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鎖定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The Site of Longquan Mansion in Shangjing, Bohai Kingdom),史稱“忽汗城”,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渤海鎮。東北至寧安鎮49千米,西南距鏡泊湖25千米。是唐朝渤海都督府上京龍泉府故城遺址。 [1]  [15] 
唐開元元年(713年),唐朝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衞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開元七年(719年)三月,大祚榮去世。天寶十四年(755年),渤海國王都從中京顯德府吉林省和龍市)遷至上京龍泉府(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遺址平面略呈長方形,由外城、內城、宮城三部分組成。渤海共傳十五代王,第1代、第2代唐朝封為“渤海郡王”,從第3代起,唐朝晉封為“渤海國王”,渤海政權正式國名是“渤海國”。 [1]  [15]  上京龍泉府是渤海國最重要的都城,也是渤海為都時間最長的都城,見證了渤海這個“海東盛國”的盛衰榮辱,見證了肅慎族系、靺鞨民族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見證。通過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的佈局、功能、制度、建築、文物等方面的研究,不僅在渤海考古研究領域具有重大意義,也將對中國城市發展史、建築史等諸多研究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9]  [14] 
1961年3月4日,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21年10月18日,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7] 
中文名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外文名
The Site of Longquan Mansion in Shangjing, Bohai Kingdom
地理位置
牡丹江市寧安市渤海鎮
所處時代
渤海(698年—926年)
佔地面積
16.4 km²
保護級別
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1-158-005-023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歷史沿革

遠眺宮城第2殿址 遠眺宮城第2殿址
渤海初定都敖東城(吉林敦化境內),史稱“舊國”。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左右,文王大欽茂把首都從中京顯德府(吉林省和龍市)遷至北部的上京龍泉府(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30餘年後,復遷東京龍原府 [6]  。貞元十年至貞元十一年(794年至795年)間,成王大華璵又將王都從東京遷回上京龍泉府。從此,上京龍泉府作為都城,直至渤海滅亡。上京龍泉府兩度為都,前後達160餘年之久。 [1] 
清同治十年(1871年),英國人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調查,並將此遺址介紹給西方世界。
清宣統二年(1910年),日本學者白鳥庫吉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了調查。此後三上次男、駒井和愛、水野清一等也對此城先後進行過考察。
民國十五年(1926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鳥山喜一、俄國人B.B.阿格諾索夫等人,在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採集了各種瓦和泥朔佛像等殘件,並推斷為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故城。
民國二十年(1931年),東省特區文物研究所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第一次綜合考察。
民國二十二年至民國二十三年(1933年-1934年),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考古研究室原田淑人等以東亞考古學會的名義,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了調查、測繪,並對城垣、宮殿、寺廟等重要遺址遺蹟進行了考古發掘。
1959年,黑龍江省博物館在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發現早期鐵器時代文化遺存牛場遺址。
1964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發掘和清理。
20世紀80年代,黑龍江省考古隊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發掘和清理。
20世紀90年代,黑龍江省考古隊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在《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保護規劃》的原則控制下,結合搶救保護等工作,有計劃地對上京遺址的建築遺蹟進行了發掘。
1997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牡丹江文物管理站聯合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內的11號街路、內城東垣南段、進行了鑽探及清理,對御花園東夾牆南段和外城北垣11號門址進行了發掘。同時對上京宮城西側白廟子村內修路發現的舍利函埋藏地點進行了搶救性清理。
1998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牡丹江文物管理站聯合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外城正北門進行發掘。
1999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學系和牡丹江文物管理站聯合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第2宮殿基址進行發掘。
2000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學系和牡丹江文物管理站聯合對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第3宮殿基址進行發掘。 [1]  [15]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建築格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綜述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仿唐長安城而建,整個城址略呈長方形,由外城、內城和宮城(紫禁城)組成,城環套,坐北朝南,上京城垣、宮殿、禁苑址等保存比較完整,總面積16.4平方千米。 [1]  [12]  [13]  [16]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復原沙盤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復原沙盤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外城部分

外城平面呈長方形,北垣全長(含與宮城北垣共用段)4946米,南垣長4854米、東垣長3360米、西垣長3400米。城垣為土石混築,北部用石比例大,南部用石比例小。南垣殘高不足1米,其餘三面殘高2~3米,基寬16~18米。外城壕遺蹟明顯,南城壕長3000米、寬4~6米、深約2米,東北城垣外亦可見城壕遺蹟。外城門十二處,南三門,北五門,東、西各二門,各門位置對稱。外城垣現有豁口三十九處。城內有十條南北相交街道和一條環城街道遺蹟,其中有一條中心大街為全城中軸線,北起內城南門,全長2100米、寬110米,把全城分為東、西兩區。坊市遺蹟亦分佈其中,並發現有佛寺遺蹟九處。 [1]  [12]  [13]  [16] 
  • 古寺及石佛
在外城內發現有渤海古寺址十座。如“朱雀大街”南部東側二個寺廟址,殿基東西長52米,南北寬30.7米,上面礎石整齊,四周鑿石鑲邊。清初就原址重建寺廟,名之“興隆寺”,俗稱“南大廟”。咸豐年間,曾經重修。在這些寺址附近時常可以採集到銅佛、陶佛以及建築裝飾品的殘件。今興隆寺院內,有渤海時期遺留下來的完整的佛教石雕作品石燈幢。保存在興隆寺原三聖殿內的大石佛,高丈餘,身披袈裟,坐在蓮花石座上,雕工精細。大石佛在清初保存尚好,後來屢遭破壞,解放後重新移回原址,參照同類造像,整修復原。 [1]  [12]  [13]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內城部分

內城東西長1045米、南北平均寬452米,由二區二街組成。北部以寬近90米的東西“橫街”與宮城相連,中部有南北向的“直街”,長約370米、寬約200米,兩側為東、西二區。內城共設三門,即東門、西門與南門,南門居南垣正中,直街與外城之直街在此相接,東門與南門遺址保存基本完好。內城為官衙所在。北牆殘存高約1米,西區有一處高約3米的方形高台,東區有一直徑約40米、深1米的圓坑。 [1]  [12]  [16] 
  • 禁苑
俗稱“御花園”,在內城東洹以西,宮城東垣以東,周長約3華里。今存池塘遺蹟,面積近二萬平方米,為一人工湖。池塘東西兩側有假山址,北部有亭榭址,礎石仍舊原址存放,附近多黃綠色釉瓦。亭謝原是八角形建築。 [1]  [12]  [13]  [16]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宮城部分

宮城遺址 宮城遺址
宮城位於內城正北,平面呈規整的長方形。周圍築石牆,城四面設門,南面設午門(天門)一組,正中尚存高大台基,兩側各有二門(其中最東一門為假門),左右對稱,規模壯觀。宮牆外東、西、北三面建有藝苑等,宮城東側為禁苑(御花園),有湖池、假山、殿宇台基及礎石等。宮城北面和西面可能是衞兵和各種工役的所在地。宮城後部中央為王宮,平面呈方形,南北長720米、東西寬620米,四面亦築石牆;正門俗稱五鳳樓,門樓兩側各設一旁門。宮內的南北中軸線上排列五個大殿,俗稱五重殿。前兩殿為典禮和朝會之處,規模最大,基壇砌石,並飾石雕螭頭,地面鋪印有寶相花紋的方磚,石柱礎上置綠釉陶柱座。後三殿規模略小,應為寢殿,有坑道、煙囱等取暖設施。五重殿的左右兩側有許多院落和房屋,當為嬪妾、宮女和內侍住所及廚房、倉庫之類。 [1]  [12]  [13]  [16]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平面圖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平面圖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文物遺存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寺廟遺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外城內發現渤海古寺址10餘座,如“朱雀大街”南部東側2個寺廟址,殿基東西長52米,南北寬30.7米,上面礎石整齊,四周鑿石鑲邊。附近出土銅佛、陶佛以及建築裝飾品的殘件。 [1]  [13]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銅器雜項

第二宮殿址出土的三彩獸頭 第二宮殿址出土的三彩獸頭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文物有“開元通寶”銅錢、銅鏡、銅缽、陶器、鐵器等,以建築材料居多,瓦有大型板瓦、筒瓦、釉瓦(小型居多)等。瓦當以蓮花紋為主,有6-7種樣式。磚的紋飾有寶相、忍冬、山丹等。釉瓦以綠色為主,間或有黃色;鴟尾等飾件尚有紅、紫、蘭等釉色。佛教遺物以泥塑和銅鑄佛像最多。 [1]  [13]  [16]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舍利函

舍利函 舍利函
1975年,發現的舍利函一共4件,函體為素面,呈長方形,函蓋呈圓弧狀梯形凸起,自外而內依次為銅函、銀函、金函,層層縮小,相互套合。其中,銅函兩件,一件長14.5釐米、寬8.8釐米、高8.0釐米,一件長13.0釐米、寬5.3釐米、高6.6釐米;銀函一件,長9.2釐米、寬5.6釐米、高5.0釐米;金函一件,長8.3釐米、寬5.3釐米、高4.2釐米。舍利函中屬銀函造型最精巧,其頂部蓋上刻有“祥雲”,象徵“淨天”,四壁上的“天王”形象腳踏“二怪”,勇武有力,視為“辟邪”。此外,銀函裏還裝有桃形銀瓶。 [10]  [13]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石燈幢

石燈幢又名石燈塔或石浮屠。位於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西南的興隆寺(南大廟)院內。是唐代渤海時期保存下來的唯一完整的大石雕。原高為六點四米,後因原剎損壞,現高六米,是用玄武岩(火山噴發形成的有氣孔的石頭)雕琢迭築而成。全幢雕刻細緻。由塔剎、相輪、塔蓋、塔室、蓮花托、中柱石、蓮花座和底座等部分組成。塔蓋形似亭榭,八角攢尖,雕刻蓋脊和瓦壠。塔室鏤空,亦為八面體,與塔蓋相接處雕刻斗栱,具有中國典型木構特點。
石燈幢塔室八面各刻長方窗孔,其上又有小窗孔。中柱石之上的蓮花托是仰蓮,之下的蓮花座是覆蓮,均刻三瓣花片,層層重迭、猶如巨蓮盛開。渤海盛行佛教,而石燈塔是典型的佛教石雕藝術作品。雕刻精細,刀法嫺熟,敦實古樸,巍然壯觀,是渤海具有代表性的石雕珍品。 [1]  [11]  [13] 
石燈幢 石燈幢
[1]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天門軍之印

天門軍之印 天門軍之印
還發現“天門軍之印”1方,為青銅質,銅片鑲成,印紐扁平,中穿一圓孔,呈橋狀。通高4.3釐米、邊長5.25x5.3釐米、厚1.4釐米、柄高2.9釐米,印面略呈正方形,印文為漢字篆刻“天門軍之印”,印背楷書“天門軍之印”,印文凸起,筆畫之間形成0.9釐米的溝槽。 [3]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文物價值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佈局合理,由外城、內城、宮城組成,以唐朝長安城為模式規劃設計,城垣和宮城內主體建築遺址保存基本完整,是研究渤海歷史和唐代城市史、建築史的重要實物資料,3道城垣和宮城內主體建築遺址保存基本完整,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上不可多得的實例,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1]  [16] 
渤海國是歷史文獻記載中黑龍江省境域內出現的第一個政權,系中世紀中國東北地區以靺鞨族為主體建立的受唐王朝冊封的地方少數民族政權。上京城是渤海國最重要的都城,也是渤海為都時間最長的都城,見證了渤海這個“海東盛國”的盛衰榮辱,見證了肅慎族系、靺鞨民族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見證。渤海上京城是當前保存最完整、城內外遺蹟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都城遺址。作為一處內涵豐富的古代都城,城內外保留下來的遺蹟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尤其在唐宋都城盡被現代城市覆蓋的情況下,更顯現出其獨特的學術含量和地位。通過考古資料的對比研究,一方面可以看出渤海國的都城建設是以隋唐都城制度為藍本,表現出了濃郁的漢唐文化風貌;另一方面在效仿的過程中並不完全照搬硬套,而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加以改良,創造出具有本地區特色的建築形制,為中國建築史增添了新的色彩。對渤海上京城佈局、功能、制度、建築、文物等方面的研究,不僅在渤海考古研究領域具有重大意義,也將對中國城市發展史、建築史等諸多研究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9] 
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保護措施

文保碑 文保碑
1961年3月4日,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985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建立黑龍江省渤海上京遺址博物館,負責保護、研究和展示渤海上京遺址及其出土文物。
2006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頒佈《黑龍江省唐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保護條例》。 [4] 
2016年10月,國家文物局編制引發了《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被列入“十三五”時期大遺址。
2021年10月12日,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8] 
2021年10月18日,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7] 
2024年1月9日,國務院在《關於〈黑龍江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批覆》中強調,加強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金上京遺址等歷史文化遺產以及紅色文化遺產保護,守護好原生態風貌,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 [17]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歷史文化

  • 渤海國
王宮門殿址殿礎石 王宮門殿址殿礎石
渤海國是中國東北少數民族滿族的先世粟末靺鞨人建立的地方政權。靺鞨,商周時代稱肅慎,漢魏時稱挹婁,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南北朝時已發展成為粟末、白山、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等7部。居住在粟末水的為粟末靺鞨,比較先進,與唐王朝的關係也很密切。武則天時,封其酋長乞乞仲象為震國公。唐朝中期(7世紀末),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統一了除黑水部以外的靺鞨諸部,“築城居之”,建立了地方政權——震國,自稱“震國王”。唐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遣侍御史張行岌至震國招慰,大祚榮派次子入侍唐朝,以示臣服。唐太極元年(712年),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衞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所統治的地區為忽汗州,令大祚榮兼都督。從此,粟末靺鞨去靺鞨號,專稱渤海,成為唐朝政府管轄下的東北邊陲的一個州。 [1]  [14] 
渤海國是唐寶應元年(762年)由唐朝冊封建國、後唐天成元年(926年)才被契丹吞併的東北割據政權。這個由粟末靺鞨大氏建立的國家,全盛時領土跨據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朝鮮北部廣大地域,首都上京龍泉府(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是當時東亞僅次於長安的第二大城市,號稱“海東盛國”。 [5]  [13] 
後唐天成元年(926年),渤海國被契丹攻滅,前後立國一個半世紀之久,共傳十五世王,歷經229年,和中國唐朝、五代、契丹、朝鮮、日本都建立了外交和商貿關係。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機改渤海國為東丹國,上京為天福城,封太子耶律倍為東丹王(人皇王),統治渤海舊地。歷時不久。後唐天成三年(928年),東丹國都城從天福城南遷東平(遼陽)。 [1]  [13]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旅遊信息

  • 位置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縣渤海鎮境內。 [5] 
  • 交通 [12] 
寧安市—寧古塔大道—G11鶴崗—大連高速公路—201國道—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