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石庫門

鎖定
石庫門是大上海社會的一個縮影。在漫長的歲月裏,上海的市民曾在此辛苦度日,革命者曾在此秘密活動,文人、學者、藝術家曾在此孕育他們的作品。舊時的石庫門裏還曾開設有工廠、銀行、旅館、貨棧、報社、學校等,可謂是無所不包,無奇不有。
中文名
上海石庫門
外文名
Shanghai Shikumen
地名簡介
上海石庫門
上海石庫門(5張)
石庫門 [1]  是大上海社會的一個縮影。在漫長的歲月裏,上海的市民曾在此辛苦度日,革命者曾在此秘密活動,文人、學者、藝術家曾在此孕育他們的作品。舊時的石庫門裏還曾開設有工廠、銀行、旅館、貨棧、報社、學校等,可謂是無所不包,無奇不有。石庫門裏的‘亭子間’、‘客堂間’、‘廂房’、‘天井’以及‘二房東’、‘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與石庫門有關的名詞,成為老上海們温馨的回憶。王家衞的《花樣年華》裏,老上海的石庫門,張曼玉的旗袍,與梁朝偉的抑鬱神情串在一起,鋪展成一部唯美的懷舊電影,一個值得回味的愛情故事。石庫門是上海近代文明的象徵。懷念石庫門,是對原本熟悉而正逐漸遠去的生活方式的留戀。‘重返石庫門’所代表的懷舊情緒也在這座城市的各個社會層面彌散開來。對老人們來説,石庫門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建築或住所,那日益積累的家常片段和鄰里之間幾十年不變的默契,早已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上海的老式石庫門裏弄,洋溢着這個城市最本質最淳樸的氣息。石庫門也隨着光陰的積累而逐漸醖釀成一種獨特的老上海文化。它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了上海人的生活百態和歲月變遷。越來越多的人以一個探尋者或懷舊者的姿態徜徉於上海的百年曆史中。那些散落在街頭巷尾的歷史遺蹟和老上海的各種温雅野史,便立刻成為這個城市最具生命力和最值得回味的文化寶藏。當石庫門再次成為上海建築羣中的寵兒,住進石庫門的人羣也悄然發生了改變。小資們喜歡石庫門,因為透過石庫門,能感受到一種古老而綿長的氤氲氣息,那是屬於上海的特質;老外們欣賞石庫門,因為石庫門裏有他們未曾體會過的新鮮觸覺,這是另一種摩登;海外華僑尋覓石庫門,每看到那一片片青色的磚木牆壁和拱形大門,就能勾起許多往日懷想;大款們選擇石庫門,因為它象徵着一種社會地位,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文化品位。於是便有了新天地,有了‘阿拉上海街’,有了一個名叫‘1930’的酒吧……所有這一切都在向人們展示:上海的時尚就是懷舊,而懷舊的經典是石庫門弄堂。石庫門,在被賦予了各種文化涵義和時尚韻味之後,顯出了從所未有過的光輝。這個最富特徵的,曾經最底層的生存空間,如今卻與摩登和時尚相遇,抒寫出另一種精緻和優雅。當傳統與新潮碰撞,當懷舊與流行交融,上海在向人們展示其日漸雄厚的經濟基礎的同時,也深深地雋刻下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藴。一邊不斷在尋求物質上的進步,一邊仍不忘那一份璀璨浮華,這便是上海人的精神,也是上海的本質所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