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市提升中小學

鎖定
上海市提升中小學是指各區縣教育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本市中小學(幼兒園)二期課改,全面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推進基礎教育內涵發展,我委制定了《上海市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三年行動計劃》(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指導所轄教育機構按照執行。(附件:上海市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三年行動計劃(2010—2012年))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員 會二○一○年四月八日。
中文名
上海市提升中小學
發文單位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員 會
文    號
滬教委基〔2010〕33號

上海市提升中小學學校概況

1滬教委基〔2010〕33號
各區縣教育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本市中小學(幼兒園)二期課改,全面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推進基礎教育內涵發展,我委制定了《上海市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三年行動計劃》(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指導所轄教育機構按照執行。附件:上海市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三年行動計劃(2010—2012年)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員 會二○一○年四月八日

上海市提升中小學發展計劃

(2010—2012年)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推進《上海市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深化中小學課程改革加強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滬教委基〔2007〕46號)的落實,深化本市中小學(幼兒園)課程改革,全面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特制定本計劃。

上海市提升中小學意義

課程領導力是以校(園)長為核心的課程團隊為提升學校課程品質,在課程實踐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規劃、執行、建設和評價的能力。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教育科研等部門以及本市中小學(幼兒園)要充分認識提升課程領導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推進課程改革。本市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迫切需要學校創造性地落實課程改革的系列要求,把握好課程計劃的要求與課程校本化實施之間的關係,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科學評價課程及其實施成效等。因此,作為課程改革的重要推進者,中小學(幼兒園)必須提升課程領導力。課程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核心領域。學校要通過課程建設與特色培育、隊伍建設、文化建設等的有機融合,加強學校內涵建設,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校(園)長、教師和教研員是課程改革的主要力量。在加強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深化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提升校(園)長駕馭課程改革的能力、教師把握教學實踐的能力和教研員指導課程實施的能力,優化課程與教學專業人員的工作機制,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是持續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保證。

上海市提升中小學主要任務

學校要透徹理解課程方案,嚴格執行課程政策,有效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課程目標。要根據本校的辦學實際和培養目標,加強課程整體規劃,正確處理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與研究型(探究型)課程的關係,優化課程結構,增強學校課程的適應性,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學校要根據課程方案的要求,廣泛利用本校、家長、社區以及課外教育基地、高校和教科研機構等相關資源,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構建校本課程,創造性地落實課程方案;要加強教學管理,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靈活採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要制定綜合性的課程評價方案,科學、及時、有效地評價教師教學質量、學生學習狀況、校本課程建設等。要充分利用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和改進學校課程計劃、課程實施、課外活動安排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上海市提升中小學主要目標

以“實踐導向、互動生成、關注特色、促進提升”為工作目標,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1.在市、區(縣)、校等多個層面,採取多種形式,對本市所有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教導主任進行提升課程領導力專題培訓,推動本市中小學(幼兒園)進一步加強課程領導,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2.建立一批“課程領導力試點學校(幼兒園)”,通過對試點學校課程領導力的診斷評估和專業支持,通過試點學校的研究和實踐,探索提升課程領導力的有效做法,培育一批有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3. 優化工作運行機制,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整合教研、科研、培訓、督導等專業機構和校長、教師的力量,在指導和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的實踐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

上海市提升中小學重點工作

學校要按照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要求,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任何學校不得隨意提高課程難度,杜絕隨意增減課程或周課時總量、隨意提前上學時間和延後放學時間的現象。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和辦學特色,以內涵發展為目的,制定學校課程計劃,優化學校課程結構,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課程體系,增強學校課程的適應性和創造性。在課程校本化實施過程中,形成學校特色,提升內涵發展水平。市和區縣督導部門,要研究學校課程領導力和課程實施狀況的評估指標,進行專項督導評估。學校要在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以提高課堂教學效能為主線,以提升教師課程實施能力為核心,以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為突破口,抓好學科隊伍建設,抓實學科教研活動,嚴格學科教學常規管理,從研究學生開始,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努力通過特色學科建設和特色活動的開展,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科組的教研合力和學校的綜合實力。學校要充分發揮本市資源優勢,建立社會教育資源與學校課程資源的整合機制,開發、建設、利用和共享動態、開放、易用的網絡學習資源和社會教育資源。變革教與學的方式,注重學習情景的創設,增強學生學習的實踐性、體驗性、互動性和社會責任感。課程實施是團隊行為,校(園)長是學校課程團隊的核心,要採取切實有效的做法,加強學校課程領導團隊的建設。要進一步加強“以校為本教學研修”,圍繞課程目標和教學要求,引領教師落實教學基本規範,把握教學基本要求,改革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方式。校長和教師要敏鋭地捕捉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通過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和活動,引導教師共同反思和研究,尋找對策,破解難題。通過制訂和實施學校、部門和教師個人的發展規劃,實現個人與團隊的共同成長,不斷提升教師課程研究和實施能力。教育評價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新的生長點,是教育行政部門專業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學校提高教學成效的內在要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樹立全面、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在學業質量評價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的內在需求、學習興趣、身心健康狀況、社會責任感以及師生關係和社會滿意度等方面的評價。區縣、學校、教師要研究和掌握科學的評價手段,從日常教學過程中的評價上進行改革,使教育評價迴歸到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利用評價結果改進課程設計、建設和實施,提高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建立健全以科研為引領、以教研為主力、以督導為保障的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的專業支持體系。當前特別要加強教研室建設,充分發揮教研在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的作用,要將教研室建設成為探索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機構,提供課程與教學專業指導的服務機構,評價和改進基礎教育質量的指導機構。

上海市提升中小學實施策略保障

教育行政部門與中小學(幼兒園)要充分認識提升課程領導力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鉅性,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把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作為課程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重點。各區縣教育局要成立提升課程領導力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做好相關資源保障。中小學(幼兒園)要按照本行動計劃的要求,因校制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確保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工作有序推進。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的工作,需要教育行政、教研、科研、督導等多個部門和廣大校長、教師形成合力,共同研究和推進。因此,要堅持正確的教育觀和質量觀,樹立積極的輿論導向,廣泛宣傳本行動計劃的重要意義和主要措施,並使廣大教育工作者理解和認識本項工作的意義和措施,為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中小學(幼兒園)課程領導力,是一項專業性強、涉及面廣、週期較長的工作,要加強研究和試點,工作重點既要強調規範課程與教學,又要突出特色和創新。各區縣和學校要制訂本區域和學校提升課程領導力的具體實施方案,將長遠目標和近期任務相結合,細化實施步驟,可以從制訂學校課程計劃、變革教與學的方式、改革課程評價等多點切入,逐步實現全面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提高教育質量的目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