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

鎖定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Logistics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MU)成立於2003年,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8月的大連海運學院港口裝卸組織及機械化專業,1962年整體調至上海海運學院。先後經歷“港口機械系”、“起重運輸機械系”、“機械系”、“機械工程系”時期,1997年成立工學院,2003年,工學院分拆,成立物流工程學院。
上海海事大學擁有完備的物流學科體系,連續三屆當選教育部高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並憑藉物流管理學科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入選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計劃建設工作組副組長單位。 [1] 
學院現由機械工程系、工業工程系、電氣自動化系和機械工程設計研究所、電力傳動與控制研究所、港口集裝箱技術發展研究所組成。物流工程學院現擁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9個本科專業。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為國家特色專業,港口機械電子工程為上海市重點學科,港航電力傳動與控制工程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 [2] 
中文名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
外文名
Logistics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MU
簡    稱
物工學院
創辦時間
1958年8月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理工類
學校特色
物流科學與工程
現任領導
胡雄
本科專業
9個
碩士點
6個
博士點
電氣工程一級學科
博士後
電氣工程1個博士後流動站
院系設置
機械工程系、工業工程系、電氣自動化系
校    訓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地    址
上海市浦東新區海港大道1550號
所屬地區
上海
國家特色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上海市重點學科
物流工程與管理、港口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學院概況

物流工程學院 物流工程學院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由機械工程系、電氣自動化系、工業工程系、中荷機電工程學院(中荷機電工程系)、機械工程實驗中心和電氣自動化實驗中心組成。學院現有電氣工程1個博士後流動站,電氣工程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機械、能源動力和工程管理3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以及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物流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電子工程(中荷合作)和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中荷合作)等9個本科專業,可面向海外招收留學生。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為國家特色專業,港口機械電子工程是上海市重點學科,港航電力傳動與控制、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是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物流工程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屬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重點建設項目。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50餘名,專任教師110餘名,其中正教授23名,副教授32名,博士生導師17名,碩士生導師77名,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東方學者”、上海市“曙光學者”等、上海市“啓明星”、上海市“晨光學者”、上海市“揚帆計劃”等人才計劃27人次。近年來,學院承擔並完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上海市自然基金等100餘項科研項目,形成了一系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為工業界解決了許多應用難題,在相應的學科領域和工業界裏享有良好的聲譽。學院與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振華重工集團、上汽集團、德國TUV、等許多國內外著名企業有着長期密切的產學研合作關係,與法國南特大學法國海軍學院、波蘭格丁尼亞海事大學等有着廣泛的科研合作。
學院現已建成一批先進的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實驗室,包括教育部集裝箱供應鏈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港航物流信息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電力傳動與控制研究所、機械工程設計研究所、港機與海洋工程裝備檢測中心(國家資質認證機構)、“上海海事大學-施耐德電氣聯合實驗室”、“波浪補償實驗室”、“大型散貨機械裝卸實驗室”、“海大-漢德港機和海洋工程裝備聯合實驗室”、海上清潔能源電力系統實驗室、港機與海工結構焊接實驗室等。學院還擁有“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分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兩個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以及“現代港口物流”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和“現代港口物流”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這些國家級實踐平台現已發展成為學生實踐和創新培養的核心支撐機構。在為工業界科技服務的過程中,學院也形成了一批面向工程應用的實踐基地,現有研究生實習實踐基地30個,其中國家級基地1個,校級基地3個,院級基地26個,為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學院秉承“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教育理念,始終堅持港航和物流學科特色,面向長三角一體化、上海國際科創中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上海臨港國際製造中心等區域戰略發展目標,以工業4.0、智慧港口、物聯網等為應用背景,開展智能製造、物流裝備健康診斷、船舶電力推進等研究,着力提升我國港航物流裝備領域的研發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力爭為國家大型港口、航運、物流企業提供人才支持和技術支撐,為海上絲綢之路保駕護航。 [3]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1958年,大連海運學院創辦港口裝卸組織及機械化專業。
1960年,上海海運學院創辦船舶機械製造與修理專業。
1962年,交通部部屬高校專業調整,大連海運學院港口裝卸組織及機械化專業整體調至上海海運學院。上海海運學院船舶機械製造與修理專業調至武漢水運工程學院。
1963年,港口裝卸工作組織及機械化專業併入水運技術管理專業。同年增設港口裝卸機械專業,設“港口機械系”。
1965年,交通部部屬高校專業調整,港口裝卸機械專業調整到武漢水運工程學院
1971年,恢復設置港口起重運輸機械專業,設置“起重運輸機械系”(簡稱“起運系”)。
1975年,起運系設置力學專業。
1977年,起運系港口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恢復招生。
1978年,起運系增設機械製圖專業;輪機系增設船舶電氣自動化專業。
1979年,起運系增設電子計算機計算技術專業。
1985年,起運系更名為“機械系”,港口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更名為“起重運輸與工程機械”專業。計算機技術專業分出成立計算機科學系。
1988年,輪機電氣工程系成立,下轄船舶電氣管理專業,後更名為“電氣自動化系”。
1992年,新增船舶通信導航專業,後成立“電子工程系”。
1995年,新增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
1996年,機械系改名為“機械工程系”。
1997年,機械工程系、計算機科學系、電子工程系合併成立工學院。
2002年,電氣自動化系由商船學院歸入工學院。
2002年,創辦工業設計專業
2003年,工學院一分為二,成立物流工程學院,下設機械工程系、電氣自動化系、工業工程系,計算機科學系、電子工程系劃出成立信息工程學院。 [4] 
2006年,成立中荷機電工程學院,設置機械電子工程和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兩個本科專業。
2008年,工業設計專業分出,成立徐悲鴻藝術學院 [5]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重點學科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物流工程與管理

2005年被批准為上海市重點學科,2006年開始招收博士生。擁有集裝箱供應鏈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航運物流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有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
主要研究方向:港航物流與智能化信息、集疏運體系與物流系統優化、物流綜合環境與供應鏈一體化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港口機械電子工程

2005年被批准為上海市重點學科。現有教授11名、副教授17名。
主要研究方向:港口設備系統智能控制與系統集成、港口大型機械設計製造理論與方法、港口機電系統故障診斷與安全評估。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及理論

2002年成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
主要研究方向:現代港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物流設備信息管理與控制、大型港口機械動態性能分析與研究。 [6]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辦學方針

物流工程學院堅持學科建設以港航企業的技術創新為出發點,人才培養以港航企業的發展需要為目標的方針。學院擁有正教授23名,其中上海市名師2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上海市勞動模範1名。學院與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振華重工、上海汽車集團、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等許多著名企業有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係,與美國新加坡荷蘭日本加拿大學、韓國等國外和香港著名高校有教學協作關係。物流工程學院貫徹以科研為重點、本科教學為中心、教學與科研並重的方針。物流工程學院以科研促教學,先後承擔了國家科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自然科學基金及交通部等重大課題,獲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相應的學科領域裏享有良好的聲譽。今後將面向21世紀,以培養高科技複合型人才為出發點,加強與國內高等院校及企業的合作,積極開展國際性的學術交流活動。物流工程學院將以物流裝備、物流信息化、物流自動化技術為特色,重點學科為依託,拓寬專業面,為國際國內輸送高質量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物流工程學院以物流工程為特色,加強機電合一,以培養應用、複合型技術人才為目標,注重教學質量,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6%以上。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博士點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於2000年獲博士點授予權,是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現設有交通部航運技術與控制工程重點實驗室、電力傳動與控制研究所等研究機構,擁有博士生導師12名,外聘博導1名。有四個研究方向,形成了電力拖動與控制系統研究以港航運輸設備的傳動控制為主線,電力電子技術以新能源開發和電源變換為主線,智能信息與智能控制研究以港航系統狀態監測、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為主線,電力系統控制與優化研究以系統的穩定、控制、優化、調度及其智能技術方法與原理為主線的研究特色。 [7]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系所介紹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

機械工程系在原船機系與港機系基礎上建立的,其歷史可追溯到1960年。1972年到1986年期間名為起重運輸機械系,1987年改名為機械系,1996年改名為機械工程系。
機械工程系擁有機械設計與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三個碩士研究生專業,設有一個機械類(大類招生)本科專業,在二年級時分成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和機械電子工程(港口機械)兩個專業,下設3個教研室、1個實驗中心。港口機械電子工程為上海市重點學科。機械設計及理論2001年起被列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屬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重點建設項目,2008年被列為國家特色專業,2009年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港航企業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機械工程系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學術陣地,在相應的學術領域裏有較好聲譽。在教學方面具有港航特色的較完整理論學習與工程訓練體系,並取得不少教學成果。有2位“上海市教學名師,2個上海市精品課程及3個校級精品課程。機械工程系在港口裝卸機械及工索具的設計研製、機械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機械CAD、激光淬火、維修焊接技術、港機質量檢測等方面均取得較好的科研成果,多次獲得國家、交通部及上海市的科研成果與教學成果獎,每年有不少學術論文在國內外學術會議或學術刊物上發表,並與國內外學術界保持交流與往來。 [8]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電氣自動化系

電氣自動化系原名電氣工程系,成立於1988年。在1991年與輪機工程系合併為輪機與電氣工程系。1995年4月,航海系和輪機與電氣工程系組建成商船學院,撤消了系的機構。1999年2月在商船學院設置電氣自動化系。2002年2月起電氣自動化系歸入工學院。2003年7月院系調整歸入物流工程學院。
電氣自動化系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和測控技術與儀器三個本科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為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建設專業;擁有電氣工程博士後流動站、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一個博士點、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設有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和電機與電器二級學科碩士點)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港航電力傳動與控制工程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學科以港口、船舶、航運與海洋電氣工程為特色,着重於解決港航電氣工程領域的人才培養需求、相關科學技術與學術問題的研究需求,加強科研學術活動,積極開展船舶系統仿真技術、船舶與港機電力傳動與控制、新能源控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承接了多項國家教育部、國家科技部、交通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金課題,以及企業委託的課題,科研經費充足,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本學科與法國、波蘭等國家建立了長期國際合作關係,共同承擔合作研究項目和開展學術交流。 [8]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工業工程系

工業工程系原與機械工程系同一建制,2002年獨立成立工業工程系。工業工程系現有物流管理與工程博士研究生專業,工業工程、物流工程二個本科專業。設有“工業工程”和“物流工程”二個教研室、一個校內實訓中心。物流工程專業屬上海市高校教育高地重點建設項目。工業工程系擁有數字物流、基礎工業工程、高架立體倉庫、港口綜合物流、三維虛擬仿真等多個實驗室和實訓室。該系自成立起就堅持校企合作工程實踐教學,擁有上汽集團臨港基地、上港集團SCT、上天津港務集團第二港埠有限公司、天津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等校外實習基地,用於安排專業課的實踐教學、暑期實習和畢業設計實習,培養本專業學生的務實精神,增強實際動手能力,特別是分析複雜工程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從2009級起,本專業於三年級下半年在汽集團臨港基地安排20周的企業實習, 2011級起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2級起在本專業選拔組成一個“現代工業工程實驗班”與美國NEW HAVEN大學合作實施“2+2”教育模式。 [8] 

上海海事大學物流工程學院中荷機電工程

經教育部2006年批准,上海海事大學與荷蘭澤蘭德大學(Hogeschool Zeeland)合作舉辦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兩個本科教育項目。中荷機電工程學院是上海海事大學承辦這兩個中荷合作本科專業的二級學院。2010年5月設立中荷機電工程系。荷蘭澤蘭德大學是荷蘭公立的應用科學大學,以工科和商科專業見長,設24個學士學位專業和4個碩士學位專業,在荷蘭乃至整個歐洲擁有良好的聲譽。中荷合作的這兩個本科專業由上海海事大學和澤蘭德大學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兩校的教師共同授課,基本採用國外教材。在完成前5個學期的培養計劃後可到澤蘭德大學進行後3個學期的學習。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