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鎖定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於2012年10月29日成立,是全領域物聯網位置服務商。公司總部位於上海,面向個人、家庭、行業和公共提供個人消費級和企業級物聯網數字服務。 [3] 
萬位科技是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旗下位置服務品牌。通過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萬位科技實現位置大數據從採集、傳輸、存儲、計算、分析、展現到優化的服務閉環,提供完整的端(採集終端)到端(展示終端)的一體化服務,助力全領域行業客户實現位置數據的利用和創新,促進行業變革。 [3] 
萬位科技位置大數據應用的場景包括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公安、個人定位等領域。 [3] 
在汽車行業,萬位科技以車輛位置大數據為切入點,通過先進的數據採集、數據處理能力,建立了汽車行業數據分析算法模型,集成動態交通信息、智能風控預警、駕駛行為分析、客户畫像分析等服務,解決方案覆蓋汽車生產、流通、銷售、售後、二手車等環節,致力於汽車全生命週期的大數據賦能。 [3] 
2018年4月9日,萬位科技在參加第十三屆中國車聯網大會時首次提出“位聯網”這一創新概念。通過構建位聯網,進一步打破數據孤島,發掘位置數據的利用價值和應用場景,助力智能出行、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行業加速數字化管理,真正實現數據賦能、萬位智聯。 [4] 
公司名稱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
2012年10月29日
總部地點
上海市寶山區友誼路2699號B座501室
公司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口號
一切皆有位置 [3] 
法定代表人
王長軍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公司介紹

萬位科技以智能位置服務終端為基礎,將實時感知數據收集到萬位智雲大數據平台上,面向不同行業領域建立位置雲平台,使客户能對平台上的所有位置大數據進行處理、管理、可視化和分析,幫助客户催生更多的數據衍生價值。 [2]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

王長軍 王長軍
王長軍,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3]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歷程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2013年自主研發的第一代位置服務平台正式上線。
2015年新一代風控硬件“G”“S”系列成功上市。
2016年在建立區域服務網絡,聚焦物聯網+AI的產品研發佈局。
2017年物聯網位置服務平台2.0——“風控在線”上線使用。
2018年智能化位置服務平台3.0 ——RMS上線使用,面向個人、家庭、行業和公共領域提供物聯網位置服務。
2019年全力構建“位聯網(Internet of Position)”,解決方案覆蓋汽車生產、流通、銷售、售後、二手車等環節。 [3]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公司產品

公司產品 公司產品
物聯網智能定位設備
萬位科技物聯網智能定位設備分為G(有線定位設備)、S(無線定位設備)、H(個人定位設備)三大系列、幾十餘款產品,覆蓋人員定位、物品定位及車輛定位等多場景需求。產品體積小巧,功能穩定,適用GPS、北斗定位系統和GSM/4G/NB-IOT等網絡信號制式,結合軟件平台,提供速度、里程、斷電、圍欄、拆機等多種報警方式,並可根據用户需求進行產品個性化定製。 [3] 
位置大數據平台 [3] 
依託於位置大數據為切入點,通過先進的數據採集、數據處理能力,萬位科技位置大數據平台建立了豐富的行業數據分析算法模型,集成動態交通信息、智能風控預警、駕駛行為分析、客户畫像分析等服務。針對用户不同需求,萬位科技可提供手機、電腦、微信等多種查車方式,操作方便簡單。通過GPS衞星+基站定位兩種模式自由切換,實行24小時實時定位追蹤,最大限度防止信號屏蔽;支持後台下達指令就可以切斷油電;支持180天行駛歷史記錄回放;支持設立電子圍欄;提供3D立體實景地圖,實時掌握車輛動態。 [3]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應用場景

萬位科技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主要應用於以下領域:
汽車生命週期大數據服務:以車輛位置大數據為切入點,通過先進的數據採集、數據處理能力,建立了豐富的汽車行業數據分析算法模型,集成動態交通信息、智能風控預警、駕駛行為分析、客户畫像分析等服務,針對汽車生產、流通、銷售、售後、二手車等各個細分環節,提供不同場景的雲服務,致力於汽車全生命週期的大數據賦能。 [3] 
共享出行位置服務:對網約車、分時租賃等共享出行模式提供基於位置服務的速度監控、行駛里程等服務,從安全和業務兩方面幫助網約車和分時租賃行業優化管理水平。
公共安全位置服務: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城市消防、急救、安全車輛定位、車輛防盜等位置服務,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個人消費級位置服務:提供人員、寵物、物品、車輛等定位服務,以家庭羣組的方式進行位置管理,可進行位置查看、軌跡分享、緊急求助,降低用户運營成本和風險成本。 [3]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服務支持

服務支持 服務支持
基於成熟的技術實施能力與線下服務網絡,萬位科技為用户提供定製化技術支持方案,且擁有全國區域服務網絡,作為後勤保障。
安裝服務:萬位科技可以根據客户需求提供安裝服務,安裝服務範圍覆蓋全國(港澳台、西藏除外),並可提供硬件、軟件專業培訓,負責技術功能處理,全程跟進指導平台的實施部署。 [3] 
項目支持小組:技術實施項目組制度由萬位科技專門為大型客户定製而成,以保障項目落地實施過程的完整性、快速性和及時性。
區域拜訪制度:萬位科技以全國區域服務銷售網絡為基礎,設立客户區域擺放制度,掌握客户對產品、平台、安裝等服務的最新需求與反饋,滿足客户的大規模產品應用與服務跟進。
增值服務:二押點風險核實,全國找車、協助追車,二次開發服務,代收鑰匙及其他證件,24小時在線客服、安裝照片審核及質檢、風險車輛現場勘查、代辦抵押、解押服務。 [3]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創新資產

位聯網 ( I nternet of position) 定義:位置信息是物聯網中的一種信息屬性,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因此,位聯網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應用的分支,是其實際應用場景中的體現,其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Position(IoP)”。 [3]  顧名思義,位聯網就是位置互聯形成的網絡。具體而言,在位聯網中,通過定位技術獲取物體相應的位置信息,利用大數據平台和移動通信技術對位置信息進行智能化處理,從而為位聯網中的物體提供與其位置相關的服務。 [3] 
位聯網的結構:位聯網同物聯網一樣,大致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其中,感知層是為了獲取物體的位置信息,實現全面感知;網絡層是為了將獲取的數據和信息及時準確地傳輸出去;應用層則是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使其滿足用户的具體應用需求。總體上看LBS由移動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網絡結合而成,兩個網絡之間通過網關實現交互。移動終端通過移動通信網絡發出請求,經過網關傳遞給LBS服務平台;服務平台根據用户請求和用户當前位置進行處理。並將結果通過網關返回給用户。 [3] 
感知層:感知層是位聯網系統的數據採集通道,感知層的主要作用是收集信息,即通過嵌入在物品和設施中的傳感器和數據採集設備,隨時隨地獲取物體的各種位置信息和數據,並接入到網絡。位聯網感知層的設備主要包括RFID讀寫器、傳感器、紅外、多媒體信息採集等設備。感知層雖然位於位聯網三層架構的最底層,但是它是一切位聯網應用和服務的基礎,其作用同樣非常重要。除了數據採集的功能外,感知層往往還需要將數據進行短距離傳輸到網關設備。感知層採用的傳輸技術包括WiFi、藍牙、紅外、ZigBee等。 [3] 
網絡層:在物聯網的機構中,網絡層往往被稱為是神經中樞,在位聯網結構中也不例外。網絡層需要將感知層獲得的位置數據接入位聯網,並將數據信息傳送到應用層。因此,網絡層必須具備複雜事件和數據流的處理能力,擴展原有系統,優化業務流程,從而實現更全面的互聯互通。網絡層需要使用有線或無線通信網絡將位聯網中包括的計算機、服務器等數據平台聯繫起來。 [3]  位聯網中使用到的無線通信技術包括WiFi、藍牙ZigBee等,2G、3G、4G移動通信技術在位聯網中也得到了應用。 [3] 
位聯網的特徵
具備基礎位置數據庫:位聯網是集合了各種感知技術的廣泛應用。位聯網上部署了多種類型傳感器,每個傳感器都是一個信息源,不同類別的傳感器所捕獲的信息內容和信息格式不同。傳感器獲得的數據具有實時性,按一定的頻率週期性的採集環境信息,不斷更新數據。 [3] 
以數據智能處理模型為核心:位聯網不僅僅是位置數據的收集、傳輸和連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處理的能力,能夠對物體實施智能控制。位聯網將傳感器和智能處理相結合,利用雲計算、模式識別等各種智能技術,擴充其應用領域。從傳感器獲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處理出有意義的數據,以適應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發現新的應用領域和應用模式,為用户提供服務。 [3] 
應用拓展性強:從應用層面來看,位聯網可以覆蓋從室內環境到室外空間,從陸地到海洋,可以為工業、交通、安防、物流、環保等各行各業提供服務。 [3] 
核心技術 [3] 
網絡層:移動通信技術、5G、NB-IoT; [3] 
應用層:雲計算、大數據。 [3] 
感知層:GPS定位技術 [3]  、移動基站定位 [3]  、基於WiFi的定位技術、基於RFID的定位技術 [3]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企業願景

全球領先的位聯網服務商;一切皆有位置。 [3] 
公司使命:讓天下沒有難找的東西 [3]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企業榮譽

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汽車金融貸後風控服務品牌 [5] 
2018年度汽車金融最受歡迎貸後風控平台 [6] 
汽車金融風控領袖獎 [7] 

上海萬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經營範圍

包括:從事數字技術、計算機科技、人工智能、電子科技、通信科技、計算機軟件科技、網絡科技、物聯網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電子產品、計算機軟硬件及相關產品、汽摩配件、電子設備、通信產品的銷售;電信業務;從事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電子設備、通信設備的加工(限分支)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