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市新滬商發展研究院

鎖定
上海市新滬商發展研究院成立於2012年8月,由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上海市各地在滬企業(協會)聯合會共同發起。
中文名
上海市新滬商發展研究院
成立時間
2012年8月
地    點
上海
性    質
科研機構

上海市新滬商發展研究院研究院概況

成立典禮 成立典禮
聯合政府其他相關部門、企業、高校合作共同建立。研究院掛靠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通過這一平台的設立進一步推進產學研相結合。
2012年8月3日,上海市新滬商發展研究院在浦東東郊賓館舉行揭牌儀式,副市長姜平、市政府合作交流辦主任林湘、華東師大校長陳羣為研究院揭牌。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院長馮學鋼和國內優秀企業家參加了揭牌儀式。揭牌儀式是上海市2012年國內優勢企業“集聚總部經濟、助推轉型發展”主題活動的一部分,由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市經濟信息化委聯合主辦,浦東新區等14個區和市各地在滬企業(協會)聯合會共同協辦,80餘家國內優勢企業的“掌門人”應邀走進上海,近距離考察上海投資環境,深入開展項目對接活動,切身感受上海各級政府部門的企業服務水平。 [1-2] 

上海市新滬商發展研究院研究院發展歷程

新滬商研究中心 新滬商研究中心
研究院的前身為華東師範大學新滬商研究中心 [3]  。該中心成立於2010年4月22日,研究中心依託華東師大MBA教育中心、商學院、金融與統計學院等,結合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研究新滬商的商業模式,為政府、行業、企業提供 決策依據;同時結合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熱點領域,如新滬商與世博會、新滬商與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和現代服務業等開展研究,為新滬商的發展 “提供財富思維、 宣傳展示形象、尋求合作伙伴、建立人脈資源、創造商業機會”提供支持,打造新滬商立足上海、通向世界的傳播平台。 經2012年第1次校長辦公會議討論決定,成立華東師範大學新滬商發展研究院,作為非實體研究機構,掛靠商學院。同時,撤銷華東師範大學新滬商研究中心。 [2] 

上海市新滬商發展研究院研究院研究成果

《各地在滬投資企業發展狀況白皮書(2011)》 [4] 
2011年12月23日,在上海市各地在滬企業(協會)聯合會2012年年會上,舉行了《各地在滬投資企業發展狀況白皮書(2011)》首發式,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延照出席會議併為《各地在滬投資企業發展狀況白皮書(2011)》點擊首發。
《各地在滬投資企業發展狀況白皮書(2011)》(下稱《白皮書》)由華東師範大學新滬商研究中心聯合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市各地在滬企業(協會)聯合會首次編制,商學院院長馮學鋼教授、MBA中心李學昌教授主持,項目組成員包括商學院侯仕軍、李巍、謝福泉、程貴孫、楊勇、許鑫、何佳訊等老師。《白皮書》全面分析了各地在滬企業的投資現狀,詳細介紹了上海不斷改善投資環境的具體內容,並運用權威機構有關評價結果和問卷調查方法,對上海投資環境進行了客觀評價。
首先,《白皮書》根據2010年各地在滬投資企業基本業務統計數據,對各地在滬投資企業狀況進行了全景式的描述。截至2010年底,各地在滬投資企業留存數達360557家,註冊資本總額12845.54億元,相當於全市企業數的32%、外商在滬投資企業數的6.43倍。2010年,各地在滬投資企業納税共計647.01億元,約佔全市税收9.44%。企業集中分佈在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以及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建築業五個行業。各地在滬投資企業的税收貢獻巨大。
其次,《白皮書》通過對上海投資和企業服務相關政策的梳理發現,通過創新行政服務、關注創業創新、建設公共平台、配套公共服務、發展行業協會等途徑,上海正在不斷完善投資環境、提升政府服務效率。
第三,為了從更廣闊的視野來評價上海的經濟、投資發展環境,《白皮書》選擇了2010~2011年國內外若干權威研究諮詢機構的有關評價結果,把上海放在全球化和區域背景下審視,與國內外不同城市比較,關注不同要素指標得分。結果顯示,上海市投資環境受到了道瓊斯、福布斯等重要權威排行榜和權威機構的高度評價。同時,面向各地在滬投資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各地在滬投資企業對目前上海市投資環境現狀和政府服務有着較高的滿意度。
本書信息量大、涉及面廣、數據權威,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政策性和導向性,相信會對已在滬投資的企業和擬到滬投資的企業有所幫助。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