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木古村

鎖定
上木古村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地處深圳河源頭,始建於1664年,是一座有着350多年曆史的客家村落。 [1] 
上木古村,位於平湖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3千米。與木古新村、上李朗村、甘坑村、輔城坳舊村相鄰。始建於清康熙三年(1664年),蔡姓族人從東莞榕樹下遷移至此地定居而形成。該村坐落於牛尾嶺山下。現村於1985年至2006年在原地重建。
中文名
上木古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區
人口數量
501 人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寶安縣三區布吉鄉;1953年,屬八區李木鄉;1963年,屬布吉公社;1977年3月,屬平湖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平湖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平湖公社;1983年7月,屬平湖區;1986年10月,屬平湖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平湖鎮;2004年,屬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蔡、張、曾、李、梁、林、謝、沈姓。第一大姓為蔡姓,唐初從河南上蔡縣遷移至今東莞官倉榕樹下;清康熙三年從東莞榕樹下遷移至此。第二大姓為張姓,明天啓六年(1626年)從河南遷移至廣東東莞鳳凰圍;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從東莞鳳凰圍遷移至此。2015年末,户籍人口501人,其中男性218人,女性283人;80歲以上16人,最年長者91歲(女);實際在村人口434人。非户籍外來人口18236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400人,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牙買加、美國、荷蘭。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20世紀50年代興建甘坑水庫時,淹沒了該村水田350畝、旱地150畝、各類果樹25650棵。80年代初期,村集體開始建造廠房,引進“三來一補”企業。1986年12月,第一家外資企業進駐上木古村。2015年,DCC(華南)展覽展示文化創意產業園進駐上木古社區。2015年12月,城市更新項目平吉上苑第一期建成(第二期正在施工),成為上木古社區內的第一個商業樓盤。現集體經濟以工業生產、物業出租及管理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圓籠粄、米橙、爆碌、米餅、客家釀豆腐,元宵節的雪吾粄(鹹、甜湯圓),清明節的雞屎藤結,重陽節的客家炆豬肉,冬至的餈粑、蘿蔔粄、喜粄等。機荷高速、清平高速S209線、平吉大道等為該村主要進出通道,深圳地鐵10號線設有木古站。1957年通電話,60年代通電,80年代初通自來水,1998年通互聯網,200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建有上木古幼兒園,2015年在園幼兒510人、教職工76人。村內建有上木古廣場、上木古生態園、黨羣服務中心、老人活動中心、上木古社區圖書室(藏書2萬冊)等。
村中現存《蔡氏族譜》,蔡行基於1936年編纂,其中收錄有“蔡氏傳家信條(族規)”;有《蔡氏源流》,蔡進才於2013年編寫。存有文獻《高山上的一棵青松——蔡馬生烈士傳略》,蔡炳仁、梁忠於1985年編纂;《1941年至1949年上木古村革命鬥爭紀事》,蔡炳仁、梁忠於1987年編纂。還有《上木古村村規民約》。
甘坑水庫西北遺址位於上木古村甘坑水庫(現平湖生態園)的西北部。2011年進行文物普查時,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所的工作人員在山丘的西南坡地表上採集到部分陶片。遺址現存分佈範圍大體呈長方形,海拔68米,長76米,寬58米,面積約4400平方米。採集的陶片有夾砂陶及泥質陶,夾砂陶為灰色,素面;泥質陶為灰黑色,胎較薄,飾太陽紋。根據採集的標本特徵分析,認定為商周時期遺址。已採用GPS錄入該遺址的測點數據及平面示意圖。
傳統民居為客家圍屋。代表性民居有上木古老圍。老圍正面朝東偏南40度,建於清代,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整體由數排房屋組成,一條東西主巷道與正大門相連,房屋依次排列成三排,有三條南北巷道;房屋以硬山頂單間為主,三合土牆,頂覆小青瓦。西南角有碉樓,高4層,平面呈長方形,天台女牆方桶式,每層開小窗和長方橫形射擊孔,正面頂層有錦鯉吐珠排水口。大門外有一排東西走向的排屋及另一座碉樓,此碉樓高3層,天台女牆方桶式,後加建山牆,開有小窗村中有啓明門。始建幹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2015年重絡:門額上有編題“啓明”,兩側有做聯“啓發木鄉千教感:明朝古室萬年興”,均書於清康熙十五年。
每年重陽節,村中各姓分別祭祖,外出人員及香港同胞回村參加。
該村舞飄睛習俗興起於清末民初,村民然洪興請來師傅在關帝宮(書皇嚇)傳授舞能額技藝,並建立上木古村麒簸隊。春節時舞飄瞞最熱鬧,一般都是在曬場、球場進行,全村老少前往觀看。該村有放飛孔明燈民俗,形成於民國初期。每年中秋節,由村裏德高望重的長者事先約好數名村民一起製作獨具特色的孔明燈。中秋節當晚放飛孔明燈時,村裏的男女老少前往觀看。
在上木古村彩姿南路路東,原有一棵千年大樟樹(香樟)和一棵小樟樹,上木古村民稱之為“母子樹”。1958年刮颱風時,大樟樹被掀翻。從此,“兒子”失去了“母親”。至今,歷經百年滄桑的小樟樹仍矗立在此,彷彿是在盼望母親歸來,以報答她的養育之恩。抗日戰爭時期,曾生、王作堯帶領的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部分戰士進駐上木古村,在村中掀起了革命熱潮。上木古人積極參與建立抗日民主政權。1941年9月正式成立中共上木古村黨支部。1942年春,從香港營救回來的文化名人(其中有茅盾、鄒韜奮等)路過上木古村時,在村中休息,蔡馬生和許多上木古人熱情地招待他們,村婦女會派人幫助他們把行李挑到惠陽坪山游擊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該村參加游擊隊或入團、入黨的人有44名,另有戰時配合游擊隊作戰的自衞隊員以及為部隊挑運物資、糧食、槍支、彈藥等數十人。
2010年6月,該村被全國公安機關選為社會管理創新現場會參觀示範點,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到上木古社區視察。
代表性人物:曾煌嬌(1911-1943),烈士,1942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1943年在甘坑循性。
蔡場生(1917-1942),烈士,1941年參加抗日靜由隊,次年冬在平湖被日軍殺害。 [2] 
數百年來,村人栽茶種果,繁衍生息,融洽相處,共同建起具有傳統特色的客家圍屋。建於1676年的啓明門,是當時圍屋重要的出入口,被村人視為村落的門户,家園的象徵。歷史悠久的上木古村,在1941年2月,便建立了上木古村抗日羣眾組織、抗日村政權,是名副其實的“革命老區,紅色村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