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輪船招商局

鎖定
輪船招商局簡稱“招商局”,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近代民用企業,是由李鴻章發起的“官督商辦企業”。企業由商人出資,合股的資本為商人所有,公司按照自己的規範章程制度管理。企業在政府監督之下,但是盈虧全歸商辦,與官無涉。1873年1月17日在上海洋涇浜永安街正式開門營業,總局設上海,分局設煙台、牛莊、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橫濱神户呂宋等地。 [1] 
2019年4月12日,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 [2] 
中文名
輪船招商局
外文名
China Merchants Steamship Navigation Company
性    質
中國第一家官督商辦的近代企業
成立時間
1872年
發起人
李鴻章(北洋大臣、晚清名臣)

輪船招商局基本概述

李鴻章 李鴻章
輪船招商局,總局設在上海,自1872年創立,到1949年終結,77年間輪船招商局產權變化紛繁蕪雜,是自強運動中開辦的第一家民用企業,其官督商辦,打破了晚清洋務企業純粹官辦的格局,首採股份制,也多為後世稱道。在國內各大港口和新加坡以及日本的長崎橫濱神户等處設立分局,從事客運和漕運等項運輸業務,為中國第一家近代輪船航運公司,1872年7月李鴻章改輪船招商公司為輪船招商局。
晚清的中國處於“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中,以奕訢、李鴻章等為代表的官員決定效仿西方開展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這時期,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的外國輪船公司不僅要擠垮本地沿海貿易運輸業,南糧北調的漕運也將受到威脅。面對如此境地,李鴻章決定發展輪船運輸業。1873年1月,“輪船招商公局”在上海正式開局。開辦之初,只籌集到股本1萬兩,經營不到半年便虧損4.2萬兩。在招商局面臨即將夭折之際,李鴻章決定聘請時任怡和洋行總買辦的唐廷樞出任輪船招商局總辦,以挽救危局。 [6] 
1873年,李鴻章委任唐廷樞為首任總辦,委任徐潤盛宣懷為會辦,任命朱其昂兄弟、盛、唐、徐為招商局委員。其中,唐、徐二人是擁有實權的一二號人物 [1]  。招商局總局設在上海,分局設在天津、牛莊、煙台、漢口、福州、廣州、香港以及國外的橫濱、神户、呂宋、新加坡等處,資本共計420餘萬兩,是民用企業中最有成績的企業之一。 [3] 

輪船招商局成立背景

唐廷樞 唐廷樞
1867年在總理衙門曾國藩的來往信件中,已到通商口岸有不少商人購買或租僱洋船而又寄名在洋商名下。這種現象使清政府不得不開放購買或租僱洋船的禁令。在這種形勢下,一些商人提出由中國人自組新式輪船企業。清政府其實相當擔心中國航運業會完全落入外國公司手中,以致漕糧輸受制於人。因此總理衙門對當時容閎建議按西方公司章程,去籌組新式輪船企業,有相當大的戒心。總理衙門對建議批示的條件是,輪船必須為華人所有。這事一再延遲,直到李鴻章改以官督商辦方式才能成事。
1872年12月23日,李鴻章正式向清廷上奏《試辦招商輪船折》。在這份奏摺裏,他重申成立招商局的目的是為了承運漕糧和與洋商分利,“翼為中土開此風氣,漸收利權”,“庶使我內江外海之利不至為洋人盡佔,其關係於國計民生者,實非淺鮮”。他也提出了“官督商辦”的制度構想——新辦的企業由商人出資,合股的資本為商人所有,公司按照自己的規範章程制度管理。企業在政府監督之下,但是盈虧全歸商辦,與官無涉。“官總其大綱,察其利病,而聽候商董等自立條議,悦服眾商”。三天後,清廷就批准了這份奏摺——1872年12月26日,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正式誕生,次年1月17日在上海洋涇浜永安街正式開門營業。 [1] 

輪船招商局歷史沿革

輪船招商局近代發展

徐潤 徐潤
1872年12月26日,清廷批准李鴻章奏摺,設立輪船招商局。
1875年11月初發起組建保險招商局,是為中國人自辦保險業之始。
1875年招商局請上海英國工部局技術協助,架設從總局至虹口碼頭的電纜,這是中國人自己架設的第一條專用電話線
1876年3月,招商局收購美資旗昌輪船公司舉行換旗過户。該公司7艘海輪、9艘江輪及各種躉船、駁船、碼頭、棧房等全部財產作價白銀222萬兩,購歸局有。這也是中國民族工商企業第一次收購外商資產。
12月與英資太古、怡和簽訂第一次齊價合同。是為中國民族企業對抗外商傾軋的一次重大勝利。
1882年
投資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型煤礦開採企業——開平礦務局
1887年
在上海開始試辦中國近代第一家保税倉棧。
1896年11月
投資創設中國近代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
同年投資創設南洋公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台灣交通大學前身)。
1929年6月
國民黨二中全會議決,招商局脱離交通部改隸國民政府。
1949年3月26日
國民黨當局對招商局全面實行軍管。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上海市軍管會接管招商局。9月19日,招商局“海遼”輪從香港赴汕頭應差途中,在船長方枕流率領下莊嚴宣告起義。

輪船招商局現代進程

1951年2月1日,招商局(上海總公司)改組為中國人民輪船總公司。香港招商局歸中國人民輪船總公司領導。
1951年3月15日,中國人民輪船總公司覆函香港招商局同意該公司繼續保留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
1985年,11月12日,國務院批准交通部《關於香港招商局集團董事會調整的請示》,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為交通部直屬一級企業。 [4] 
1986年6月,收購在香港上市的友聯銀行,成為第一家利用股票市場收購上市公司的中資企業,也成為第一家擁有銀行的非金融性企業。10月14日,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12月18日,谷牧及國家旅遊局批准招商局集團在北京成立中國招商國際旅遊總公司。
1987年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招商局發起創立招商銀行。這是新中國第一家企業投資創辦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1992年5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招商局成立120週年題詞:“繼承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奮鬥”。
1992年6月,海虹集團(現招商局國際)在香港上市,開創了中資企業在香港上市的先例。
2009年,集團利潤總額178.52億元,增長23%,母公司淨利潤97.9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4.1億元,增幅16.4%。總資產2682.76億元,淨資產720.44億元,管理總資產2.2萬多億元。連續五年被國資委考核為A級中央企業 [4] 

輪船招商局與外競爭

招商局成立後,原本由旗昌、太古、怡和三家英美洋行瓜分長江內河航運的壟斷局面被打破。經過第一輪價格戰後,規模最大的旗昌輪船公司虧損越來越嚴重,股價大跌。正值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到1876年,旗昌的老闆有了出售在華全部產業的念頭,並放出了消息。徐潤得聞消息後,和唐廷樞、盛宣懷商量。8月,三人到煙台找李鴻章秉明此事,李以“費巨難籌”拒之。不久,中間人找上門表示願意降價,當時唐在福建,盛在湖北開礦,徐於是拍板先支付了定金。經兩家商談,最後招商局以220萬兩的價格吃下旗昌的資產,商定先支付白銀100萬兩,其餘欠款分年支付。
招商局併購旗昌,是中國近代工商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吃下旗昌後,原本只有11艘輪船、資本額僅75萬兩的輪船招商局擁有了29艘輪船,成為中國水域上最重要的一家航運公司。經過慘烈的價格戰,幾年後,太古、怡和兩家外資巨頭不得不找上門來與招商局三次(分別為1877、1883、1889)簽訂“齊價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條航線上共同議定統一的價格,確定水腳收入和貨源分配方案。這是一個雙方妥協折中的方案。但從招商局講,卻具有打破外輪壟斷中國航運業的積極意義,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中國的權利。輪船招商局是晚清洋務運動官督商辦企業之一。 [1] 
在唐廷樞、徐潤的主持下,輪船招商局經歷了企業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十年”。經過幾年的努力,招商局不僅擁有了長江和沿海航運的大部分市場,還在菲律賓泰國設立分局,拓展了南洋運輸業務,同時遠航英國、日本、新加坡、夏威夷和美國本土。招商局成為中國當時最大的輪船企業,經營的輪船由最早的3艘增加到30多艘。唐廷樞為了開展碼頭貨棧和輪船保險業務,與徐潤等人先後創辦長源泰、長髮兩個貨棧及仁和、濟和兩個保險公司,成為中國人自辦保險公司的先導。 [5] 

輪船招商局結構運作

輪船招商局 輪船招商局
唐廷樞上任後,對輪船招商局進行了改組,提出以西法經營,推出合股投資體制,實施股份轉讓,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使招商局的股值一年之內翻了一倍半,開中國內地股市之先河 [5]  。唐廷樞、徐潤二人自己率先入股。輪船招商局最早核定資本為一百萬兩,徐潤議價前後認股48萬兩,唐廷樞個人至少有8萬兩,還把自己原來附入洋行的輪船“南潯”帶入局中經營。在唐、徐的影響下,一些香山買辦入股,股資達五六十萬兩 [1]  。1882年增至二百萬兩。
李鴻章對輪船招商局有委任董事的權力。輪船招商局在李鴻章的保護下,除了有漕糧專利生意外,還得得到政府的貸款,興建碼頭貨棧所需的土地,而且所承運的貨品還免徵厘金。雖然有這樣優厚的條件,商人最初對官督商辦的招商局十分懷疑,投資入股並不踴躍。輪船招商局的股票主要通過私人網路出售。直到1880年,情況開始轉變,在上海買賣盛行。
成立之初,輪船招商局就加入與美資旗昌洋行和英資太古洋行的激烈競爭。1877年,輪船招商局收購了旗昌輪船公司的所有產業,包括船隻、碼頭和位於上海外灘9號的辦公大樓,成為規模最大的輪船公司。輪船招商局與2家英資輪船公司-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達成協定,共同壟斷中國水運。由於在制度上落後於對手,英資輪船公司不久重新佔據了主導地位
輪船招商局的受任者與作為主要股東的商人一起管理公司。然而政策性的決定都掌握在由政府委任的官董手中。公眾持股並未象西方一樣,帶來經營權和擁有權分離,反而股份制適應過來吸納到中國生意傳統中。輪船招商局為了吸引商人入股,有主要持股人直接管理公司分號的安排。1873年章程規定(第一條):將股份較大之人公舉入局作為商董,在主要港口協助商總經營業務。最初上海設商董二名,天津、漢口、香港、汕頭各設一名,以後如另有別口貿易,或遇附入股份較大者,再行酌量選充。在1909年由股東選舉董事會以前,股東只能極少量地參與公司事務的管理。

輪船招商局章程

唐廷樞徐潤仿照西商貿易章程,制定了《輪船招商章程》和《輪船招商局局規》。《局規》特別強調“商辦”性質,對推選商董、股東權利作出詳細規定:如商董可聯名稟請更換不稱職的商總;在遇到緊要事件時可邀請“在股眾人集議”;在賬目公佈後可以“隨時到局查閲”。因而吸引了更多的買辦、商人和官僚等資本所有者投資入股。 [1] 
輪船招商局的創辦章程中表明:“輪船之有商局,有外國之有公司也,原系仿照西商貿易章程,集股辦理”。在實際的創辦過程中無論在集資、組織經營管理、盈利以及分配等方式上它都已經具備了近代資本主義股份制公司的基本特徵。在集資方式上,招商局採用入股形式,即把資本分為若干份股份面向社會招股集資;在經營管理上,招商局實現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其章程規定局務的具體管理和實施者是商總和商董階層;在贏利分配方面,實行按股付息分紅,股票持有者憑證取息。從輪船招商局的集股章程可以看出,它和原始的合夥經營有本質的區別。其股票是唯一的取息憑證,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抽回性,可以自由轉讓。招商局在組織上也比較規範,由股東們選出的經營管理機構——董事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