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青少年發展“十一五”規劃

鎖定
上海青少年發展“十一五”規劃,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審定,2007年3月16日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
中文名
上海青少年發展“十一五”規劃
外文名
上海青少年發展“十一五”規劃
審    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
實    現
“四個率先”,建設“四個中心

上海青少年發展“十一五”規劃背景介紹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人才資源,也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十一五”時期,上海青少年將在上海實現“四個率先”,建設“四個中心”,辦好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取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階段性進展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促進上海青少年的發展,特制定本規劃。

上海青少年發展“十一五”規劃內容主體

一、上海青少年的基本狀況及發展趨勢
(一)據2005年上海1%人口抽樣調查,生活在上海的14-35週歲青少年共665萬人,佔全部常住人口總數的37%;其中,外來青少年273萬人,佔外來人口總數的62%。2006-2010年,隨着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青少年人口的整體素質會更高,人口構成更加多樣化,社會流動更加活躍。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口比例將明顯增加;本地青少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略有下降;外來青少年人口日趨增多。
(二)“十五”期間是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取得重要突破、城市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的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當前,上海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自覺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的穩定和持續發展,為青年一代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條件,促進了青年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同時,青年是先進生產力的創造者、科學文化的傳播者、城市精神的實踐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者,青年羣體的健康發展,將形成一種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力量,對實現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鞏固黨執政的羣眾基礎發揮重要作用。
(三)“十一五”時期是上海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加快實現“四個率先”,全面推進“四個中心”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既是新的發展機遇期,也是新的發展考驗期,更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當前,青少年發展也面臨着一些現實的困難與問題。為此,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自覺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實施政府主導,依靠制度創新,整合各方力量,努力推動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促進青少年與城市的和諧互動、協調發展,不斷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十一五”時期上海青少年發展的總體目標
根據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十一五”時期上海青少年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不斷優化青少年發展的社會環境,保障青少年充分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利,充分享受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使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文化教育、身心健康、就業創業、社會參與、權益維護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服務,不斷提高綜合素質,與祖國共奮進,和城市同發展。力爭到2010年,使上海青少年的總體發展水平在全國保持領先地位,與國際同等發達城市的青少年發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三、上海促進青少年發展的優先領域
教育、就業、參與、健康、閒暇活動、維權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等是上海促進青少年發展的六個優先領域。今後將視具體情況增加或調整新的優先領域和內容。
(一)教育
在教育領域促進青少年發展,就是要在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體系的過程中,保障青少年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和機會,提高青少年整體受教育的水平和層次,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貫穿於青少年思想教育全過程,促進青少年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從而不斷提高青少年整體素質。
――主要行動
1、切實保障青少年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和機會。到2010年,實現普及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保障符合條件的來滬從業人員子女有接受與本市同年齡段學生同等的義務教育和享用各類文化設施的權利。通過政府、社會等渠道,擴大教育總投入,對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學雜費,重點加強郊區農村學校的建設。在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化的基礎上,加快擴大高中階段的優質教育資源,逐步提高實驗性示範性高級中學和職業學校的比例。大力發展各類職業技術教育,培養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2、提高青少年整體受教育的水平和層次,優化青年人力資源結構。到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達到90萬人,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5年。加快高等教育資源的開發,大力造就一批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更多適應國際化需要的優秀青年人才。高度重視和強化青年職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切實把就業指導納入中高等教育課程。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教育,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於其中的優秀者通過授予“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等方式給予表彰獎勵。支持各類教育和社會服務機構增進青少年的國際交流,大力培養青少年的世界眼光和參與國際交往的能力,全面提高青少年運用外語的整體水平。
3、加強青少年特別是未成年人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完善學校道德教育體系,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普遍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逐步加大各類課程中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科學人文精神教育的比重。重視家庭、學校、社會的互動溝通,完善青少年實踐教育體系。充分發揮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和十八歲成人儀式等載體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利用“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節慶和各類傳統節日、紀念日,集中開展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導作用,樹立各類傑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優秀青少年典型。
4、促進青少年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高青少年整體素質,推動學習型城市建設。建立由學校、社區、家庭和青少年共同參與的終身教育體系,指導青少年實踐終身學習。充分運用開放性、信息化的教育手段,整合各類教育資源,拓展青少年學習的途徑。在社區中廣泛設立社區學校、家長學校,充分發揮社區和家庭的教育功能,實施青少年社區教育方案,指導社區和家庭成員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為青少年提供更加開放便利的受教育條件,進一步建立規範有序的社會教育培訓市場,積極倡導青少年每天業餘學習不少於1小時。
(二)就業
在就業領域促進青年發展,就是要採取切實措施,促進青年充分就業,鼓勵青年積極創業,改善青年就業結構,加強青年就業的制度和機制建設,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從而不斷提高青年的整體就業競爭力。
――主要行動
1、保持相對穩定的青年就業率。各級政府要廣泛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大力拓展就業渠道,創造就業崗位,努力使青年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降低青年失業比例。支持青年在社區服務等領域靈活就業,按照國家規定給予政策援助。提供完善的就業信息、職業介紹、開業指導等公共就業服務,進一步規範各類職業中介服務市場。採取針對青年羣體的就業援助措施,如社區提供就業援助服務,積極幫助就業困難青年實現就業。積極發展勞動密集的都市型產業,繼續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多種形式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為青年就業和失業者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險。
2、大力支持青年創業,改善青年就業結構。鼓勵青年自主創業,支持青年以智力成果、人力資本等無形資產作價入股設立企業,逐步完善青年創業輔導、風險投入、低息貸款、貼息貸款等政策。建立規範的職業資格認證考核體系,提高青年的就業層次,改善青年的就業結構。通過項目獨立開發、資金扶持等手段,加快青年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養,使青年成為高級技工中的骨幹力量,使核心行業、新興行業和高新技術行業中的青年就業比例不斷提高。
3、加強青年就業的制度和機制建設。擴大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在改善就業、支持創業中的作用。推行勞動預備制度,不斷完善青年職業見習制度,充分發揮青年職業見習基地在提高青年的就業競爭能力中的積極作用。建立青年失業預警機制,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及時準確地彙編青年就業數據資料。建立規範的青年職業培訓制度,切實保障青年有參加職業培訓的機會和時間。通過在學校建立職業指導站等途徑,有序協調和安排青年的就業指導,力爭使青年獲得職前培訓的比例接近100%。逐步增加青年職業培訓的經費投入,繼續開展對失業青年的免費培訓,鼓勵企業、社會等力量為外來青年提供職業培訓。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積極促進郊區青年就業。
4、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不斷提高青年的整體就業競爭力。切實加強輿論引導和政策支持,鼓勵青年根據自身條件和社會需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企業積極開展青年職業生涯導航計劃,引導青年科學規劃自身的職業發展道路,不斷提高青年的整體就業競爭力。
(三)參與
在參與領域促進青少年發展,就是要全面動員廣大青少年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優化青少年組織和青少年社會參與的環境,從而不斷提高青少年參與的能力和成效。
――主要行動
1、全面動員廣大青年積極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廣泛開展青年崗位能手活動,青年突擊隊、青年工程立功競賽活動,共青團號(青年文明號)信用建設示範行動,推進技能振興行動和就業創業行動,引導廣大青年愛崗敬業、創造奉獻、追求卓越,不斷提高青年在上海經濟建設中的貢獻率,充分發揮青年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緊緊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廣泛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行動,增強青少年的創新意識,提高青少年的創新能力,推動青少年積極投身城市創新體系建設;更廣泛地發現、培育、凝聚各類優秀青年人才,激發創造活力,發揮主體作用,為上海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
2、積極支持青少年有序參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指導各級共青團、青聯、學聯和少先隊組織認真組織青少年學習黨和政府的重大方針政策,引導青少年有序參與社會重大決策的討論,規範組織選舉、聽證、評議等各類民主實踐活動。積極培養青少年的公民意識和民主意識,大力提高青少年的參與能力。加大選拔優秀青年入黨和優秀少先隊員入團的工作力度。
拓寬青少年政治參與的領域,提高參與層次。充分發揮青少年組織在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中的民主參與、民主監督作用。在有關青少年的地方立法和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注重聽取和吸納青少年組織和青少年代表的意見與建議。充分發揮青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參政議政中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對青年幹部的培養和使用,提高決策和政策執行機構中的青年比例,提升青年幹部參與決策、政策執行的能力和水平。
3、引導和組織青少年積極參加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在全市青少年中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開展和諧創建活動。組織和激勵青少年參加志願服務等道德實踐活動,充分發揮青少年在“知榮辱、講文明、迎世博”上海市民踐行公共道德教育實踐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切實增強青少年“關愛他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奉獻愛心”的社會責任意識。嚴格執行初中學生每年20天、高中學生每年30天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規定,引導青少年每年參加累計不少於40小時的公益性志願服務活動。支持共青團組織廣泛開展“青春與世博同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希望工程”、“保護母親河”等活動。鼓勵和推進各類青年志願服務組織的建設,為青年志願者創造各種志願服務的機會和舞台。加強青年志願者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
4、優化青少年組織和青少年社會參與的環境。切實加強以共青團為核心的青少年組織建設,委託共青團組織承擔政府青少年項目,協助政府管理好青少年事務。支持青少年積極參與學校、企事業單位、社區的建設和民主管理,保證青少年依法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鼓勵社區、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等共同拓寬外來青少年參與城市建設和生活的渠道,開展各類有特色、有針對性的活動,幫助外來青少年儘快更好地融入城市,共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健康
在健康領域促進青少年發展,就是要全面實施青少年健康教育,深入開展學生常見病的防治,大力推進青少年羣眾體育活動,加強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輔導服務,從而不斷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主要行動
1、全面實施青少年健康教育。衞生、教育和宣傳部門每年要有針對性地編纂和出版青少年健康普及讀物,並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以學校和社區組織為依託,營造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環境。中小學校和社區要加強對不合理膳食、吸煙等有害健康的因素和行為的監測、控制,加強學校午餐營養指導,幫助青少年充分認識吸煙的危害;全面加強對青少年生殖健康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自護自救訓練和“青春紅絲帶”青少年預防艾滋病等宣傳服務活動。依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不斷完善青少年健康指導諮詢服務,加強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服務。
2、深入開展學生常見病的防治。衞生、教育部門要密切配合,深入開展學生常見病的綜合防治工作。根據本市青少年的疾病譜變化,重點做好青少年營養不良和肥胖、視力低下以及口腔疾患等學生常見病的監測和防治工作。
3、大力推進青少年羣眾體育活動。加強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網絡體系建設,加快各類體育場地向社區開放,為青年參加體育健身活動提供便利。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人人運動”活動,引導青少年每天參加1小時體育鍛煉。倡導青少年科學健身,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進行青少年生長髮育監測,不斷增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提高他們的健康水平。
4、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輔導服務。大力支持各級各類專業心理輔導機構、心理援助熱線等工作載體和心理輔導隊伍的建設,逐步建立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工作體系和科研體系。各級學校要逐步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加強學校心理輔導室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建設,推進“温馨教室”工程。依託社區服務中心等載體,逐步建立、完善社區青少年心理諮詢點。
(五)閒暇活動
在閒暇活動領域促進青少年發展,就是要重視對閒暇活動的指導,發展青少年文化藝術事業,加強對包括網絡在內的青少年文化活動陣地的建設與管理,培育青少年社團組織,從而使青少年健康、快樂地成長。
――主要行動
1、切實將閒暇活動指導納入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保證青少年享有平均每天不少於2小時的閒暇時間。政府支持每年組織拍攝一定數量少兒題材的故事影片,積極扶持製作國產動畫片,開發適合青少年需要的動漫作品和網絡遊戲,創作、編輯、出版並積極推薦一批青少年讀物和視聽產品。宣傳等部門要積極製作、刊播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公益廣告,並逐年增加播放時間。共青團、學聯、少先隊組織等要結合青少年特點,積極組織開展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
2、大力扶植、發展青少年文化藝術事業。加強青少年文藝創作、表演隊伍建設,注重培養青少年文藝骨幹力量。建立面向青少年文化作品生產的激勵機制,對青少年優秀原創文化產品的宣傳、運用和開發,實行必要的資助或獎勵政策。加大對青少年文藝演出的政策扶持力度,組織開展“讓青少年走近經典”等文藝巡演活動,辦好“上海優秀兒童劇展演”。每年至少舉辦1次較大規模的綜合性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在上海國際藝術節等重大活動中,充分展示青少年文化的特色。逐年擴大青少年國際文化交流的規模並不斷提高層次,定期舉辦上海國際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節、上海國際兒童戲劇節等。
3、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文化活動陣地的建設與管理。切實把青少年文化活動陣地建設納入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繼續拓展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功能,新建若干個綜合性的青少年文化活動場所,不斷提升青少年活動設施的質量。充分發揮各類公共文化場所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青少年活動場所。支持共青團組織等加強“青年中心”的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青年卡”的功能,本市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科普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設施向青少年免費或低費開放,其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中小學生集體參觀一律實行免票。
4、高度重視網絡文化陣地建設與管理。加快青少年信息化知識普及,廣泛宣傳《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積極引導和規範青少年的網絡行為。文化、公安、工商、電信等有關部門要嚴格規範各類網吧的運營,中小學校周邊200米內不能建網吧,確保青少年健康上網。鼓勵和支持有關政府部門及共青團、青聯、學聯等組織建立各類符合青少年需求的特色網站,大力推進“城市青年網”、東方網少年頻道和“未成年人網絡天地”網絡電視平台的建設。鼓勵並支持各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體現民族精神和特色的網絡文化產品的開發,不斷滿足廣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5、注重引導和培育各類青少年社團組織,規範管理各類服務青少年的民間組織。加強對各類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社團組織的引導、管理和服務,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閒暇活動服務,建立、完善政府購買社團服務的管理機制和評估機制。以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建設為重點,科學規劃和開發社區中青少年閒暇活動的內容和功能。加強青少年社會工作者的培養,建設一支具有專業素養和奉獻精神的職業化、專業化青少年社會工作者隊伍。
(六)維權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
在維權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領域促進青少年發展,就是要在推進平安建設中,全面落實各項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保障特殊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建立健全青少年維權網絡,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從而有效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
――主要行動
1、全面落實各類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加大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切實保護青少年的各種合法權益不受侵犯。進一步研究完善具有上海特點的青少年保護政策,並逐步建立青少年危機干預的管理機制。積極發揮青年組織在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中的重要作用,支持青年組織對有關青少年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開展民主監督。
2、保障特殊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切實保障殘疾青少年、罪錯青少年、貧困青少年等各類特殊青少年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權利。完善社會救助網絡,為青少年孤兒、殘疾青少年、家庭困難青少年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為殘疾青年提供適當的教育與就業的機會,為失學、失業、失管的社區青少年以及外來青少年提供生活、學習和就業等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完善工讀教育,積極教育和轉化行為不良的青少年。積極預防並嚴厲打擊各種利用未成年人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
3、建立健全青少年維權網絡。優化家庭、社區、學校環境,預防家庭、社區和校園暴力。進一步發揮市社區青少年事務辦公室的統籌協調職能,加強對失學、失業、失管的社區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務。開展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並逐步在學校和社區中配備專業青少年社會工作者,構建青少年保護機構、學校、社區、家庭、行政執法部門和司法部門等共同參與的青少年維權網絡。
4、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建立普法教育的長期制度,切實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培養青少年的法治觀念,提高青少年的自我防範能力。充分發揮市青少年法制教育聯席會議的作用,努力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媒體要加大法制宣傳的力度。探索建立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社會評估體系。
5、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積極推進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工作體系建設,逐步遏制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低齡化態勢,減少未成年人蔘與惡性犯罪的比例,使未成年人犯罪佔未成年人人口的比例控制在萬分之十以下。預防因藥物濫用、網絡不良影響及生活困難等引起的青少年犯罪,提高青少年對毒品及其預防抵制知識的知曉度,有效預防和控制青少年吸毒行為。不斷加大綜合整治力度,努力淨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切實加強對電子網絡和文化娛樂服務場所的監管,大力解決各類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突出問題。探索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對違法犯罪情節較輕的未成年人實施緩處考察、訴前考察、判前考察等考察教育制度。
四、促進上海青少年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力度。在經濟保持增長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逐步增加對青少年發展的政府投入,對各類從事青少年服務的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事業單位等非營利組織,以及各類公益性的教育陣地和場所,按照國家規定給予政策支持。將促進青年充分就業作為優先事項,全力為青少年提供接受教育、掌握技能和參與社會等方面的機會。
(二)加強文化建設。積極關注並不斷滿足青少年日益增長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充分運用各類教育宣傳手段,切實加強包括未成年人和大學生在內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牢固構築精神支柱。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導勇開城市文明風氣之先的精神,激勵青少年為城市提供文化創造力和嶄新活力。促進不同經濟、文化和社會背景的青少年之間相互尊重和理解,引導青少年開展海外交流,努力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三)完善社會保障。切實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保障青少年獲得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權利,消除對殘疾、貧困以及罪錯等特殊青少年的歧視。在各項社會福利政策中,體現對青少年切身利益的關注;在婚姻家庭、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健康、艾滋病預防等領域,為青少年提供科學指導和保健服務。
(四)優化發展環境。建立健全青年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青少年事業健康發展創造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方廣泛支持的良好環境。認真執行有關青少年的法律、法規,加快研究並制定服務各類青少年羣體的具體政策。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政策的決策諮詢制度。進一步鼓勵全社會力量支持和從事青少年事業,積極培育和管理各類服務青少年的專業化組織或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充分發揮其在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中的積極作用。各級政府要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多辦實事。
五、組織實施和監測評估
(一)組織實施
1、由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負責領導、協調、組織、監督本規劃的實施。
2、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的各成員單位要根據本規劃的總體要求,結合各自的職責和分工,提出年度實施方案,並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保障,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3、在建立政府青年事務機構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本市政府青年事務管理新機制、新模式,進一步創新和理順本市青年事務管理體制。
(二)監測評估
1、由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監測,並提交監測評估報告。同時,研究建立青少年發展指標體系,將其納入政府部門統計序列。
2、由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根據監測評估報告,定期編撰上海青少年發展報告,並及時向社會公佈。
來源:上海政府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