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遼上京遺址

鎖定
遼上京遺址(site of the Upper Capital of Liao Dynasty),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側,是中國古代契丹民族在中國北方建立的第一座遼代國都遺址。為遼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遼神冊三年(918年),上京始建,初名“皇都”。遼會同元年(938年)改名上京,並設臨潢府。上京建城前為契丹迭刺部居所,史稱“西樓”。 [18]  [21] 
遼上京遺址周邊羣山環抱,分南北二城,北為皇城,南為漢城。皇城北0.75千米和漢城南2千米山丘上各有一座遼代密檐磚塔。皇城西有“渤海小城”。上京遺址目前比較完整地保留着北朝南市的城郭模式,南北長2.8千米、東西寬1.8千米。遼上京遺址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都城遺址之一,遼上京是遼代始建最早、使用時間最長、最重要的首都,其皇城建設突出“皇權至上”思想,是契丹統治者對漢文化認同的具體表現。遼上京開創了中國古代都城規劃佈局的一種新模式,對於金、元、清諸王朝都城營建產生了深遠影響。 [17]  [21] 
1961年3月4日,遼上京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遼上京遺址
外文名
site of the Upper Capital of Liao Dynasty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巴林左旗303國道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5 km²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開放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1-159-005-024

遼上京遺址歷史沿革

遼神冊三年(918年),上京始建,初名“皇都”。
遼會同元年(938年),改名上京,並設臨潢府。
遼天慶十年(1120年),遼上京被金攻佔,初期仍用臨潢府舊稱,後歸屬金北京路。 [18] 
金貞祐二年(1214年),蒙古兵佔據此地,金在“北國”的統治宣告結束。以後這個地方成了元代功臣薛特禪後裔所有,為全寧路魯王分地。 [19]  [21] 
遼上京遺址平面圖及部分遺址 遼上京遺址平面圖及部分遺址
1962年,內蒙古文物考古隊對遼上京遺址進行了勘探試掘。 [17]  [21] 
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遺址進行首次系統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0多平方米。 [5]  [21] 
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遺址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進行發掘,該次發掘榮獲了2012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3]  [21] 
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遺址宮城南門大街進行了發掘。 [2]  [21] 
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遺址皇城和宮城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 [17] 
2016年6月—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二工作隊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宮城南門遺址、2號院南廊廡遺址、皇城東門內大街遺址等進行了考古發掘或試掘。 [2] 
2020年10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二隊和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遼上京考古隊,在遼上京遺址發現一處遼金時期的大型皇家寺院遺址。發掘顯示,在遼代滅亡後,金代又對寺院進行了二次營建,局部有擴大的傾向。 [6] 
2022年6月,考古人員在遼上京皇城遺址西南部發現大型建築基址。6月至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組成遼上京考古隊,對遼上京皇城遺址西南部大型建築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14] 
2023年6月,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巴林左旗舉行的首屆遼上京文化論壇上,專家介紹,遼上京遺址考古取得系列新突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遼上京考古隊,從2011年起通過考古調查、鑽探和發掘,首次確認了遼上京宮城的位置和規模。宮城位於皇城中部偏東,平面呈近方形,東、南、西各闢有一門,目前未發現北門。通過對宮城四面牆體的局部試掘和解剖,初步掌握了宮城城牆的營建做法、形制結構及其年代。 [16] 

遼上京遺址建築格局

遼上京遺址綜述

遼上京遺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2部分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總面積約5平方千米 [2]  。遼上京遺址的中軸線呈東西走向,體現出以東為尊。遼上京皇城內依東向軸線對稱分佈的主要建築包括:皇城東門、宮城東門、1號院廊廡及其大殿和2號院廊廡等一組東向的大型建築院落及貫穿其間的東西向道路遺址,呈東西向軸線佈局。遼上京皇城東門至宮城東門之間的道路在遼代時的寬度不窄於40米,貫穿宮城南門的南北向街道在遼代寬度約為20米。遼上京皇城和宮城西門均為單門道,而皇城和宮城東門均為一門三道,可見東門等級更高。遼上京城內建有孔廟、佛寺、道觀等。 [1]  [20]  [21] 
遼上京遺址鳥瞰圖 遼上京遺址鳥瞰圖

遼上京遺址皇城

建築構件殘跡 建築構件殘跡
皇城是契丹統治階級居住的地方。城呈方形,可分為兩部:一為外城,一為內城(大內)。皇城南北長2.8千米、東西寬1.8千米。城牆夯土築成,夯層清晰。牆殘高6~10米,橫斷面呈梯形。頂寬2米、底寬12~16米,與文獻記載“城高三丈”相符。皇城長634米,城牆外壁有突出馬面,馬面為牆外側半圓形土壘即敵樓遺蹟。皇城有四門。除南門(大順門)被河水沖毀無存外,東門安東、西門乾德、北門拱辰三門址均有廢墟露於地面,豁口寬15-25米。門外有簡單的甕城,殘高4~6米,以西門址保存最好。據鑽探得知,城外有護城河,河外有堤。 [1]  [20]  [21] 
  • 城牆城門
皇城城牆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宮城位於皇城的中部偏東。皇城東門門道為一門三道格局,中門道破壞嚴重,兩側門道保存較好,尚存門道基礎及大量火燒倒塌的磚木構件。而皇城西門、北門均為單門道格局;宮城東門為面闊5間的殿堂式門址,宮城南門、西門均為單門道過洞式門址。雖然宮城南門、西門在遼代曾增設墩台門樓,城門建築的形制結構有所變化,但是單門道的格局在遼代始終沒有改變。 [2]  [20] 
城牆遺址 城牆遺址
遼上京宮城南門位於宮城南牆中部略偏西,宮城南門大街(1號街道)貫穿其中,宮城南門遺址由東、西兩側的墩台、中間的單門道和登臨墩台的內側(北側)馬道3部分組成,夯土墩台保存較好,其中已揭露的西墩台南北長11.8米,東西寬6.7米,殘高2.1~3.3米,墩台各面邊壁包磚,僅存底部幾層;包磚底部包邊條石基礎保存較好。東、西夯土墩台中間設單門道,門道寬約7.8米。原位保存有將軍石、石門限和門砧石等設施。石門限被居中的將軍石分隔為東、西2段,其中東段石門限上存有2道較深的溝槽,與門道內路土上的車轍痕跡相連。門道兩側的城門基礎作法為,石柱礎上鋪木地栿、上立排叉柱。石柱礎每側6個,即城門門道進深5間。門道內發現多層路面的使用痕跡。在門道中央將軍石南側,發現一打破始建路面的埋藏坑。坑內發現2副基本完整的狗骨架和2件羊頭骨。二犬側卧,頭部做交首狀,身體沿坑邊呈半蜷曲狀,將2個羊頭圍合在中央。馬道緊貼城牆北側而建,東西長約10、南北寬約1.2~1.5米、殘高1.2米。馬道外側邊壁包磚,存底部包石和包磚,和墩台邊壁做法相同。根據夯土遺蹟和門道內外倒塌的磚瓦堆積,可知城門之上建有木構門樓建築。在西墩台殘存的夯土枱面上發現一列進深方向的柱洞,現共存3個。其中,南、北兩側的柱洞底部都有柱礎石,柱礎石底面約與墩台夯土地面相平。此二柱礎之間還尚存一個較淺的柱洞,無柱礎石。根據柱洞間距和墩台夯土的破壞程度判斷,原應共有4個柱洞,即墩台上的木構門樓建築或其平坐採用永定柱做法,可能為進深三開間的柱網布局。 [1]  [20]  [20]  [21] 
宮城南門在遼代可大體分為4次營建。始建時未見突出於城牆的墩台,僅在宮城南牆上設一豁口,門道兩側靠近城牆壁面處各發現一打破始建路面的柱洞。第2次營建開始在門道兩側的城牆內外擴建夯土墩台,墩台四壁外抹黃泥。緊貼城牆內側設有馬道登臨墩台。門道內開始使用石柱礎、木地栿和排叉柱的基礎做法。第3次、第4次營建是不同時期的修建,做法均是對舊有的夯土墩台進行削減修整,區別是第3次營建墩台各面邊壁塗抹白灰皮,而第4次營建墩台各面邊壁以條石為基礎包磚,同時馬道邊壁亦做包磚。根據層位關係和出土遺物,宮城南門第1次營建的時代應在遼代早期;第2次增設墩台和木構門樓,與《遼史》所載城門“有樓櫓”相符,可能與《遼史·地理志》所載遼太宗“闢承天門”有關。遼上京的宮城南門及宮城牆在金代完全被小房址所疊壓,宮城格局已徹底廢棄,僅南門大街(一號街道)繼續沿用。 [2]  [21] 
  • 高台遺址
遼上京遺址 遼上京遺址
皇城西牆內有一山丘,地勢高,有三個階次高台。登上高台,全城在望。台地南端有規模很大的寺廟址,其中有一處遺址較大,包括山門、前殿、配殿,其殿址迥廊、台基皆清晰可辨。解放初期,其山門大殿前側尚存兩個巨大龜趺,疑此為太宗所建安國寺,或為“太祖宴寢之所”的日月宮。 [19]  [21] 
  • 大內遺址
皇城正中偏北有高台,即大內遺址。遺址南北向,呈長方形,周圍有牆,據鑽探得知,牆寬1.5米。今已呈土埂狀,高約1米。大內南有門址,應即《遼史》所記:“中有大內。內南門曰承天”的承天門址。承天門內為開皇、安德、五鑾諸殿址。入承天門北去有東西門址,即“東門日東華、西日西華”的二掖門。今東西兩牆中部有寬大豁口即兩掖門址。再北去便是後宮址,後宮址也有前後殿、東西配殿,其後還有東西對稱的五排宮殿址。其中間一排宮殿址中央有一圓形基址,似為“文姬歸漢”圖中的氈殿址。上述對稱的宮殿址一般均寬14米,長100餘米。 [19]  [20]  [21] 

遼上京遺址漢城

漢城興建於遼太宗以後,多為漢人所居。接築於皇城南側,以一牆相隔。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寬1.8公里。城牆夯土版築,東牆被包圍在村莊之內,現殘存320米、高1~3米。西牆現存440米、高約1~4米。南牆殘長400米、高約4米,保存相對較好。現唯有西牆保留一門址。 [18]  [19]  [20]  [21] 

遼上京遺址文物遺存

遼上京遺址出土文物

遼上京宮城南門出土瓦當 遼上京宮城南門出土瓦當
遼上京遺址出土的遼代遺物以瓦當、筒瓦、板瓦、溝紋磚等建築構件為主;金代遺物有布鞋、陶器、瓷器、銅鐵器、銅錢和磚瓦建築構件等 [2]  。遼上京漢城出土一窖銅錢,有6萬多枚,以唐宋錢幣為主,其中有遼錢9種11枚,在皇城東南部出土1尊石雕觀音像 [3]  。皇城西南角的西山坡建築遺址羣發掘清理出保存較為完好的鋪地磚、石柱礎,以及數十根奇特的長條石等,出土了近萬枚銅錢,以及諸多泥塑人面像、經幢座等與佛教有關的遺物,其中有1個保存較好的石經幢座和半塊仰蓮雕花石座。石經幢底座呈八邊形,四角有4個獸頭 [7]  [21] 

遼上京遺址南北佛塔

遼上京遺址遺址內的南北兩座佛塔,南塔為磚築八角七層密檐式磚塔,高25.5米。塔身各面嵌有赭色石質和磚質浮雕佛像等,是珍貴的遼代石刻作品。塔周邊有寺院遺址和墓葬。北塔為六角五層密檐式磚塔,高13米。塔身原有雕像,現均已無存。 [18]  [21] 
遼上京遺址遺址南北佛塔 遼上京遺址遺址南北佛塔

遼上京遺址文物價值

遼上京先建孔廟,體現出尊孔崇儒的思想。契丹族具有較強的文化包容性,遼上京城內建有孔廟、佛寺、道觀,各種文化在此交融,其中孔廟是最早興建的,在建都之初便興建孔廟,體現出對儒家文化的尊崇。 [1] 
遼上京遺址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都城遺址之一,遼上京是遼代始建最早、使用時間最長、最重要的首都,上京“日”字形平面佈局是契丹統治者“因俗而治”治國理念的物化表現;皇城內有宮城形成“回”字形格局,突出“皇權至上”思想,是契丹統治者對漢文化認同的具體表現。遼上京開創了中國古代都城規劃佈局的一種新模式,對於金、元、清諸王朝都城營建產生了深遠影響。 [17] 

遼上京遺址保護措施

保護碑刻 保護碑刻
1961年3月4日,遼上京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03年,遼上京博物館開工建設。 [8] 
2018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關於對遼上京遺址西城牆外環境整治工程設計方案的請示》(內文物字(2018)12號)獲得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在遼上京遺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西城牆外環境整治項目。
2021年10月12日,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10] 

遼上京遺址歷史文化

“上京,太祖創業之地。”《遼史·地理志一·上京道》中這樣寫道。遼上京(遼上京遺址),中國北方第一座草原都城,位於內蒙古赤峯市巴林左旗林東鎮東南。上京在遼代貴為五都之首,在金代繼續沿用。後來,金人敵不過元軍的金戈鐵馬,上京失守漸遭廢棄。 [3] 
儘管遼代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南北朝”,但《遼史》能夠留給後人作參考的文獻資料並不多。在《遼史·地理志一·上京道》中寫道:“遼上京分南北二城。北為皇城,南為漢城。……城高二丈,不設敵樓,幅員二十七里。……其北謂之皇城,高三丈,有樓櫓。”而其中,提及上京皇城中的“大內”,即對宮城的描述,僅寥寥數語:“……中有大內。內南門曰承天,有樓閣;東曰東華,西曰西華。此通內出入之所。”
遼上京遺址有個2米來高的大土包,頂面是對角直徑40多米的平地,為日月宮。“日月宮”一詞,最早出現在《遼史·太宗本紀》中:“遼天顯五年,八月丁酉,以大聖皇帝、皇后宴寢之所號日月宮,因建《日月碑》。丙午,如九層台。” [3] 

遼上京遺址榮譽稱號

2021年10月,遼上京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公佈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9] 
2022年1月,遼上京遺址被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佈為內蒙古2021年度十大重要考古發現。 [11] 
2022年4月,遼上京遺址入選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 [12] 
2022年12月,遼上京遺址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13] 
2023年3月24日,遼上京遺址入選2022年度內蒙古重要考古發現。 [15] 
2024年1月,遼上京遺址入選“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22] 

遼上京遺址旅遊信息

  • 位置
遼上京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東南郊,林東鎮東南 [2] 
  • 交通
巴林左旗——契丹大街——乾德路——沙裏街——遼上京遺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