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

鎖定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是在區委、區府和區教育局提出的“打造知識楊浦,依託高校,建設優質教育集聚區”的創新思路下創建的。
中文名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
簡    稱
上體附中
創辦時間
2003年9月
校    訓
博搏
類    別
公立中學
位    置
周家嘴路4220號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學校由來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
學校位於周家嘴路4220號,於2003年5月揭牌、9月份掛牌成立,是一所融普通教育與青少年體育業餘學校為一體的初、高中七年一貫制公辦性質的完全中學。
學校的前身是雙陽二中與平涼中學。原雙陽二中是楊浦區青少年體育業餘學校,平涼中學是一所普通初級中學,它們都是楊浦區加強初中建設工程的重點學校。合併後的上體附中,繼承了兩所學校原有三十多年的辦學經驗與文化傳統積澱,是上海乃至全國第一所體育高校的附屬中學。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辦學規模

學校於2004年完成了硬件設施改造,雖然佔地面積不大,但教學設施齊全、環境優美,整個校園散發着濃濃的體育文化氣息。學校擁有語音室、電腦房、多媒體教室、舞蹈房、美術室、科技活動室、外語活動室、風雨操場等專用教室和多功能觀摩廳以及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絡中心、電子閲覽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是一個集學習園區、訓練場區為一體的校園。
學校先後獲得諸多榮譽:被評為上海市校園安全單位,獲學校場地資源向社區開放工作全國一等獎,連續兩屆被評為楊浦區文明單位,連續三年被評為辦學顯著進步學校等獎項;另外,申報的市級重點課題《構建體教結合育人機制培養體育後備人才的探索與實踐》經上海市教育科學院推薦,已在申報教育部國家級課題。學校現有教學班14個,學生300人左右,其中運動員200人左右,教練員17人(其中,聘請上海體院和區少體校專職教練員12人,兼職教練5人),教職工60多人,教師平均年齡在30左右。教師學歷全部達標,本科學歷從原有的65%發展到93%,有4人已完成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另有8人正參加研究生課程班的學習,區認定骨幹教師3人,中、高級職稱60%以上,黨員佔全體教職工的26%。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辦學理念

“博”:以“博”涵養人品,
“搏”:以“搏”成就人生。
“博·搏”是上體附中的校訓,是學校體育特色辦學的獨特魅力之所在。“博·搏”的內涵就是“責任、信念、激情、卓越、競爭”;“博·搏”的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強”奧運精神的詮釋,就是“至真、至善、至美”人文精神的昇華。
自2003年創辦以來,學校走的是以特色辦學,以文化育人之路。學校始終把師生的生命成長紮根於校園的體育文化之中,以“博”涵養人品,以“搏”成就人生,不斷促進學校和諧發展。學校以“責任、信念、激情、卓越、競爭”作為學校發展與師生成長的精神支柱,讓全體師生在“更高、更快、更強”的奮鬥拼搏中錘鍊頑強意志,在“至真、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中豐富人品內涵。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發展目標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學校

通過進一步融合多方教育教學資源,構建學校體育文化氛圍,發展學生體育特長,探索體育人才培養體系,建立體教結合運作機制,形成體教結合辦學經驗。從而致力於把我校辦成“以教為本,以體為特色,以若干項目為特長,五種功能兼備”(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學校,體育師資培訓學校,中學體育科研實驗學校,中學體教結合實驗學校,社區體育健身學校)的市體教結合實驗性和示範性學校,為學生涵養人品、成就人生打下紮實的基礎。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學生

以鄧小平培養“四有”新人指示為指導,落實兩綱教育,處理好學生特長髮展與四育(育德、育體、育人、育才)的關係。用凸顯探究性與實踐性的德育活動鑄就思想品行,用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紮實文化基礎,用依託高校的特色運動項目培育體育特長。以班級文化建設為載體,倡導“勤學力行”的學風,以特長促合格,以特長促發展,在紮實文化學習、養成學生體育愛好和終生體育習慣的基礎上,兼顧體育優秀後備人才的培養,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品德優良、文化合格、體育特長” 適應時代與社會發展的新一代文化體育人。

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教師

學校將以體育文化為先導,全面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用理念引領教師成長,將其與“愛生、敬業、奉獻”的職業道德融為一體;以精神構築教師文化,使全體教師的師德風範實實在在地呈現在學校的特色教育之中;以活動內化教師信念,讓教師在項目中體驗體育精神,真正走近體育特長生的世界;用服務昇華教師心靈,要求教師“聚焦課堂,服務學生”,把目光集聚在學生成長的“軌跡”上;以“博學篤行”為教風,激發教師“我要成長”的意識,促使教師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從而打造一支敬業愛生,兼蓄競攀,體藝見長,適應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