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大學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鎖定
上海大學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前稱上海大學公共藝術實驗中心,是上海大學在“十五”211工程“公共藝術”重點學科建設期間,整合美術學、設計藝術學建築學、影視藝術技術、廣播電視編導、廣告學等藝術專業相關工作室、實驗室,結合上海大學綜合學科背景下的專業實驗室組建而成。 [1] 
中文名
上海大學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隸    屬
上海大學
前    身
上海大學公共藝術實驗中心
時    間
2007年
成立時間
2000年

上海大學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歷史沿革

由汪大偉教授任主任,下設玻璃藝術工作室、陶瓷藝術工作室等十七個工作室、實驗室。
中心面向向全校藝術類學生進行專業基礎訓練;面向全校其他專業學生進行公共藝術普及選修實驗訓練以及面向社會進行專業技能實訓與專業資格認證。是上海地區師資隊伍最齊全、設備配置最先進的集教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藝術類專業實踐教學機構。
追溯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的歷史,其淵源更為久遠:
1959年3月5日,上海中國畫院(籌)附設中等美術學校成立,同年5月改名為上海市美術學校(中專);
1960年,在原有“上海市美術學校”基礎上成立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本科),設有雕塑研究室、工藝美術工作室等;
1965年,“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改組為上海市美術學校(中專);
1983年,上海市美術學校併入上海大學,改名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學院設有美術研究所、陶瓷研究所、壁畫創作室、雕塑工作室等專業工作室;
1992年,“計算機美術”被列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
1994年,原上海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四校合併,成立新的上海大學;
1995年,上海大學設立影視藝術技術學院;
1998年6月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汪大偉教授於《裝飾》雜誌上發表題為“公共藝術設計學科——21世紀的新興學科”的文章,在國內首次公開將“公共藝術”作為一個學科概念來來闡釋。同年9月創建了國內最早的公共藝術學科,並設置了公共藝術實驗系列工作室,如多媒體工作室(與日本東京多媒體研究所合作)、玻璃工作室(與英國沃佛漢頓大學合作)、環境藝術工作室(與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合作)等,教學過程直接參與了上海市政建設(如上海市軌道交通建設、外灘環境改造、上海國際藝術節網站建設、八運會火炬、吉祥物設計、上海電視節VI設計等);
2000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遷入上海大學新校區,成立“公共藝術實驗中心”,創建初期設有玻璃藝術工作室、陶瓷藝術工作室、版畫藝術工作室、數碼藝術工作室、雕塑藝術工作室;教育部批准成立影視藝術與技術專業,成立“影視製作實驗中心”;
2002年,“公共藝術”、“廣播電視藝術學”被列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
2005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會展藝術與技術”專業,成立會展工作室;
2007年,更名為上海大學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2008年,中心被評為上海市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9年12月,中心被評為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上海大學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教學條件

現在的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依託上海大學綜合性大學多學科交叉、文理兼容的學科優勢,每年面對全校12個本科專業不同層次的各種需求,通過多層次、模塊化、菜單式、開放型的服務,肩負着培養與強化學生基本技能、藝術素質、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使命。在多年實踐基礎上:
形成了“以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以技術為載體,在互動中觸發夢想,在社會實踐中實現理想”的實驗教學理念;
建立了“圍繞培養觀察與思維、造型與設計、傳播與運營能力,分層式、模塊化、開放性的網絡結構”實驗教學體系;
提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和動手實踐能力相結合,為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培養創新人才和高素質專門人才為主線,以高素質師資隊伍和實驗教學基地建設為根本”的整體建設方案。
特色鮮明,人才培養效果顯著,示範引領作用突出,在上海乃至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