區
外文名
Shangyu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330604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浙江省紹興市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東部、紹興市東北部
面    積
1403 km²
下轄地區
7個街道、10個鎮和3個鄉
政府駐地
百官街道
電話區號
0575
郵政編碼
312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79.71 萬(2018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曹娥景區
春暉中學
英台故里
鳳鳴山
覆卮山冰川 展開
火車站
上虞站紹興東站上虞南站 [6] 
車牌代碼
浙D
地區生產總值
1241.76 億元(2022年)
人    口
839747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上虞區歷史沿革

編輯
上虞是浙江建縣最早縣之一,史籍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裏生活。上虞縣是虞舜後代的封地,地名虞賓。父系氏族社會後期,虞舜避丹朱之亂來此。
 上虞區 上虞區
郭沫若考證,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帝少康後,屬越國
戰國時期,楚滅越後屬楚。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上虞縣,屬會稽郡
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廢上虞入會稽縣,屬會稽郡。東漢建武(25~56年),初恢復上虞縣,屬會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上虞南鄉入始寧縣,同屬會稽郡,歷三國兩晉南北朝不變。
開皇九年(589年),廢上虞、始寧入會稽縣,先後屬吳州、越州、會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為會稽縣的一部分,屬越州。
武德四年(621年),曾以剡縣與故始寧地為嵊州,八年,州廢。天寶至德年間(742~758年),屬會稽郡。乾元元年(758年)後,仍屬越州貞元元年(785年),分會稽復置上虞。長慶元年(821年),併入餘姚,次年,復置,屬越州。
五代時,屬吳越國東府。
北宋,仍屬越州。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改越州為紹興府。
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紹興府為紹興路,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復為紹興府,上虞皆為其屬縣。清承明制。
 上虞區地圖 上虞區地圖
民國初年,改府製為道制,上虞屬會稽道。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制,直屬於省。民國21年,屬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24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37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
解放初,屬紹興專區。
1952年2月起,屬寧波專區
1964年9月起,屬紹興專區
1968年6月起,初屬紹興地區。
1983年8月起,屬紹興市
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縣設市。 [8] 
2013年10月,撤銷縣級上虞市,設立紹興市上虞區,以原上虞市的行政區域為上虞區的行政區域。 [9] 

上虞區行政區劃

編輯

上虞區區劃沿革

 上虞區 上虞區
1954年,上虞地方政府駐地從豐惠歸於百官。 [7]  秋天,紹興縣東關區及湯浦區的四峯、漁浦、湯霞、四村、勝江5鄉和富盛區的長東、保山、長塘、會胡4鄉劃入上虞。
1956年11月,豐惠區永興鄉和下管區王家莊、大嶺頂村劃歸餘姚縣,紹興縣川下村劃歸湯浦。
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管大公社的大山、隱地、黑龍潭、懸巖、溪山5村以及陳溪公社戴王、糜家2村劃歸餘姚縣。
2005年11月,上虞區人民政府由市府路遷至市民大道。
2021年2月,紹興市上虞區瀝海街道的管轄區域劃歸紹興市越城區 [50] 

上虞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2月21日,上虞區轄7個街道(百官街道曹娥街道東關街道道墟街道梁湖街道小越街道崧廈街道),10個鄉鎮(長塘鎮上浦鎮湯浦鎮章鎮鎮下管鎮豐惠鎮永和鎮驛亭鎮謝塘鎮蓋北鎮),3個鄉(嶺南鄉陳溪鄉丁宅鄉 [10]  [11] 

上虞區地理環境

編輯

上虞區位置境域

上虞區位於浙江省東部、紹興市東北部,錢塘江南岸。東鄰寧波市餘姚市,南交嵊州市,西靠柯橋區越城區,北瀕錢塘江,與海寧市海鹽縣相望。全境基本輪廓呈南北向長方形,地跨東經120°38′26″~121°06′12″,北緯29°43′59″~30°15′56″,東西跨度44千米,南北跨度59.01千米, [1]  [50]  面積1403平方公里。 [54] 

上虞區地形地貌

春暉中學·白馬湖 春暉中學·白馬湖
上虞區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與北部水網平原面積參半,俗稱“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低山丘陵分屬兩支,東南系四明山餘脈,較為高峻,覆卮山海拔861.3米,是全區最高點;西南屬會稽山餘脈,略為平緩,最高點羅村山海拔390.7米。北部水網平原屬寧紹平原範疇,地勢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最北端是濱海高亢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 [12] 

上虞區氣候

上虞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氣候,季風顯著,氣候温和,四季分明,濕潤多雨。又因地形複雜,光、温、水地域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較多,總趨勢是洪澇多於乾旱。年平均氣温16.4℃,無霜期251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毫米上下。 [12] 

上虞區水文

浙江省第四大河曹娥江自南而北縱貫全境,主要支流有小舜江、下管溪、隱潭溪。主要人工河有蕭曹運河、虞甬運河、四十里河、十八里河、百瀝河及海塗中心河等。平均年入境水量約27.95億立方米,是全區水資源總量的3.33倍。主要湖泊有小越湖、破岡湖、白馬湖、鏟還湖、皂李湖、西溪湖、謝憩湖、康家湖、賀家池(部分水面屬柯橋區)等。 [12] 

上虞區自然資源

編輯
上虞區境內礦藏有鐵、錳、銅、鉛鋅、金銀、葉蠟石、螢石、高嶺土、石英、白雲石、黃鐵等,其中葉蠟石估計藴藏量約200萬噸,已有40餘年的開採歷史。 [12] 

上虞區人口

編輯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上虞區常住人口為839747人。 [53] 
2022年,上虞區總户數26.66萬户,户籍人口71.42萬人,其中男性人口35.11萬人,女性人口36.31萬人,分別佔總人口的49.2%和50.8%。全年出生3243人,人口出生率為4.53‰;死亡5788人,人口死亡率為8.0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6‰。2022年全區半年以上流動人口16.7萬人。 [68] 

上虞區經濟

編輯

上虞區綜合

2022年,上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1.7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7%。按户籍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73525元,增長5.2%,按年平均匯率(6.7261)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25799美元。從三大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6.33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47.71億元,增長6.9%,其中工業增加值549.69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37.72億元,增長2.6%。三次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7:50.2:45.2演變為4.5:52.2:43.3。 [68] 

上虞區第一產業

2022年,上虞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8.2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7%,與紹興平均持平居首位。其中農業產值56.42億元,增長2.0%;林業產值5.19億元,增長9.3%;牧業產值4.19億元,增長14.8%;漁業產值10.91億元,增長6.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50億元,增長10.3%。年內生豬出欄10.06萬頭,增長16.4%;牛出欄156頭,增長6.1%;羊出欄1.79萬頭,增長7.3%;豬肉總產量0.85萬噸,增長8.0%;禽肉總產量0.14萬噸,下降26.2%;水產品產量2.37萬噸,下降11.6%;園林水果產量11.03萬噸,增長0.4%;茶葉產量1652噸,下降21.6%。 [68] 

上虞區第二產業

工業
上虞區 上虞區
2022年,上虞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171.63億元,增長12.0%,產銷率為95.2%。從輕重工業看,規模以上輕工業實現產值442.30億元,增長7.9%,規模以上重工業實現產值1729.33億元,增長13.1%。分行業看,規模以上機械裝備業實現產值530.50億元,增長21.7%;醫藥化工業實現產值725.40億元,增長11.8%;輕工紡織業實現產值193.88億元,增長6.9%;照明電器業實現產值39.61億元,下降10.4%。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7.21億元,增長11.3%,總量和增速均居紹興市首位。全年工業用電量60.54億千瓦時,增長8.0%。 [68] 
建築業
2022年,上虞區共有建築業企業573家,其中特級7家,一級45家,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254.08億元,增長2.1%;建築業税收14.9億元,增長12.8%;建築工業化生產基地做大做強,完成PC構件產量27.7萬立方米、裝配式裝修部件43萬平方米、輕鋼構件產量4010噸。“兩裝”項目深入實施,全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築103.9萬平方米,中心城區新建民用建築100%實施裝配式建造。創優奪盃成果豐碩,獲全國性獎項29項、省市級獎項55項,其中獲魯班獎7項、國優工程獎5項、全國優秀建築工程裝飾獎17項等。 [68] 

上虞區第三產業

國內外貿易
2022年,上虞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6.03億元,增長3.5%,其中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25億元,增長14.8%。新辦外商投資企業23家,新批外商增資項目11個。全年實現合同利用外資5.8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97億美元。全區實現進出口總額462.91億元,增長30.7%,其中進口總額53.34億元,增長2.5%;出口總額409.57億元,增長35.6%。全區有貿易往來國家(地區)達191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144.64億元,增長61.2%。實現境外投資額8159.6萬美元,增長540.3%;實現境外工程營業額6006萬美元。全區累計擁有境外企業166家,總投資額27.28億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24.46億美元。 [68] 
房地產
2022年,上虞區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94.41萬平方米,下降32.7%;商品房銷售額127.02億元,下降22.9%;房屋施工面積652.33萬平方米,增長7.8%,其中新開工73.80萬平方米;年末待售面積27.97萬平方米,下降17.2%。 [68] 
旅遊業
2022年,上虞區接待旅遊總人次411.3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8.52億元。全區共有五星級飯店1家,旅行社19家,其中四星級2家、三星級2家。 [68] 
金融業
2022年末,上虞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4003.98億元,增長18.3%,本年新增620.49億元。存款餘額2135.78億元,增長18.6%,本年新增335億元,其中住户存款1123.80億元,增長21.8%;本外幣貸款餘額1868.20億元,增長18.0%,本年新增285.5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733.09億元,增長16.3%,中長期貸款1021.63億元,增長14.7%。全區銀行不良貸款率降至0.41%,比上年降低0.07個百分點。上市公司累計達19家,總市值達2434.10億元,佔全市的35.8%。累計銀行業金融機構26家、證券省級分公司1家,證券期貨營業部11家、保險公司29家、小額貸款公司4家、民融中心1家、擔保公司3家、典當行5家。 [68] 

上虞區交通運輸

編輯
上虞區自古就有九縣通衢之稱,目前境內國道、高速、鐵路、運河一應俱全,特別是嘉紹跨江通道、杭甬高速鐵路建成通車後,將大大拉近與周邊大城市的時空距離,與上海、杭州、寧波加速形成“同城效應”;此外,已經建成通航的杭甬運河和規劃建設的杭州灣南岸唯一出海口——新上虞港,將進一步凸顯上虞的區位優勢。 [16] 

上虞區政治

編輯
現任領導
區委書記:
魯霞光 [60]  [64] 
區長
金進富
副區長
金山中、朱江橋、魏國劍、黃俊毅、阮程華、孫偉琴、王成毅
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
陳堅
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潘立峯、徐志華、方靜、黃梅龍、胡寶榮、王文松
監察委員會主任
胡玲萍
參考資料: [13]  [62] 

上虞區社會事業

編輯

上虞區教育事業

2022年,上虞區共有小學43所,在校學生40172人;普通中學33所,在校學生28502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6795人,九年制義務教育對象入學率100%。接收義務教育階段新居民子女入學16854人,入學率達100%,佔全區義教段學生總數的29.4%。“學在上虞”持續打響,123位學生上浙大分數線,83位學生被C9聯盟學校錄取。“強師工程”結出碩果,4位教師獲評省特級教師,2位教師榮獲省“春蠶獎”,新增省、市級“名師工作室”11個。教育供給持續優化,新建、改(擴)建11所中小學(幼兒園),新增優質學位4345個。新增區內教共體結對學校28對,教共體結對幫扶學校達100%。新組建教育集團4個,擴容教育集團3個,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合理配置。學前教育釋放活力,全年新增2040個優質公辦學位。改革試點區域領先,躋身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綜合試點區,成為全國首批“央館虛擬實驗”教學規模化應用唯一試點區,入選省“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區、省“義務教育階段作業改革實驗區”和省“體衞融合”試點區。社會培訓持續擴面,全年完成各類社會培訓3.7萬人次。 [68] 
上虞區 上虞區
上虞區歷史底藴深厚的春暉中學,還有上虞中學城南中學、華維中學、東關中學等浙江省重點中學,豐惠中學崧廈中學、小越中學等紹興市重點中學,上虞職業中專、上虞職業教育中心等職高,浙江廣播電視大學上虞分院等大專院校。
本科: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 [14]  ;專科:紹興文理學院上虞分院、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上虞校區 [15] 

上虞區科學技術

2022年,上虞區掛牌運營曹娥江實驗室,新增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2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81家;新申報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3家,市級研發中心19家;新增省“尖兵”“領雁”項目8個;列入省級新產品試製計劃297項。創新資源加速集聚,累計引進3所應用型大學、12家大學研究院、42家院士專家工作站;新獲批省級眾創空間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累計達到27家。人才引育激活動能,獲中國政府友誼獎1名,入選國家級、省級以上領軍人才6名,新增市級以上海外工程師12名;新申報省外國專家工作站1家。科技成果加快轉換,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獎4項,登記科技成果295項,完成技術交易額31億元。全年專利授權數7410件,其中發明專利730件。 [68] 

上虞區文化事業

2022年,上虞區總投資2.2億元的上虞博物館建成投用,成為上虞新的文化地標;建成97個“十五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4家城市書房、5家天香書吧、1家文化驛站;全年完成演出下鄉活動360場,送電影下鄉4500場,文化走親11場,送展覽講座到鄉鎮184場。原創越劇現代戲《祝家莊裏的年輕人》入選第五屆中國越劇藝術節展演節目,獲浙江省第十五屆越劇節蘭花獎•新劇目大獎。全區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個、省級非遺項目13個、市級非遺項目45個、區級非遺項目181個。全區公共圖書館總藏量133.35萬冊,年末數字電視用户達18.5萬户。 [68] 

上虞區體育事業

2022年,上虞區榮膺浙江省首批體育現代區,榮獲2018-2021年全省競技體育突出貢獻獎。2022全國拳擊錦標賽、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圍棋賽等4項國家級賽事相繼落户上虞;全省首個圍棋人才基地“落子”上虞;全國田徑冠軍賽暨奧運會選拔賽等5項體育賽事成功入圍紹興市體育品牌賽事名單;舉辦浙江省足球超級聯賽等特色賽事7項;新增1所全國足球特色學校,2所省級足球特色學校,6所學校成為首批紹興市棒球進校園定點學校。體育設施建設惠民,實現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08平方米,新建“體育+公園”項目5個,社會足球場2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2個,中心村全民健身廣場3個,建設百姓健身房7個,健身步道50公里,形成15分鐘健身圈。 [68] 

上虞區醫療衞生

2022年,上虞區就診率、基層就診率分別達90.1%、67.1%。規範化建設改造村衞生室(站)17家,選派49人到浙江中醫藥大學委培。實施基層衞生健康綜合改革及“名醫名科名院”工程,上虞婦幼保健院通過省三級乙等婦幼保健院複審,新建名醫/專家工作室(站)4個,下沉各類專家8638人次,獲“健康浙江”考核優秀四連冠。建立電子健康檔案66.2萬人,建檔率84.2%。65歲老年人體檢11.8萬人,農民健康體檢14.1萬人。 [68] 

上虞區水利建設

2021年12月8日,被浙江省水利廳、浙江省財政廳確定為2022年幸福河湖建設試點縣 [61] 

上虞區歷史文化

編輯
曹娥
曹娥 曹娥
曹娥是東漢紹興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所住之村鎮即更名為曹娥鎮,殉父之江為曹娥江,並建以寺廟慰其孝心。
如今,坐落於江畔的曹娥廟仍可見到古代名人墨客為曹娥碑競相留下的筆墨。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祝的悽美故事人們耳熟能詳。但是祝英台故里之爭直到近幾年才被確定,確實是紹興祝家莊 [23] 
化蝶 化蝶
東山再起
謝安 謝安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輕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着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據《上虞縣誌》載,東晉名士謝安41歲前長期隱居此山。東晉升平四年(公元360年),謝安離開東山從政,成為著名政治家,成語“東山再起”即出於此。東山在紹興市上浦鎮境內,南距上虞城區13公里,水陸皆通。
相關詩詞:謝安攜妓入東山,蒼生望望霖雨乾。曾借東山康樂手,共翻北本湼槃經。東山妓女北海尊,歌舞春風醉花柳。

上虞區風景名勝

編輯
曹娥景區—舜耕公園
舜耕公園為曹娥景區主景之一,位於紹興市區城東,舜耕公園以舜耕羣雕、大舜廟及舜橋、舜井為主要景點,反映舜帝出生紹興,後因避丹朱於此,故以其名的歷史。渲染舜帝以孝為先,勤政為民的輝煌一生。園內舜耕羣雕由中國藝術大師韓美林創作,以花崗岩為主材料的象隊羣雕長68米,高27米,總重約800餘噸,氣勢恢弘,體量之大,堪稱亞洲之最。
曹娥景區—曹娥廟
曹娥景區—曹娥廟,位於曹娥江西岸孝女廟村,距市區3公里。是為紀念東漢時孝女曹娥投江尋父而建。曹娥廟至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幾經興廢,屢經重建,現建築為民國二十三年重建。曹娥廟文化積澱厚重,藝術品位高雅,尤以廟內雕刻、壁畫、楹聯和書法“四絕”而飲譽海內外,被譽為“江南第一廟”。廟內現存一“曹娥碑”為“中國最早的字謎”。
“英台故里”—祝家莊
“英台故里”祝家莊是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傳説中祝英台的故鄉,位於紹興市區東南,距市區7.3公里。祝家莊地處半山區,南、西、北三面環山,莊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長條形,與開鑿於西晉的四十里河貫通。現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藥師寺等與英台文化相關古蹟。
鳳鳴山風景區
鳳鳴山景區(又稱仙姑洞)座落於上虞區豐惠鎮東南4公里,距上虞中心區17公里,為國家2A級景區,景區面積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疊瀑、蒼山翠綠、小橋流水的自然美而聞名,其中“懸石飛瀑”、“千年古藤”二景區點堪稱奇觀。鳳鳴山文化歷史積澱豐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東漢煉丹術家道教祖師魏伯陽煉丹遺址。魏伯陽一生在鳳鳴山煉丹修性並留下《周易參同契》一書,後被尊為“萬古丹經王”。該書在養生學古化學所歷學方面有其獨特的貢獻,在國外稱此書為全球第一本科技方面的書籍。景區內鳳鳴真人祠始於漢代之最,至今已有二千餘年曆史,東晉謝安、宋朝朱熹、明朝潘府、葉經等文人墨客均到此一遊。 [17] 
白馬湖、春暉名人園
“白馬湖、春暉名人園”位於距距市區4公里的省級文保單位——紹興市春暉中學內,那裏三面環山,湖泊眾多、幽靜恬雅、自然風光十分怡人。夏丏尊、朱自清、豐子愷、劉薰宇、劉淑琴等前來執教,何香凝、蔡元培、葉聖陶、李叔同、胡愈之等前來講學,吸引了大批莘莘學子前來求學,一時名揚四海,贏得了北有“南開”,南有“春暉”的美譽。“春暉名人園”就是當初一批名人的居家辦公之處,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豐子愷的“小楊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師)的晚晴山房,經亨頤的“長松山房”等名人故居,歷年吸引了無數的名流前來參觀瞻仰。 [18] 
東山景區
東山,又名謝安山。自從東晉名士謝安隱居此山後,引出了許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便漸漸成了中國東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賀知章、劉長卿、方平、蘇東坡、陸游等,都曾盤桓其間,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詩篇。
稱山風景區
稱山風景區,位於上虞區西北部,離上虞市區7公里.相傳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為復國雪恥,卧薪嚐膽,奮發圖強.曾在此山稱炭鑄劍,大煉兵器,稱山由此而得名。景區集旅遊;休閒娛樂,餐飲,德教,禮佛為一體,是理想的遊覽勝地。 [19] 
桃花源景區
桃花源生態旅遊區,地處上虞市中西部,位於長塘鎮桃園村,距上虞市區12公里,上三高速東關道口及104國道五里牌路口往南6公里直達景區。桃花源生態旅遊區面積為2.6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為0.8平方公里,園區內除滿目青山和桃、李、柿、竹等5000餘畝竹林外,還有封閉安靜的桃源湖、龍潭湖,水域面積近400餘畝。 [20] 
堆高山景區
堆高山景區,地處浙東黃金旅遊帶,景區內有建於明代中葉的秀峯庵,歷史悠久。傳説庵內的梵香頗有靈氣,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現經少林高僧釋行吉大師擴建為"秀峯寺",建築羣相貫三萬八千平方米,高達2.8米的緬甸玉佛為鎮山之寶。堆高山景區蒼山翠嶺、延綿起伏,小溪流水、飛瀑直流,其中雨娘瀑高60米,水勢磅礴,小龍瀑古藤橫鎖,冬來老藤懸雪,頗具古意,勝龍瀑更是林木參天,青藤掛壁,石洞幽深。一條玉鳳溪蜿蜒3800米,有石階隨溪而行、依山起伏。溪邊有盛長櫻桃、柿樹等野生羣落,有百年榆莊、紫微、高達4米的枸骨等,沿途拾級登高、步移景換,以山、水、林為特色的秀麗景色美不勝收,今人心曠神怡,為"都市族"渴望返樸歸真、迴歸自然而修身養性的理想之處。
卧龍山景區
坐落於紹興市蒿壩鎮,卧龍山山勢起伏,自東向西連綿數十里,曲折起伏宛如長友踞卧,主峯金剛峯海拔高320米,山岙有座普淨寺(始稱普淨蓮社),建於南宋年間,屢經廢興,清乾嘉年間重加修復,八十年代修復三聖殿、大悲殿、地藏殿、新塑釋迦文佛玉佛及千手觀音、彌勒、普賢等諸菩薩,寺廟現佔地面積50畝,廟內主體建築有大雄寶殿和唸佛堂,建有專門的圖書館、伽藍殿等,建築門類齊全,環境幽靜,現已成為對外開發宗教活動場所。站立寺內高處遠眺,曹娥江繞出山右,如一條銀帶蜿蜒東流,歸入錢塘江口,實乃避暑之佳境,修淨之聖地。
峯山靈蹟風景區
日該國教的發源地——峯山道場,據考證,日本宗教界的鼻祖最澄法師於唐初來華學法,終於在紹興峯山灌頂授法,後回國創立日本第一大教派——日本天台宗。峯山道場由此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為日本宗教朝拜的聖地。
覆卮山冰川
覆卮山位於紹興市區、嵊州、餘姚交界地帶,海拔861.3米,因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覆卮”而得名,這兒山巒起伏,雲霧繚繞,更有一條石河巨石滾滾,順坡而下,氣勢壯觀。
市民中心 市民中心
關於覆卮山的世紀冰川,中國權威地質專家韓同林教授在著名專業雜誌《地質論評》07年第2期上發表的重要文章《浙江紹興發現罕見第四紀石冰川羣地貌及冰川遺蹟》對此是這樣評價的:“浙江紹興第四紀石冰川規模之大,古冰川遺蹟類型之豐富,且位於低緯度、低海拔地區,在國內外均屬罕見,堪稱世界奇觀。我們的發現證明距今約2.9~3.5百萬年的第四紀早期,該區確實曾發生過大規模古冰川運動,可為研究東亞乃至全球第四紀地質歷史變遷、氣候、環境演化等提供重要實際資料,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由於石冰川羣地貌和冰斗梯田的獨有風光,具極高觀賞性和美學價值,既神奇,又奧秘,可給人們極大的視覺衝擊和美學享受,因此是開發旅遊和開展科學普及教育的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觀”。

上虞區地方特產

編輯
越紅酒、崧廈榨菜、梁湖水磨年糕、上虞黃瓜、上虞柳編、越瓷、蓋北葡萄、青梅、崧廈黴千張、上虞魁慄、二都楊梅 [21] 
四季鮮果:草莓、櫻桃、楊梅、葡萄、水蜜桃、黃花梨、柿子、板栗、獼猴桃 [22] 

上虞區著名人物

編輯
上虞區 上虞區
上虞區歷史底藴深厚,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是梁祝傳説中的英台故里。公元前222年設縣,1992年撤縣設市,2013年撤市設區。上虞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古時有提出唯物論斷的王充,投江救父的孝曹娥,在上虞隱居後東山再起的謝安;近代有氣象學家竺可楨,當代茶聖吳覺農;現今又有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經叔平,奧運之子何振梁,著名導演謝晉,章氏父子,六齡童故鄉等。創辦於1921年的春暉中學,早年享有“北南開、南春暉”美譽,朱自清夏丏尊豐子愷李叔同、朱光潛、葉聖陶等一代名師名家都曾在這裏任教或講學,形成了文壇上頗有影響力的“白馬湖作家羣”,“與時俱進”當年就是它的校訓。 [23] 
沈曉明 沈曉明
鐘山,男,漢族,1955年10月生,浙江上虞人。曾任浙江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 [48]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部長 [24-25]  、黨組書記 [26-27]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69]  、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 [70]  [67] 
鐘山 鐘山
沈曉明,男,漢族,1963年5月生,浙江紹興 [28]  上虞人 [29]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 [66]  、湖南省委書記 [30]  [71]  [31]  [32]  [33] 

上虞區榮譽稱號

編輯
上虞區 上虞區
聯合國迪拜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國家園林城市
福布斯中國縣級最佳商貿城市
福布斯中國縣級民富十強城市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中國經濟百強縣之一
浙東新商都
上虞區 上虞區
中國傘城
中國孝德文化之鄉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中國建築之鄉
中國楊梅之鄉
中國葡萄之鄉
上虞區 上虞區
中國銅管之鄉
浙江省示範文明城市
浙江省文化名城
浙江省生態旅遊名城
浙江櫻桃之鄉
浙江生態建設優秀縣市
浙江省森林城市
2017中國工業百強區 [34] 
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35] 
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36] 
2019年10月,成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行榜(全國百強區)第37名、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37-38]  、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3] 
2019年10月,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5] 
2019年工業百強區 [39] 
2019年全國百強區 [40] 
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29 [41] 
2019年全國縣域網絡零售TOP100,排名第84。 [42]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美食百佳縣市。 [43]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智慧城市百強榜排名59 [44]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45]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區”。 [46]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47]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49] 
2021年5月27日,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 [51] 
2021年8月17日,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的“2021年賽迪百強區”名單。 [52] 
2021年9月2日,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56]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 [57]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55]  [59] 
2022年4月,經浙江省政府同意,決定命名紹興市上虞區等17個縣(市、區)為首批浙江省體育現代化縣。 [63] 
2022年6月,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 [6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