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

鎖定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位於浦東新區合慶鎮朝陽村,是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9月升級改造工程全部建成投產,處理規模達200萬立方米/d,是亞洲最大的污水處理廠,也是世界最大的污水處理廠之一,處理能力占上海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的1/3左右。它每天最多可處理172萬立方米的污水,為271.7 平方公里區域內的 356 萬人口提供服務。白水港地區的強勁增長使日污水處理能力必須加倍,即達到 210 萬立方米。
公司名稱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
成立時間
2008年9月
總部地點
浦東新區合慶鎮朝陽村
處理規模
200萬立方米/d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基本內容

上海市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位於浦東新區合慶鄉東側長江岸邊,該處已建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新廠擴建位於預處理廠北側長江邊,總用地面積120 hm2。
工程簡況
1.1 處理廠位置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位於浦東新區合慶鄉東側長江岸邊,該處已建白龍港預處理廠,新廠擴建位於預處理廠北側長江邊,總用地面積120 公頃。
1.2 污水收集系統
主要包括市中心區、閔行區及浦東新區,這些地區部分為合流制,部分為分流制。上海污水二期系統已建成輸送管道,預處理廠以及污水排放管,其規模為172萬立方米/d,服務面積271.7 平方公里,人口355.76萬,考慮近期污水系統完善尚待時日,故白龍港污水廠近期處理水量為120萬立方米/d。按照2001年全年污水規劃,本廠遠期處理水量為210萬立方米/d。
1.3 處理廠尾水排放點
上海市污水二期工程已建成白龍港污水排放管,直徑4.2 m,距岸1.6 km,分點擴散排放。經處理後尾水達標排入已建污水擴散管,擴散自淨。
業主單位:上海水環境建設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
施工單位:分9個標 ,部分標段還在競爭性招標中。
工程規模
近期(本期設計):平均旱流污水量120萬立方米/d;
旱季高峯污水量18.06 立方米/秒,
旱季最小污水量8.33 立方米/秒,
雨季流量21.85 立方米/秒,
現狀污水量80萬~100萬 立方米/d。
按照2001年上海市污水規劃,本廠遠期:污水設計流量為旱季平均210萬 立方米/d,旱季高峯30.6 立方米/秒,雨季流量 33.6 立方米/秒。
2.2 污水水質
本系統為部分合流制,部分分流制,進處理廠污水水質與出廠水質見表1。 表1 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 項目 COD(mg/L) BOD(mg/L) SS(mg/L) NH3-N(mg/L) TP(mg/L)
進水 320 130 170 30 5
出水 ≤180 ≤70 ≤40 ≤30 ≤1
2.3 污泥處理及處置目標
採用儲泥池、脱水、衞生填埋,最終作綠化介質土,達到綜合利用目的。
2.4 污水處理主要技術參數
為滿足近期以除磷為目標的污水處理要求,同時考慮遠期達到國家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經方案比較推薦採用近期物化法,遠期再增加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由於處理廠用地面積有限,故物化法選用高效沉澱池佈置方案。把混合、絮凝、沉澱3個工序合併在一個構築物內,其主要參數如下。
混合時間:64 s,投藥量PAC 86 mg/L,PAM 0.5 mg/L;絮凝時間:14 min;高效沉澱池:表面負荷17 立方米/(平方米·h),停留時間50 min,污泥迴流比 4%。產生污泥量197 t/d,含水率97%,污泥量6930 立方米/d。
2.5 高效沉澱池
高效沉澱池近期設3組,每組6只池。遠期增加2組。每組處理水量約42萬 立方米/d(見圖2) 。
每組具有獨立反應單元,由混合區、絮凝區、推流反應區、沉澱區及污泥濃縮區組成。單池長25.9 m,寬17 m,水深8.3 m,容積2 407 立方米,停留時間64 min。在沉澱區上部設斜板,單池斜板面積170 平方米,混凝池單池容積140 立方米,尺寸6 m×3.2 m×7.3 m。
混合區配置Ф500混合攪拌機18套,絮凝區配置Ф3600絮凝攪拌機18 套,濃縮區配置Ф17 m濃縮刮泥機18套,剩餘污泥泵18用6備,迴流污泥泵18用6備。另外,設投藥系統,包括混凝劑化解、稀釋、配比及投加,用PLC控制
2.6 污泥處理與處置
近期污泥處理量為197 t/d,經方案比較後採用污泥儲存→脱水→衞生填埋+綜合利用方案 (近期實施物化法)見圖1。
主要污泥處理構築物:
(1)污泥儲存池。分6格,每格13 m×13m,水深4.5 m,每格設潛水攪拌機2台,污泥先進儲存池再進脱水機房。
(2)污泥脱水機房。平面尺寸13.3 m×27 m,二層式,設離心脱水機4用1備,單機容量2 600 kg/h,每天工作20 h,另有投藥設備3套。經離心脱水污泥,含水率約65%,運往污泥填埋場處置。
(3)污泥堆棚。平面尺寸36 m×27 m,可堆脱水泥約7 d。
(4)污泥填埋場。利用廠區圍堤內空白地塊作為污泥填埋場,廠內面積約27 公頃,廠外約16 公頃,廠內及廠外填埋場分別各劃分為6個填埋區域,最大一個填埋區約5.5 公頃 ,用土堤分隔,隔堤上修單行車道,便於運送污泥。填埋場設垂直防滲帷幕,並設垂直與水平滲濾液收集系統及填埋氣收集系統。每單元填滿後採用封場作業。封場作業由45 cm植被層,PVC 防水膜,30 cm排泥層組成。經過約5年堆置,該污泥腐熟化後,重新挖出作綠化用土,空餘體積再埋填污泥,這樣重複循環,達到污泥綜合利用的目的。
2.7 中水回用
本廠經一級加強處理後的污水,確定2500 立方米/d規模作為中水回用,採用曝氣生物濾池工藝,處理後達到中水水質標準,供廠內使用。
工程造價及建設進度
3.1 工程造價
初設工程投資概算61586.15萬元,單位處理成本0.28 元/立方米。
3.2 工程進度
2001年4月通過“上海市白龍港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總體方案設計徵集”,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和上海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中標,承擔工程設計。
2001年12月編就上海市白龍港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2年4月上海市計劃委員會批准可行性研究。
2002年5月編就上海市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初步設計。
2002年6月上海市建設與管理委員會批准初步設計。
2002年6月開始編制施工階段競爭性招標文件。
2002年7月開工,計劃在2003年底試運轉。
2008年9月升級改造工程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位於浦東新區合慶鎮朝陽村,是上海市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9月升級改造工程全部建成投產,處理規模達200萬立方米/d,是亞洲最大的污水處理廠,也是世界最大的污水處理廠之一,處理能力占上海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的1/3左右。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背後的事實給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它每天最多可處理172萬立方米的污水,為271.7 平方公里區域內的 356 萬人口提供服務。白水港地區的強勁增長使日污水處理能力必須加倍,即達到 210 萬立方米。
為滿足以去磷和達到國家 II 級排放標準為目標的污水處理要求,方案的第一步是採用物化結合處理方法,第二步則是執行充氣生物過濾工藝。由於所牽涉的處理廠區域有限,因此採用物化結合處理方法時使用了高效的沉澱池,以便並行執行混合、絮凝和沉澱工藝。
但到2007年,隨着國家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要求進一步提高,而白龍港污水收集片區水量日益增長,白龍港廠的處理工藝、處理規模已難以滿足要求。於是,上海市政府決定再度升級擴建改造,提升處理水平,提高處理能力。
污水升級改造和擴建工程從2006年立項,於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白龍港污水處理廠達到了200萬噸規模,工程總投資為22億元,成為亞洲最大規模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處理廠。與污水處理同時上馬的還有80萬噸污泥處理項目,該項目利用部分世行貸款,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污泥消化幹化處理工程。
白龍港的擴建善於利用已有條件。其首先從已有的高效沉澱池前每天分流60萬噸,再進入新建的生物反應沉澱池,與高效沉澱池出水混合並一起消毒後,達到國家排放水二級標準。
與先前的擴建相比,200萬噸處理能力不僅規模增大,而且工藝先進。其採取了多模式A/A/O生物反應沉澱池,與傳統模式相比,其能夠擁有更大的處理負荷,並能多次脱氮除磷。
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改造升級採用AAO生物處理工藝,污水由日處理120萬立方米的一級加強處理提升到日處理200萬立方米的二級生化處理,出水水質達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後,經深水排放系統排入長江口,項目總投資22.22億元,建成後所處理污水佔到上海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總量的1/3,處理能力躋身於亞洲第一、全球領先的污水處理單體工廠之列。
自改擴建工程試運行以來,升級部分削減化學需氧量15011噸,擴建部分削減化學需氧量3144噸;與原來的一級加強處理工藝相比,多削減化學需氧量5374噸。

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所獲榮譽

2020年9月22日,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除臭工程獲得第17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