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

鎖定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是上海第一所外經貿類中等職校,現擁有三個校區,佔地81畝,建築面積47329m2。學校教職工226人,3283名學生。學校是上海市職教先進集體、浦東新區文明單位。自建校以來,學校獲國家獎1項、市級8項、區級25項,教師與學生獲國家、市、區獎224項。2003年順利通過上海市百所重點建設評估驗收,成績顯著。
中文名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
簡    稱
振華職校
創辦時間
1991年
創辦人
陳揚興
辦學性質
公辦學校
校    訓
德技並重 上進達人
地    址
上海市浦東新區龍居路87號(龍居路校區)
地    址
上海市浦東新區新金橋路1811號(新金橋校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博興路279號(博興路校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梧路978弄57號(康梧路校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商城路1088號(商城路校區)
現任校長
董永華
價值追求
現代 高尚 和諧 創新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學校簡介

2017校園電商貿易節 2017校園電商貿易節
學校規劃在五年內把學校建成普職成滲透、中高職貫通、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舉,中外合作辦學,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的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屆時學歷教育3900人,師資隊伍優化高質,4—5個專業在全市領先,1—2個專業在全國領先,爭取實現完全學分制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學校歷史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的前身為上海市振華衞生管理技術學校(圓明園路625號),該校建於1985年,校長為錢富銜同志。1989年,時任上海市光輝中學(濰坊六村653號)校長的陳揚興同志順應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在光輝中學內組建了外貿職業班。1991年8月,上海市振華衞生管理技術學校與上海市光輝中學的外貿班一併遷址至沈家弄路325號(現商城路1088號),組建了上海市第一所專門培養外經類初、中級專業人才的職業技術學校——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校長為陳揚興同志,書記為馬玉芬同志。
學校在市、區教育部門的領導下,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熱點需求,開設了“對外貿易”“涉外會計”“商務外語”等專業。開辦之初,學校就提出了“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將“一好三強”,即“政治素質好;語言表達能力強,動手操作能力強,外向型服務意識強”作為學生的培養目標,學校很快以優質的教學質量和規範的管理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為順應上海市對職業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求,經浦東新區社發局同意,市教委批准,學校於2000年6月起開辦綜合高中,並增掛上海市振華綜合高級中學校牌。
2000年7月,浦東新區社發局積極支持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探索普職滲透,將上海市蓮溪中學(北中路493號)更名為上海市振華蓮溪中學,實施統一領導,分校管理機制,陳揚興同志兼任該校校長。
為整合新區教育資源,實現職業教育的規模效應,2001年8月,原上海市東方旅遊職業技術學校(博興路279號)併入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成為振華職校博興路校區,並保持其旅遊類專業特色。
隨着學校的辦學實力和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2003年12月,浦東新區社發局將龍居路、棲山路羅山二期公建配套校區劃撥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使用,地址為龍居路87號。2004年起,學校總部和國際商務大類專業逐步遷入龍居路校區。屆時,接上級批准,上海市振華蓮溪中學高中部劃歸上海市振華綜合高級中學,上海市振華蓮溪中學校舍及初中部劃歸北蔡中學。2004年8月,綜合高中的師生也一併遷入龍居路校區。
2019年7月,原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商城路校區(商城路1088號)資源調整,經學校專業整體安排,成立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新金橋校區(新金橋路1811號)
經過振華人近30年篳路藍縷,拓展進取,學校已擁有五個校區,龍居路校區以國際商務專業大類及綜合高中為主、商城路校區以電子信息大類專業為主、博興路校區以旅遊管理大類專業為主。經過多年努力,2004年,學校被評為上海市百所重點校。2005年2月,學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指導思想

(一)實現一個突破 強化競爭服務意識。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
隨着學校十多年的發展,實現了辦學理念的一個突破,即從“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轉變為“以競爭求生存,以服務求發展”,強化競爭服務意識,落實“一好三強”的學生培養目標。(二)加強二項建設 增強辦學競爭實力
加強專業建設。學校打造“國際商務”“商務英語”等專業品牌,增設“電子與信息技術”和“會展服務”等新專業,形成了較完善的外貿、旅遊等14個專業體系。
加強師資建設。
(三)推行三項改革 提高學校管理效能
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該校率先在浦東探索施行校長負責制、結構工資制聘用合同制、後勤社會化等一系列改革舉措。
推行招生制度改革。該校在全市最先實行“不包分配、擇優推薦、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就業分配機制。2003年改革招生制度,實行分大類招生舉措。
推行教育改革。學校在完善“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模式的基礎上,全面實行學分制管理,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四)取得四項成就 贏得良好社會聲譽
教育質量成績顯著。學校是市職教系統先進集體。連續四年“三校生”高考錄取率達90% ,學生就業率達98%以上,為上海尤其是浦東新區的外貿系統和企業輸送了萬餘名合格的應用型人才。
社會服務聲譽顯赫。先後建立了振華外經進修學校和振華職業培訓中心及美容美髮、烹飪職業技能鑑定所,每年培訓數在2000人次以上。
德育心育成效卓著。學校是市中小學生行為規範示範校、市中小學心理健康實驗校。
教育科研成果輝煌。學校被列為全國“九五”、“十五”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學校 ,《職業高中職業指導的實踐與探索》課題獲全國職業指導理論研討會一等獎、市科研成果二等獎。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骨幹示範

學校發展的九個“率先”:1991年率先創立了上海市第一所外經貿類中職學校;率先在全市中職學校中把畢業生推向市場,實行“不包分配、自主擇業、擇優推薦、雙向選擇”的就業分配機制;率先實施學分制,是市學分制試點單位;率先創辦綜合高中,是市首批十六所綜合高中之一;率先在市中等職校中進行“職業指導”的課題研究,並獲全國科研成果獎;率先在市中職校中聘用外籍教師授課;是華東地區唯一引進英國劍橋(BEC)課程,建立商務英語 BEC考核點的中職學校;率先在區教育系統中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率先建立校園網,是區首批22所校園網示範單位之一。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師資力量

該校154名教師中,高級教師 31名,雙師型教師21名,中高級比例為 80 % 左右。
自建校三年來參加研究生學歷教育8人,已取得碩士學位2人,學校共投入師訓經費32.36萬餘元。
該校的鄒晶老師通過市教委測試,已赴英國伯明翰進修學習。
自建校三年來,教師結合教學實際進行教科研,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教科研文章120餘篇。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辦學條件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 上海市振華外經職業技術學校
國家級重點校建設:浦東新區政府將龍居路校區劃撥給該校。新校區佔地50畝,建築22876平方米,有體育館、300米塑膠跑道等。市教委撥款100萬元,新區投入4580萬元用於新校區建設,其中開辦費1220萬元,綜合實訓樓、宿舍樓建設費用2860萬元,設備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