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廣方言館

鎖定
上海廣方言館成立於1863年,是由江蘇巡撫李鴻章仿照京師同文館在上海設立的一所新式學堂,初稱“上海同文館”,1867年改名為“上海廣方言館”。館址初設於上海縣署東南面,後遷至江南製造局西北面。該館與一般專事講習經史義理、八股時文的舊式的書院迥然不同,旨在培養精通洋務的各種專門人才。由具有維新傾向的著名改革家馮桂芬主持館務。廣方言館章程中,規定學生分為上下兩班,初進館時入下班,學習數理化和外文等基礎課程。一年後,經考試合格者升入上班。 [3] 
北京、上海、廣州的“同文三館”是新教育的開端,推動了中國教育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 [4] 
中文名
上海廣方言館
簡    稱
上海同文館
創辦時間
1863年3月11日
創辦人
李鴻章 [3] 
所屬地區
上海
類    型
外國語專科
停辦時間
1905年

目錄

上海廣方言館創立

創始於1863年3月11日(清同治二年正月廿二日)的“上海廣方言館”,是近代培養翻譯和承辦洋務人員的新式學校之一。就其培養目標及設立課程、專業而言,已具有近代“高等教育”的雛形。當年,“上海廣方言館”是由江蘇巡撫李鴻章仿京師“同文館”例,奏設於上海的。

上海廣方言館背景

1843年上海開埠以後,憑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開放包容的商業文化,迅速成為遠東重要的通商口岸。然而與此地位不相匹配的是,上海缺乏一大批既懂外語,又懂商貿規則的本地職員。當時的怡和洋行從法國進口了一批用於擺飾的玻璃器皿,由於缺乏對“貨越船舷風險轉移”這一重要國際航運規則的認知,裝卸工人竟將3箱已經破碎的器皿搬運下船,船東由此不再認賬,直接導致接船驗貨的中國員工被罰俸3個月。小到個人生計,大至國家利益,此類因不懂外語或商貿規則受損吃虧的例子不勝枚舉。因此,李鴻章奏請清政府於1863年設立“上海外國語言文字學館”,簡稱“上海同文館”,後於1867年改名為“上海廣方言館”。
“上海廣方言館”與1862年成立的“北京同文館”有兩點顯著不同。第一,招生不限於貴族子弟,社會各界有志於學習洋務者,經考試合格皆可錄取;第二,學習課程更為廣泛,除英語、法語、俄語等語言課程以及必修的經學課程外,還包括西方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類課程,凸顯出清政府發展科學技術的迫切性,以及培養商貿人才的實際需要。 [2] 
上海同文館自開館以後一直重視英文教學。英文教習一職先後共有10位,除了剛開始由英國人傅蘭雅(Dr. John Fryer)、美國人林樂知(Young John Allen)任職以外,後來一直由懂英文的中國人擔當此任。歷任的10位法文教習中,也有一半都是懂法文的中國人。兩位德文教習之一是中國人。6位算學教習中有5人是中國人。歷任漢文教習共22人,均由中國人擔任。 [4] 

上海廣方言館發展

開始時,僅設“英文”一館,後加設“法文館”、“算學館”。1891年增設“天文館”。校址初設於老城廂內舊學宮,即“敬業書院”西偏屋宇(今梧桐路),由書院山長馮桂芬總負責。1870年(同治八年)遷入高昌廟“江南機器製造局”(後為江南造船廠,今已劃歸“世博園區”)內。之後又設“翻譯館”、“東文館”、“鐵船館”、“工藝學堂”等。由製造局總辦兼任廣方言館總辦,歸兩江總督及江海關道管轄。廣方言館招收14歲以下(後改15歲至20歲)“師稟穎悟、根器端靜之文童”。定額40人,最多時達80人。分上、下兩班,先入下班,一年後擇優升入上班,專習一藝。學生學完後為“附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並充任各衙門及海關“翻譯官”。

上海廣方言館結束

1898年,江南製造局炮隊營裁併,改名江南製造局附設“工藝學堂”。1905年,總督周馥以各省已設兼習外國文字的學堂,建議改為“廣方言館”,並且併入陸軍部“兵工學堂”。至此,這所創辦於原南市地區的上海第一所外國語學校“廣方言館”在辦了42年之後終於結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