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墳

(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鎖定
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中國有許多地方上墳都有講究,通常是在忌日、正月十五、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輩要準備祭祀用品(包括煙酒、饃、香、紙錢、鞭炮花圈等),到死者墳前進行祭祀,以表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之情。
中文名
上墳
外文名
shang fen
別    名
掃墓,掛墳
性    質
最重要的祭祀節日
意    義
以表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之情

目錄

  1. 1 分類
  2. 墳地
  3. 家祭
  4. 遙祭
  5. 2 儀式
  6. 3 時間

上墳分類

祭祖的形式分三種:

上墳墳地

上墳 上墳
較為普遍的方式,即在祖宗葬地(一般在本村的墳地)舉行,俗稱上墳,時間主要是忌日和傳統重大節日(中秋除外),如除夕、清明、中元節(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六月初一等。由家裏的男人攜祭品、香紙到墳前,擺放祭品、水酒,然後燒紙、焚香、奠酒、行禮,其間還壓墳頭紙。上墳習俗尤以清明上墳最為隆重,前一天早上還要去給祖先墳上添土,以示家族人丁興旺。大多數農村家族兒子結婚,也要去上墳,意思是告訴祖宗兒子成家,人口又多了。另外, 人死後第七天黎明,家人到墳前祭奠致哀,稱“壘七”。此後每七天一次,一般五七而畢,也有壘到七七的。人死第100天時親屬兒女備供品祭奠,叫百餮,舊時有的紮上搖錢樹、紙箱、紙櫃焚化墳前,只是燒些紙錢。
上墳 上墳

上墳家祭

不到墳上去,或與上墳同時進行,把寫有直系宗祖的牌位或譜系圖供在正堂或家廟,全家或全族人一齊祭祀,在家祭的稱“請家堂”,儀式十分莊重。由家族裏輩分最高的老人主持,一般過年的時候跟續譜同時進行。近年來,由於推行火葬,公墓已成普遍,上墳也有在公墓進行的。

上墳遙祭

也叫“請”,因天氣不佳,不能出門,或是離鄉客居外地,不能親臨墓地祭祀,便在家中或附近野外設祭,向着故鄉祖先墓地方向,舉香作揖恭請先祖享祭。

上墳儀式

上墳 上墳
清明時節的上墳非常重要。因為祭祖和孝道是綁定在一起的。若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1] 
上墳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墊上磚頭,讓他人看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1]  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上墳時間

清明節(公曆四月五日)、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十月一日、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正月初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