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蔡學派

鎖定
上蔡學派是北宋謝良佐所創學派。因謝良佐為壽春上蔡(今屬河南)人,世稱“上蔡先生”,故稱所創學派為“上蔡學派”。謝良佐為安定學派胡瑗、濂溪學派周敦頤的再傳弟子,二程的得意門生,與遊酢、楊時、呂大臨並稱“程門四大弟子”,而且排在第一位。良佐在程門之中,“莢果明決”。學習刻苦,精心苦索二程學説之真謗,多有發明。又與遊酢、胡安國、鄒誥、呂大忠交往講友,探討學問,相得益彰。收徒講學,形成具有自己特點的學派。
謝良佐一傳再傳弟子有朱震、曾恬、詹勉、鄭轂、朱翼、謝襲、康淵、毛友誠、李雄、李杞等。 [1] 
中文名
上蔡學派
類    型
學派

上蔡學派學術主張

上蔡學派為學,“論仁以‘覺’、以‘生意’;論誠以‘實理’;論敬以‘常惺惺’(即時時警覺之意);論窮理以‘求是’”。皆為其所獨得,是發明其師二程之處。他們認為,“天理”是“自然底道理”,是“人之理”,“見孺子將人於井,皆有怵惕側隱之心”,“即所謂天理也”。又説,“仁者,天之理”,仁就是“心”,就是“活者”,謂“活者為仁,死者為不仁,今人身體麻痹,不知痛癢,謂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種而生者,謂之仁”,即認為有“生意”者就是仁。他們還認為,“天理與人慾相對,有一分人慾即滅卻一分天理,有一分天理即勝得一分人慾,人慾才肆,天理滅矣。”認為,只有掃除人慾,天理才能復明,“本真”之心才能恢復原貌。他們還認為,要恢復天理,必須“認得天理”,要“認得天理”,就要下一番“窮理”的功夫。
在“窮理”的問題上,上蔡學派繼承了二程“格物致知”論,認為格物即是窮理,窮理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即認得了天理。還認為萬物皆有理,主張“窮其大者”,認為“理一而已,一處理窮,觸處皆通”,就可以“為天下之所為”了。此説開南宋朱熹“窮理”説之先河。又説“有我不能窮理,人誰識真我。何者為我?理便是我”。“知仁只要見得此心,便以為仁”。其説又為南宋陸九淵“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象山全集》)卷十一《與李宰》(之二)所發揮。
此學派最大特點是“以禪證儒”,用禪學解《論語》。他們認為“佛之論性,如儒之論心,佛之論心,如儒之論意。”他們所説的“仁”、“覺”等都融進了禪學內容。 [1] 

上蔡學派主要著作

上蔡學派主要著作有謝良佐《上蔡語錄》、《論語説》等。 [1] 

上蔡學派影響及意義

上蔡學派學説分別為朱熹和陸九淵所繼承和發展,又開“三教合一”之先河,在中國古代理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門人朱震另創“漢上學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