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敦化小學

鎖定
上海敦化小學,校址在上海南市青蓮街。1929 年春,中國回教學會幹事馬晉卿捐資 4萬元,購置福田庵舊址作為校址。哈少夫出售自己珍藏的字畫及部分地產 2萬元捐作建校資金。並在廣大回民中進行募捐。1930 年 12 月,校舍與住房落成,為紀念哈少夫(字觀津)取名觀津裏。校舍為 3 層樓房,可容學生千人。1931 年正式開學。校名定為敦化小學。推選哈少夫、楊叔平、馬晉卿、沙善餘、伍特公等 9 人為校董,哈少夫為主席校董,沙善餘為校長。 [1] 
敦化小學每年從觀津裏房租收入中領取 5千元補助,對回民學生學費減免標準很寬,使回族貧寒子女能夠讀書。課程設置除當時教育部規定者外,增設阿拉伯文、伊斯蘭教義、珠算、日記、書信等課程。1937年日軍侵入南市,遷至舊法租界南陽橋新和裏,改名敦和小學,1941年日軍進入租界,學校停辦, 抗日戰爭勝利後復辦。1946年,增設初中班,改名敦化中小學。
參考資料
  •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