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梅暴動

鎖定
上梅暴動舊址位於武夷山市東南38公里的上梅鄉上梅村後壢自然村,是一棟土木結構的民房。民國17年(1928年)9月28日,中共福建省委候補委員、中共崇安縣委書記徐履峻和陳耿、徐福元等,率領來自崇安縣各鄉和崇安、浦城邊界的農民,在上梅後壢村發動閩北首次農民暴動。 [1] 
中文名
上梅暴動
發生時間
1928年9月28日
發生地點
上梅後壢村

上梅暴動事件經過

民國17年(1928年)9月28日,中共福建省委候補委員、中共崇安縣委書記徐履峻和陳耿、徐福元等,率領來自崇安縣各鄉和崇安、浦城邊界的農民,在上梅後壢村發動閩北首次農民暴動。9月30日,徐履峻等在上梅的鳴山寺召開各鄉民眾代表大會,宣佈成立民眾局,為最高權力機構。民眾局機關就沒在這座土木結構的民房裏。1928年10月31日,國民黨土著軍閥盧興邦派出一個團偷襲上梅暴動指揮機關。這天凌晨,徐履峻在住地門口發現有一股敵人包圍村子,即速隱入房內穀倉中,不料被反革命分子告密。在危急關頭,他縱身躍上屋樑,一連擊斃幾個匪徒後,把最後一顆子彈射向自己,壯烈犧牲。
此次暴動因國民黨軍隊的瘋狂反撲而失敗,徐履峻英勇犧牲。
民國18年(1929年)1月29日,楊峻德、陳耿等又在這裏發動第二次暴動,取得了勝利。上梅暴動與平和、龍巖白土、永定金砂、上杭暴動並列為福建省五大農民暴動。 [1] 

上梅暴動事件影響

這一暴動推動崇安縣蘇維埃政府於民國19年(1930年)5月1日正式誕生,崇安縣成了閩北革命的中心和策源地。 [1] 

上梅暴動後世紀念

暴動中民眾隊員用以裝火藥免受潮濕的牛角已列為珍貴文物,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舊址大門保持原樣,內部已經改建。村口建有碑亭。碑的正面鐫刻“上梅暴動紀念碑”,落款為“中共崇安縣委員會、崇安縣人民政府,1985年9月;背面鐫刻碑文,記載兩次上梅暴動的經過。亭南砌有蓮花池,三面廣植樟、楠等名貴樹木,深寓褒揚先烈高風亮節及豐功偉績之意。徐履峻犧牲遺址與民眾局機關舊址在同一個巷內,為土木房屋。
中共福建省委在向中共中央所作的報告中高度評價説:“徐履峻同志是黨內很積極的同志,此次因鬥爭而犧牲,實是福建黨內的重大損失。”1961年,上梅暴動舊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參考資料
  • 1.    劉學沛,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武夷山志/第四篇 文化;方誌出版社;2004年05月;第3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