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淮南李相公啓

鎖定
《上淮南李相公啓》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上淮南李相公啓
作    者
劉禹錫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上淮南李相公啓作品原文

上淮南李相公啓
某啓:某向以昧於周身,措足危地。駭機一發,浮謗如川。巧言奇中,別白無路。祝網之日,漏恩者三。咋舌兢魂,分終裔壤。豈意天未剿絕,仁人登庸。施一陽於剝極之際,拔眾溺於坎深之下。南箕播物,不勝昌言。危心殺翮,繇是自保。陰施之德已然,乃聞受恩同人,盟以死答。私感竊抃,積於窮年。化權禮絕,孤志莫展。今幸伍中牽復,司存宇下。伏慮因是記其姓名,謹獻詩二篇,敢聞左右。古之所以導下情而通比興者,必文其言以表之。雖謠俚音,可儷《風》什。伏惟降意詳擇,斯大幸也。謹因楊子程留後行,謹奉啓不宣。謹啓。 [1] 

上淮南李相公啓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4200頁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