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有好者

鎖定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形容上行下效往往變本加厲,以致不倫不類。例如:楚王好細腰,後宮多餓死。
《東觀漢記·馬廖傳》
《東觀漢記·馬廖傳》:“夫改政移風,必有其本。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廣袖,四方用匹帛。’”
中文名
上有好者
外文名
Have a good person
釋    義
形容上行下效,往往變本加厲
出    處
《東觀漢記·馬廖傳》
示    例
楚王好細腰,後宮多餓死

上有好者成語簡介

《滕文公章句》 [1] 

上有好者原文

滕定公薨。世子謂然友曰:“昔者孟子嘗與我言於宋,於心終不忘。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問於孟子,然後行事。”然友之鄒問於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喪祭從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謂然友曰:“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於大事,子為我問孟子。”然友復之鄒問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於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是在世子。”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誠在我。”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

上有好者釋義

戰國時,當藤文公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曾與孟子交往,對孟子佩服得五體投地,言聽計從。
滕文公的父親去世時,滕文公對師傅然有説:“過去孟子給我講了許多道理,我始終銘記在心,不敢忘懷。現在我父親不幸去世,我想請你馬上到孟子那裏問問,葬父親的古禮是怎樣的?然後等你回來再辦喪事。”
然有找到孟子,向孟子請教,孟子回答:“這好得很,父母的喪事是應該盡心竭力去辦。曾子説過:‘父母在世時,要依禮侍奉他們。去世後,以禮葬之,以禮祭之,這可以説是盡孝了。’諸侯的禮節,我雖然不曾學習過,但也聽説過,就是實行三年喪禮,穿着粗布孝服,吃稀粥,從天子一直到老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這樣的。”
然有回國覆命後,滕文公決定行三年的喪禮。騰國的父老官吏都不願意,他們説 :“我們的祖宗魯國的歷代君主沒有這樣實行過,我們的祖先也沒有這樣實行過,到你這一代便改了祖先的做法,這是不應該的。而且先人説過:‘喪禮祭禮一律以從祖宗的規矩。’道理就在於我們這一傳統繼承下來的。”
滕文公不知如何是好,又派然有去問孟子。
孟子説:這難怪大家不贊成。但這種事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盡力,絕對不可以求別人替我們做主。在上位的有什麼愛好,在下位的人一定愛好得更厲害(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風,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風向那邊吹,草就向那邊倒。所以,不必為這件事煩惱,只要自己身體力行,相信臣下也一定會效法的。”
然有向滕文公回報,滕文公堅定了自己的信心。
以上他居於喪廬中五個月,不曾頒佈過任何命令合禁令。果然不出孟子所料,不案例們同族們都稱讚太子是一個知禮的人。等到舉行葬禮的時候,四面八方的人都自動來觀禮,而看到太子悲傷的樣子,以及哀悼的哭聲時候,大家不禁由衷的感戴。

上有好者上有好者的意義

在上者閏日能夠以身從善,以自己的美德感化在下者的思想,則猶如風之於草,風之所及,草無不僕。同樣道理,在上者若是出現錯誤傾向,在下者往往會使之錯上加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