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竿

(空竹技術)

鎖定
上竿,是空竹中的一種技術,就是使空竹在竿的上邊某點進行旋轉或進行其他招勢的一種技法。該動作輕盈省力,造型形象逼真,適合老年人抖練。
中文名
上竿
拼    音
shàng gān
釋    義
空竹中的一種技術
適合對象
老年人

上竿動作要領

上竿基本動作要領

(1)在起勢的基礎上,保持身體與空竹軸相平行。
(2)左手竿將繩子向上垂直撿起,使空竹滑向右手竿上進行旋轉,如圖1所示。
(3)待空竹速度緩慢時,左手竿放下,使空竹從右手竿上滑到繩上進行提速運動。這種方法是針對初學者的。
通過榜月動作的練習後,可直接將空竹接於竿上,其動作要領是;侄空竹與身體平行,右手竿繩在身體一側,右手竿向上將空竹撿起,同時左手竿迅速下沉,使空竹脱離繩子。持空竹從高處下落時,直接用右手竿接住空竹,使空竹在右手竿上旋轉。 [1] 

上竿倒竿

倒竿的涵義就是將空竹從這一竿上例到另一竿上,動作特點是動作敏捷,平衡條件高,並可鍛鍊兩手的互相配合能力。
倒竿招勢的操作要點主要有:
(1)平面倒竿法。兩手持竿前伸並使兩竿保持平行,待字竹在某竿上轉動平穩後,在平面位置向另—竿的方向送,空竹出竿後,用另一竿將中竹接什,並且為了保證身體與空竹軸平行,也要相應地轉身來調整。這樣一來一往,使空竹在兩竿上跳來跳去。
(2)調轉竿頭法。就是待主竹送出後,立即將另一竿與身體平行接住空竹,隨後將竿恢復到正常位置,使空竹在竿上平面轉動180度,也就是將發音輪原來在竿的左邊調轉到竿右邊。手竿接空竹時,手背向前,不論虎口朝向左方或右方。
(3)反向倒竿法。有的也叫作月上高樓。空竹上竿旋轉平穩後,用竿將空竹向上彈起並超過身高,隨即手腕由前向後將竿頭調轉,使空竹落於竿上。
(4)竿騙馬。竿騙馬如同騙馬動作。待空竹旋轉上到右竿後,抬起友腿或右腿,把空竹從腿下傳給左竿,然後左竿再把空竹轉到右竿,重複上述動作。
這種倒竿法,開始練習時,往往容易碰腿者是動作生硬不柔和。
(5)竿背挑“竿背姚就是將空竹上竿後,從身體的背後把守竹桃山,然後用繩收住空竹或是重新使空竹上竿。竿背挑的作法是:空竹上竿後,先進行平面倒竿,或稱反例竿,並使宅竹在倒竿中調轉方向。也就是空竹返到右竿時發音輪的位置轉換到了右邊。這時,右手竿通過身體右側而移動到背後,並把空竹向左方挑送出去,身體同時左轉,用繩或竿接住空竹。練習這個招勢時,應注意兩點,一是空竹倒向:二是向身體背後移動時必須保證竿與空竹軸的垂直,否則就會失敗。
倒竿時,兩竿之間的間距應基本同人身寬,不得過小,向外倒送空竹時,用力要緩和,手腕要靈活。
倒竿常遇到的問題基本同上竿的相同。讀者可參考上竿中的解決對策來解決倒竿時產生的問題。

上竿轉竿

這種招勢是上竿動作的一種演變。這個招勢的特點就是動作緊湊、圓滑,很宮有動感。
其主要操作要點是:
(1)將空竹起動。
(2)完成上竿動作後中指虛握抖竿。
(3)這時以空竹軸為中心,手臂以順時針方向轉動,’始終不離空竹軸進行圓周運動。
圖2 圖2
在此動作中,主要是用手腕的轉動與竿在拇指與食指間的滑動來完成的,如圖2所示。
在這個招勢中,由於空竹在竿上的轉向是朝向竿端的,而竿的轉動方向同空竹自轉的方向相同,在這種情況下,空竹很容易滑脱。如果握竿的方法不對或竿在手指間不能轉動,這個招勢就不好完成。所以,在練習這個招勢時,一要有速度;二要手腕活;三是竿必須是上下較垂直,這是轉竿的三要素。

上竿滾繡球

圖3 圖3
滾繡球也稱“二龍戲月”,如圖3所示。這個招勢的特點是動作協調,節奏分明,空竹左跳右躍,大有搖搖欲墜之感。
其操作要點是:空竹上竿後,使其運轉平穩,然後將抖竿變為斜向,左右手竿成為交叉狀,使空竹在兩竿之間跳躍旋轉,並保證身體同空竹的軸向垂直。
在練習滾繡球時,主要應使兩竿成為相交狀,左右手之間的寬度應同身寬。上竿時,可採用交叉撈月的方法將申竹彈起,然後用右竿從右向左接住空竹,也就是使空竹落在右竿上時發音輪朗前(正上竿法)。由於空竹在右竿時是向上轉,所以空竹不易滑股,時間可稍長。在左竿時因轉向向下,易滑脱,所以時間要短,動作應快速。空竹在兩竿上的位置應在竿端,不可偏上。
圖4 圖4
另外,還有一種反上竿法,就是將空竹發音輪朝向身體。這種方法與正上竿法的不同點,就是空竹在右竿上的時間應短,而在左芋上的時間可長,圖4就是反上竿法。

上竿常遇問題

(1)空竹上竿後不平穩,產生髮音輪端下傾或是軸端下傾落地。
(2)上竿後空竹又從竿端滑脱。 [1] 

上竿解決對策

(1)空竹上竿後產生傾斜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竿與主繩稽不配套,不是竿的直徑粗,就是主繩槽間距小。這樣,待空竹落到竿上後,竿邊側就會與空竹的主繩槽兩邊相摩擦,導致空竹產生傾斜。二是由於動作不熟練,空竹—亡竿後,不能保證竿與主繩槽成垂直狀,摩擦繩槽兩邊產生失穩。如果竿的手柄端與槽的右邊相摩擦,竿的穿線端則與繩槽的左側相摩擦,這時,空竹的發音輪端就會由堅直平面變為水平平面。如果竿的手柄端與繩槽的左邊相摩擦,則結果相反,形成軸端抬起。
解決的對策是:改用較細直徑的判竿或是更換繩槽間距較寬的空竹。當這個條件滿足後,就要在練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身體與空竹軸的平行,這是保證竿與繩槽垂直而不與槽邊相摩擦的關鍵環節。
(2)空竹容易從竿端滑脱的原因,是竿的前端較低形成的。空竹上竿後,發音輪在竿的左側時,面對發音輪側觀看,空竹在豎向平面的旋轉方向為逆時針,由於逆時針的旋轉,必然產生向竿端曲平面位移,這樣它就易從竿端滑脱。所以要想保證空竹在竿上不滑脱,就應使竿端稍微上抬,與地面夾角約為15度左右,這樣空竹就會固定在竿的某一點轉動。 [1] 
參考資料
  • 1.    馬虎臣.《空竹藝術》:地震出版,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