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簡稱“上海美術學院”或“上海美院”,是上海大學具有相對獨立自主辦學權的二級學院。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59年3月5日的上海市美術學校(中專);1960年9月升格為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本科),附設中專部;1965年8月,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部分科系和中專部又改組為上海市美術學校;1983年併入新組建的上海大學,命名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2016年12月11日,在上海大學原美術學院基礎上正式成立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
根據2018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設有8個教學系。擁有1個國家級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1個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2個上海高校人文藝術創新工作室。擁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9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上海市一流學科(B類),1個上海市Ⅲ類高峯學科。學院有教職工210人,其中專任教師159人,包括教授25人、副教授50人、講師58人、助教26人。學院有學生近2000人,其中本科生12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580多人、留學生30餘人。
- 中文名
-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
- 外文名
- Shanghai Academy of Fine Arts, Shanghai University
- 簡 稱
- 上海美術學院、上海美院、上大美院
- 創辦時間
- 1959年3月5日
- 辦學性質
- 二級學院
- 知名校友
- 陳逸飛、邱瑞敏、夏葆元、魏景山、王劼音、施大畏、丁乙、馬良
- 所屬地區
- 中國上海
- 類 型
- 藝術
- 主要院系
- 中國畫系、油畫系、雕塑系、版畫系、美術設計系、美術學系、建築系、數碼系
- 現任院長
- 曾成鋼
- 現任黨委書記
- 陳靜
- 現任執行院長
- 汪大偉
- 學院體制
- 虛擬法人、實體運作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歷史沿革
編輯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學由私立東南高等專科師範學校改組而成,是一所國共合辦的革命學校,1927年被國民黨當局強行關閉。學校初設美術科(含圖畫音樂、圖畫手工兩組),科主任為洪野,於1924年辦完畢業班後未再續辦。
1959年3月5日,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前身上海中國畫院(籌)附設中等美術學校正式成立,隸屬於上海市文化局,校址在淮海路中路1413號原鴻英圖書館二樓。當時學校未設校長,畫院湯增桐任副校長。首批學生60名,學制三年。按照“美術教育應與畫院分離”的思路,上海市文化局黨組經市宣傳部批准,於1959年5月28日發文市高教局,明確“上海中國畫院所附設的中等美術學校,已報請市委宣傳部批准改組為上海市美術學校,學校性質與一般中等專業學校相同”。教學上分為三科:國畫、繪畫、工藝美術。當年暑假後,校址遷往華山路1448號幸福村,正式掛牌“上海市美術學校”。這是劉海粟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南京藝術學院前身)1952年9月調整外遷之後,新上海的第一所專業美術學校。
1959年12月,上海美術學院籌備委員會成立。由於當時上海市委書記處候補書記石西民認為學校初辦,稱學院尚不成熟,提議暫時叫“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
1960年9月,上海市美術學校移址陝西北路500號,升格為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首屆本科設中國畫、油畫、雕塑、工藝美術四個系,暫時成為一所培養本科生的“專科”學校,另設中專部,原上海市美術學校即作為“老中專”,分繪畫2個班、工藝美術1個班。除招收本科生外,又招兩年制預科四個班,共100名學生,將從中擇優進入本科各系。上海博物館館長沈之瑜接替湯增桐兼任副校長,借鑑延安抗大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作為校訓。1962年1月由陳明接任副校長,勵俊年任教務主任。
1961年9月,“上海市美專” 的本科學制獲准由四年改為五年。
1962年,學校搬遷到梵皇渡路(現萬航渡路)1575號原聖約翰大學舊址韜奮樓。同年,受到“ 三年自然災害” 的影響,按照中央“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的八字方針,“大躍進” 時期成立的“ 上海市美專” 面臨停辦的窘境,後經各方努力,獲准“辦完為止” ,“上海市美專” 暫且得以保留。
1962年8月,大部分預科學生併入上海市輕工業學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前身)和上海紡織工業學校。1962年底獲批開設“上海市美術訓練班”,最後留下來18個預科學生,翌年進入油畫、雕塑、工藝美術三個訓練班繼續學習。1963年,按市文化局要求,學校以“上海市美術學校”的名義,以工藝美術方向為培養目標,內部招收20名中專生。於是,出現了“上海市美專、上海美訓班、上海美校”三校並存的局面。勵俊年任上海市美術學校校長。1963年下半年受畫院委託,開設“ 國畫代訓班” 1年多。1964年暑假,學校與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附屬中等美術學校聯合招收21名中專生。
1965年7月,“上海市美專”唯一一屆本科學生畢業,國畫系主任唐雲回畫院。同年8月,“上海市美專”油畫系、雕塑系全部教師併入上海市新組建的上海油畫雕塑創作室(上海油畫雕塑院前身);學校以“上海市美術學校”和“上海市工藝美術訓練班”的名義得以繼續存活,劃歸上海市輕工業局管理,校址隨即遷至漕溪北路502號上海市輕工業局幹部學校內(原土山灣孤兒院舊址,今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徐匯校區)。
1965年底,上海市美術學校搬入上海市輕工業局幹部學校後,因兩所學校的性質及業務不同,對外仍是兩塊牌子,但行政管理機構卻變成一套班子,只是為方便管理,仍各自設立教務處、教研組,而政治、語文、哲學等公共課程則合併教學(1968年10月幹校被撤銷,改為毛澤東思想學習班
[1]
)。1966年“文革”開始後,上海市美術學校停止招生,僅剩教職員工,又一次面臨解散。1967年舉辦了幾期“寶像學習班”,每期2個月。1970年,上海美校再度搬遷,移址天津路414號一幢老式里弄房子。1970年至1976年,學校為求自保和發展,一共辦了六期“工農兵美術創作學習班”。1977年,中專恢復招生,學校從輕工局各附屬技校學生中,經專業考試與體檢,招收了25名新生。1978年,上海美校首度面向社會公開招生,錄取了26名新生;同年,張雪父任上海美校校長。
1981年9月,上海市輕工業局將上海市美術學校(部分)併入新組成的上海市輕工業局職工大學(後改稱上海市輕工業職工大學,2000年併入上海第二輕工業職工大學,2003年上海第二輕工業職工大學與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聯合組建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1-3]
1983年5月28日,上海市教衞辦黨委決定成立上海大學籌備組。6月10日,召開上海大學籌建大會,會上宣佈上海市美術學校將改建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9月6日,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籌備組遷入凱旋路30號(原長寧區凱旋路第一小學舊址)辦公;同月,學院在凱旋路校區掛牌,設中國畫系、油畫系、工藝美術系、雕塑系四個系及基礎部,附設中專部和陶瓷設計與研究中心。學院面向上海招收從中專至大專五年一貫制的專科、四年制中專(即中專學習三年後優秀生可直升大專,未能直升者再學一年職業教育課為中專畢業),實行走讀制。之後,上海市美術學校1980級工藝美術班學生以“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籌)”的名義舉辦美術作品展,以及參加第二屆華東地區包裝裝潢設計評比展覽交流會。年底,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正式成立。建院前後還從其它院校、美術出版社、油雕院等單位抽調部分教學骨幹。
1984年,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領導班子建立,上海大學黨委書記孟憲勤兼任學院首任黨委書記,李天祥教授為首任院長。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為副局級單位(上海大學2000年申請取消了美術學院的副局級行政級別),實行院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學校重大事情由校部決定;學院具有相對獨立性,有些事情可以直接對外。
1985年,正式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86年,工藝美術系更名為美術設計系,並設立了上海高校中第一個設計藝術學本科專業。
1988年,學院成立成教處,次年改為夜大學(後改為成教部),作為業餘美術教育機構。
1991年,學院通過上海市高教局組織的本科教育評估。
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學技術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新的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仍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當時,學院有中國畫、油畫、雕塑、環境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5個本科專業,還設有美術研究所和陶瓷研究所。
1997年,開始招收美術學碩士研究生
2000年8月,由於學校的學院調整,建築學本科專業併入美術學院,成立建築系。
2000年11月10日,學院從凱旋路30號遷入上大路99號上海大學寶山校區內。
2001年,成立美術史論系。
2006年,上海大學美術學學科成為國家批准的上海市第一個美術學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0年7月,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建制撤銷,併入上海大學美術學院。
2012年,獲批美術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3年起,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附中暫停招生。
2016年3月25日,教育部下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下達2014年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結果及處理意見的通知》,學院的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停止招生並限期整改。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成立大會(6張)
2017年7月,位於寶武不鏽鋼地塊(原上鋼一廠)的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新院區建設工作啓動。9月26日,上海市文廣局、上海市教委合作共建的上海文教結合項目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南院啓用儀式舉行。、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院系專業
編輯學院有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建築學、城鄉規劃9個本科專業,其中除了雕塑專業、建築學專業、城鄉規劃專業學制五年,其餘專業學制四年。學院下設中國畫系、油畫系、雕塑系、版畫系、美術設計系、美術學系、建築系、數碼系8個教學系和中專部、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公共藝術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是上海地區的國家級藝術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設立陶瓷、玻璃、版畫、數字藝術、綜合材料、首飾、漆藝、織繡等工作室,承擔美院的本科教學、研究生培養等工作。
[14]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師資隊伍
編輯根據2018年6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210人,其中專任教師159人,包括教授25人、副教授50人、講師58人、助教26人。
[15]
另有全山石、詹建俊、方增先、邵大箴、靳尚誼、李龍雨、水天中、盧輔聖、吳為山、何潔、何家英、施大畏、蕭海春、曹意強、魯曉波、曾成鋼、譚平等特聘教授兼職任教。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學科建設
編輯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美術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美術學、設計學、藝術學理論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4個):美術學、設計學、藝術學理論、建築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1個):藝術
全日制本科專業(9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建築學、城鄉規劃
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美術學
上海市一流學科(B類)(1個):美術學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研究機構
編輯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劉海粟研究中心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近現代美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歷史文化研究所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術創作研究所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傳統工藝美術研究所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油畫修復中心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中法設計中心
上海大學美術創作中心
上海大學公共藝術創作中心
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
[16-17]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學院領導
編輯黨委書記:陳靜
執行院長:汪大偉
副院長(主持):陳青
副院長:金江波
副院長:蔣鐵驪
- 參考資料
-
- 1. 上海輕工業志 第六編職工 第二章職工教育 節 第一節 文化技術教育 .上海地方誌辦公室.2003-12-30[引用日期2020-12-09]
- 2. 學院簡介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引用日期2020-12-11]
- 3. 上海專業志 高等教育志 第一編管理 第三章管理體制 節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18-03-21[引用日期2020-12-11]
- 4. 天津路上“大王廟”內曾經有座上海市美術學校 .東方網.2018-09-25[引用日期2021-02-04]
- 5. 上海美術學院明天揭牌:20本文獻記錄美術教育“上海回憶” .澎湃新聞.2016-12-10[引用日期2016-12-11]
- 6. 長寧區志 第三十四編文化 第二章文化藝術團體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1-12-20[引用日期2020-12-09]
- 7. 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6-11-09[引用日期2018-05-27]
- 8.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成立大會暨馮遠院長聘任儀式隆重舉行 .上海大學.2016-12-11[引用日期2016-12-12]
- 9. 建國初期上海地區美術教育初探 .豆丁網.2015-04-13[引用日期2018-01-19]
- 10. 上海輕工業專科學校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18-01-21]
- 11. 從上海美校到上大美院 .上海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18-03-20]
- 12. 美術教育的精神與美院附中的定位 .網易.2015-04-29[引用日期2018-06-30]
- 13. 寶武不鏽鋼廠區變身上大上海美院新院區 .我要不鏽鋼[引用日期2018-10-06]
- 14.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簡介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引用日期2018-01-19]
- 15. 師資隊伍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引用日期2018-04-06]
- 16. 上海新添四個美術研究中心 .新聞晨報.2017-09-27[引用日期2017-09-27]
- 17. 美院簡介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簡介[引用日期2018-03-08]
- 18. 上海美術學院舉行院長聘任儀式 .上海大學[引用日期2020-06-11]
- 19. 學院領導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引用日期2020-06-1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